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我重建铁血大明,崇祯懵了 > 第139章 朱慈烺,教授输血术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谭飞,去把外面几个庸医给本宫叫进来。本宫要教授他们如何救人,快去!”

    这些军医,在被皇太子再次宣召的时候,纷纷跟着走了进来。

    先是请了个安,然后,几个军医吓得瑟瑟发抖缩成一团。

    他们害怕太子一怒之下给他们宰了,自己这些人的医术还比不过太子,留他们何用?

    “这,这,这是什么...”

    “殿下,我们,我们要怎么做?”

    对于这些军医来说,输血,尤其是输大活人的血,是被视为洪水猛兽的。

    从医数十年,华佗在世也没有这种操作啊!

    听都没有听说过的东西,却见这个皇太子拿着个鬼知道是什么玩意儿的大针管子从活人身上取血。

    幸亏急救包里有个输血管,不过即使没有也无碍,用竹筒或者羊肠代替也可。

    朱慈?R又用此等方法一一验证了这帐中诸重伤将士的血型,一一做了记号。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他必须要教会这些军医血型测试,自己一个人搞,岂不是要忙死。

    把碗置在高出,用输液管将新鲜的血液输进了这个重伤将士的体内。

    因为采取的血液时间久了就会凝固,只能是活人现取现输。简晓晓干脆在手腕上割开一道伤口,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好了,简姑娘你不能再输了,军医,过来给她包扎一下伤口。”朱慈?R吩咐。

    简晓晓依旧咬着牙在坚持,嘴唇都有些泛白了:“没事,殿下尽管取,我的血多着呢。”

    “……”朱慈?R无语,和古人沟通太累了。

    忙成狗的朱慈?R没工夫跟她多做解释,只好把怒气发泄在几个军医身上:“快点,本宫的话你们听不见么,再磨磨唧唧,拖出去军棍伺候!”

    军棍,对于这些扶风弱柳的军医来说那可是要命的。

    于是尽管每个人吓得不轻,腿肚子不停打颤,还是战战兢兢的过来,抢着给袁晓晓包扎伤口。

    终究还是有胆子大的,有人转过头,震惊的看着皇太子殿下将谭飞体内的血液抽出来,然后泊泊流出的鲜血流进了碗内。

    再将这些新鲜的血液,缓慢的输入重伤将士的体内。

    因为输入过简晓晓的血液,此时的重伤将士身体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脸色虽然依旧苍白,但脸颊已经有了些许的血色。

    一个军医咽了口唾沫,忍不住过去搭住了李守?的脉搏,这一搭之下不要紧,登时惊得他目瞪口呆。

    “老陈,怎……怎么样?”另外一名军医也看出他的讶异,于是好奇的问道。

    这名姓陈的军医没有回答,而是站起身,示意你自己来试试。

    于是另一个军医过去一搭脉搏,他的脸上,和陈姓军医一样的表情。

    朱慈?R倒是忍不住了:“你们几个狗一样的东西,他的伤势如何了?”

    朱慈?R此时也紧张的一批,这么多人看着呢,千万要成功啊!

    尽管被骂了狗一样的东西,两个军医还是难掩喜色,二人一起站起身,恭恭敬敬的对着朱慈?R施了一礼。

    “太子殿下,小人从未见过如此神奇之事,这、这李总兵虽说孱弱,可性命当无大碍。”

    “小人也是这个意思,这太神奇了。按理说李总兵无论如何是挺不过今夜的,然此时来看,脉搏跳动渐渐有力,再观其脸色,当真是妙手回春。太子殿下,您可真当得起起死人而肉白骨。”

    他俩敢对天发誓,这不是拍马屁,而是由衷的赞叹。

    朱慈?R也不禁洋洋得意,他也没有想到,死马当做活马医的情况下,居然误打误撞的当真研究出了血型分离术。

    “你们几个废物,待会儿本宫教授你们如何给伤兵输血,还有测血型之术。

    你们都给我听好了,这大帐中的将士,务必要活下来,以后咱大明,全靠此术,则能医我万千大明将士。”

    几个军医喜得是抓耳挠腮,要知道,战场上伤兵的死亡率是个极其恐怖的数字。

    大多数伤兵都是死于感染或者失血过多,尤其是重伤兵,如果人人都能得到输血治疗,则生还率会大大提高。

    “你们几个军医跟我来,本宫先教会你们如何分辨血型。”

    经过几顿臭骂还有手把手的教授,这些军医终于掌握了血型分离技术。

    当然对于其原理,他们还是一脑袋浆糊,不过这不重要了,只要他们懂得这四种血型就好。

    一名军医别出心裁:“太子殿下,您说的这个什么a和b,小人着实糊涂。

    何不用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代替,或是用春夏秋冬四季也可。”

    英文字母的含义,对于这些军医来说却是有些难度,他们压根就不知道abcd是个什么玩意儿。

    可是若如他们所言,把a型血叫成青龙血或者春血,对朱慈?R来说更是不伦不类莫名其妙。

    “不行,本宫让你们记你们便给本宫老老实实的记着。

    a、b、ab还有o,这四种血型,你们每个人给我背一百遍,背不过不许吃饭,还要军棍伺候。”

    几个军医面面相觑,太子殿下有令,他们也不敢不从,好在众人虽是不解,却也并非太过奇怪。

    因为在大明,造字实属平常……

    为什么这么说呢,大明皇室子孙起名有规定,规定过于奇葩,逼的后世子孙只能造字。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开始在统治王朝上建立多种制度,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皇子封王制度,这是历史上众多开国皇帝惯有的通病。

    作为“富一代”的他们由于创立基业的艰苦,并且往往不信任跟随自己多年的臣子,在称帝后都是想方变法给予自己的后代最好的东西,于是他将自己的二十四个孩子分封成藩王,并且统辖各个战略要地。

    由于他太过能生(有二十六的儿子,除了最小的夭折了),古代又提倡多子多福,男人可以娶三妻四妾,导致在洪武后期,明皇室后代就有几百人之众了,朱元璋就在发现自己的子孙太多了后,为了防止随意起名造成了混乱不堪,于是给自己的子孙制定了一个奇葩的起名规定。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