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犁汉 > 第六百三十五章 义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后坡上的刘备在看见那些泰山军走了后,内心也舒缓了一口气。

    因为,他真的只是在故布疑阵,那所谓的李?嘀??垢?兔灰黄鸸?础

    其实昨日他带着五百临汾兵在宿营的时候,自北面奔流而下之军其实就是李?嗟木?印

    按道理,那时候的李?嘤Ω冒咽卦谌甘蟮郎系模???蛭?笔弊魑?柑ǖ挠腊脖簧眨??嗉泵Υ?潘?磕舷拢?馔即蛲ê蠓降牟垢?摺

    而在那处驿站遇到刘备后,刘备也将对时局的判断讲给李?啵???嫱?约阂黄鸨鄙稀

    但李?嗳淳芫?耍?踔亮?馐投济挥幸痪渚痛?挪肯旅羌绦?蚰狭恕

    刘备摇了摇头,感叹了一句凉州军系的团结。

    之后他就带着五百临汾兵一路向北,终于进入到了雀鼠道。在行至现在这处地方,刘备考察了地形后,决定在这里挖造堑壕,以接应可能出现的溃军。

    最后,甘宁他们从北面蜿蜒的河谷道下来了,后面追着的正是泰山军。

    靠着故布疑阵,刘备迷惑了徐晃,但也知道这一段沟壑并不能坚持多久。所以在询问过甘宁,知道后方还成建制的军团已经微乎其微了,才带着六千多益州子弟撤了下来。

    刘备准备带着他们先行撤往临汾,然后和那里的王昌一道转移到玉壁。

    戎马倥偬,刘备有很强的直觉,认为那里必将爆发一场决定天下走势的大战。

    大军南向,人群中的刘备回首向北,望着那不可见的敌人,暗暗:

    “这还只是开始,因为我刘备来了。”

    ……

    如果说甘宁等四营益州兵是有惊无险,终脱困境的话,那太原城内的丁原、裴晔等人就是真的如坐针毡。

    他们对于眼前的局势还是非常了解的。

    先是关西军顿兵介休度索原,后是泰山军分兵去袭扰,这几日看着城外大军攻势减弱,更是清楚必然又有大兵支援过去了。

    所以丁原、裴晔二人不断从城内招募敢死缒城前往度索原,以刺探军情。

    如今的太原早就被泰山军围的水泄不通,所以这些出城的哨探风险可想而知。其中大部分的哨探都被泰山军的游弋捕拿或杀死,只有少部分哨探运气好,从阵线的缝隙处突了出去。

    能从泰山军包围线穿插出去的哨探本就是那种机灵有脑的,所以这些人在到了度索原附近自然是不敢再继续向前的。

    于是这些人只能从附近的一些乡里人打探。

    这些人此前刚遭受过关西兵的劫掠,最后是泰山军出现拯救了他们,还为他们重新安置了家园。

    所以可想而知,那些太原哨探从这些乡里人这里能获得什么样的情报。

    他们都说,泰山军打赢了,而且缴获了很多俘虏。

    大部分的哨探在探得这样的消息后,如丧考妣,然后浑浑噩噩的回到太原了。

    但有一人不同,他没有管那些黔首,而是找到这里的乡老,并从中他们的口中得知了一条截然不同的消息。

    只见那乡老鄙薄不屑道:

    “什么打了胜仗,那泰山军在度索原大败啊,你是不知道有多惨。我听说本来打得的确不错,但后面不知道是死了哪个大人物,军队一下子就崩了,现在剩下的就被困在那里。”

    “还有你问我为什么说的和外头那些人不一样?那些人和我是能比的?我是什么人?是这里的三老,他们都是一群地里刨食的,人云亦云,乌合之众。再说了,那些泰山军惯是会收买人心,那些人实际上早就心向泰山军了。”

    “你信他们,不信我?”

    最后,那哨探给了这乡老一枚马蹄金,然后静静的退了出去。

    随后,他按耐住激动,马不停蹄的奔回太原,远远甩开了后面的袍泽,来到了太原西面的西山。

    在这里撂下了马,换上了樵采的衣服,带着一批薪柴,扮做樵夫就往山下的泰山军大营奔去。

    在那里,有一处巨大的军市,泰山军在那里用钱粮和附近的山寮民户们做起了买卖。

    所以此人扮作樵夫丝毫不扎眼。

    再然后,此人就开始蛰伏,等待入夜的机会。

    果然,随着后面的哨探陆续奔回,泰山军的注意力都被这些人吸引走,于是此人趁着天黑,抓住机会,抢了一匹战马,飞也似的奔向太原。

    这人刚到城下,上方就甩下了一个竹筐,毫不费力的就将此人拉上了城头。

    但意外的是,获得重要情报的此人,竟然并没有直接去往刺史府,而是在城头上几个军吏的掩护下,悄悄进入了王氏的宅邸。

    等此人再换上衣裳,出现在最中间的密室时,王允和他的兄长王宏正守在那里。

    那人连忙下拜,口呼:

    “大人,我得了准确消息,王师在度索原大胜,如今正将泰山军包围在那里。”

    那王允本还在端坐,突然听到这个消息,整个人都站了起来,颇不敢相信:

    “凌儿可说的是真的?要知道城内已经传遍了,说……”

    原来这哨探竟然是王凌。

    当时城内招募敢死的哨探的时候,王凌不顾家族反对,毅然决然参与其中。这倒不是王凌有多么大义,实在是因为此时的王氏处境颇为不妙。

    如果说王允携汉室节度持节阳曲是王氏权势的顶峰的话,那王允抛弃阳曲之军,单车逃回太原,就是王氏威望的低谷。

    再加上一些从阳曲之战逃下来的吏士将此战添油加醋的说给丁原后,丁原已然将王允当成了仇雌,视为背刺自己的奸人。

    要不是这王允在太原豪势中还有点威望,要不是丁原还顾忌王允的汉家节度,就以王允夺郭琳之军,害他肱骨战死这一条,他也得杀了这王允。

    此时太原城内,丁原的实力依旧是最强,被这个人盯上,王氏可以说是如芒在刺。

    也正是这种情况,王凌主动请缨参加了这一次活动,其实不仅是他,太原城内的一些其他豪势子弟也加入了这次行动。

    说到底,这些精英子弟们非常清楚,不说覆巢之下无完卵,就说能出城先得到情报这一条,就已经够他们去搏一搏了。

    王凌很清楚,家族中适合干这个的就是自己了。王允的几个儿子都在长安,在太原的就是他父亲宏这一系,而他兄长守正,那就只能自己出奇了。

    虽然过程是危险的,但想到自己带来的重要情报,王凌嘴角含笑,甚至主动打断了叔父王允的话:

    “说什么?说关西兵败了?这些不过都是那些泰山军的计策罢了。”

    说完,王凌就将自己遇到的全部告诉了叔父和父亲。

    王允一开始还在听,等听着听着就左右踱步,最后等王凌全部说完,他终于忍不住,再次确定:

    “你确定自己回来的时候没有被人看到过吗?你获得的这条消息也没有其他人知道?”

    王凌其实也不确定,毕竟有没有其他人也如他一样问乡老一类的人物,他也把握不住,但这个时候他知道他只能点头。

    于是,王允用力捏拳,整个人都洋溢着微笑。

    但这个时候,他的兄长,也就是王凌的父亲王宏犹疑问道:

    “所以实际上你们压根就没进入到战场?只是在外围找了一圈当地的民户?”

    这次没等王凌自己主动说,王允自己就替他解释了:

    “这个才是对的。要是他们去了战场,没准这点信息都送不回来。”

    但王宏并没有被说服,而是反问了一句,问自己儿子:

    “凌儿,你都没有自己去求证过就去相信一个乡老之言?你可要想好了,这事不仅事关宗族兴衰,还关乎这太原一城百姓的生死,你确定真的要信那乡老?”

    被自己父亲质疑,王凌挺着胸膛道:

    “父亲,儿确定。实际上儿自己也去求证后,虽然不能深入到度索原战场内部,但儿确实看到了不少泰山军的伤员,一些属于泰山军的辎车和装备也撒在林子内,这些都能证明泰山军的确遭遇了一场大败。”

    王宏捻着胡须,还在犹豫不决,他看到王允看向自己,叹道:

    “子师,我知道你想如何做,但这事我不能支持你。这里面的风险委实过大,要是这一切都是泰山军的计策呢?”

    见兄长还是那么优柔寡断,王允想大声说,但还是努力控制住情绪,他冷静道:

    “兄长,你且听我说,按我此策来行,纵然是泰山军耍手段,我们也不是最吃亏的。”

    说完,王允留下了王凌,然后和他们父子二人说了自己的想法。

    最终,王宏叹了一口气,不再多言。

    ……

    王允、王宏兄弟两个再一次被刺史幕府所召,到幕下商讨军情。

    两人一反常态,换掉了过往的博带宽袖,选择了一套戎服。等二人入了棘门,看见整个太原有名有姓的豪势都来了,而无一例外,所有人都愁云惨淡,也不入幕,就在外面窃窃私语。

    王氏兄弟两人对视一眼,面无表情,率先入幕。

    当两人进来后,丁原已经坐在上首了,往日精心打扮的妆发这会也疏于打理,一抹银白的碎发撇在耳边,显得那么无助沧桑。

    在丁原的边上,是太原太守裴晔,他的状态和丁原比起来倒好上不少,可能其人内心已经做好了与城俱碎的打算了吧。

    当看见王允兄弟二人进来后,丁原的眼神空洞发呆,还是裴晔主动招呼着王允二人入座。

    王允作为天子谒者,有专门的席子,就放在和丁原相对的同阶。

    王允坐在那后,王宏则坐在了左边下首的位置。

    而很快,有了王氏兄弟的表率,棘门外逡巡的其他豪族也纷纷入内,不过虽然进来了,却不发一声,场面非常凝滞。

    这时候,裴晔偷偷碰了一下丁原,后者才知觉过来。

    丁原环视了一下众人,惨笑道:

    “看来各位也都知道了,果然我这幕府啊,也和筛子差不多。行,既然你们都知道王师大败的消息了,那就说说怎么办吧。”

    丁原话落,在场的豪族内心怒骂: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