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他可以做个执戟郎中,但不能一直做个执戟郎中。
虽然他这个执戟郎中不知道多少人羡慕不来。
用直达天听来形容他这个位置都不为过。
虽然邓儒还算不上天,但是也差不远了。
至少在这大楚境内,邓儒就是天。
他刘二这个执戟郎中,在很多人眼里就是直达天听(大太监)
嗯,因为这个情况的特殊性,所以有很多看刘二不爽的人,都在背后偷偷的喊刘二叫楚王的大太监。
“既然你应下来了,那么,刘二,你这个名字该改改了,不然以后说出去,孤的神机大元帅叫刘二,这仗还没打起来呢,气势就凭空弱了一头。”
邓儒打量了几眼刘二说道。
他在想该给刘二取个什么新名字比较好。
哪有大将军叫刘二这种名字的。
朱重八当了统帅都改名朱元璋了呢。
其实一个人的名字跟他的运势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你看有些大人物名字嘎嘎好听对吧。
出名后改的。
所以现在他给刘二改个名字。
其实如果可以他想给刘二改名叫刘邦的。
刘季也不错。
不过想想现在是封建社会,这种名字一旦改了。
估计他邓某人的神机大元帅还没出门呢,就被那帮子文人给骂死了。
刘二的眼神下垂,似乎是在沉思着一些什么。
他也知道,刘二这个名字,摆不上台面。
自己那个老爹。
给了自己这个名字之后,没多久,刘三出生时,他便嘎了。
说不舍,那是假的。
只是这个名字已经用了快三十年了。
如今说改就改,倒还真有些不舍。
不过他也知道,有些时候,该舍即舍,不必留恋。
就像那个妈卖批的爱情一般。
“请大王为卑职赐名!”
刘二对着邓儒行了一个大礼,声音恭敬响亮的说道。
邓儒点点头,随后开始绕着刘二仔细的打量着。
忽然间,脑海中灵光一闪,他开口说道。
“既然是个将军,那便要目光远大一些,天下靖安,四海清平,你便叫靖安吧,刘靖安,如何?”
嗯,靖安这个词是邓儒在后世某部小说里看见的。
只觉得很好听,便记下来了。
意思很好理解,天下太平,便是靖安。
刘二作为一个神机大元帅,还他邓儒一个天下靖安,这不过分吧?
一个大官换一个天下太平。
当然了,这只是邓儒美好的幻想。
要是真的能用一个官位,一个名字,换一个天下太平的话,那天下早就太平了。
哪里还轮得到现在。
刘二这边,听到邓儒的这句话后,嘴里不断的喃喃着
“靖安,靖安,天下靖安,刘靖安,好啊,好啊,咱以后就叫刘靖安了。”
刘二眼中含着热泪。
他此时的心态便和刚刚改名朱元璋的朱重八一样的。
像他们这种取着贱名的人,其实一辈子最希望的事情,便是拥有一个名字。
一个能够摆得上台面的名字。
虽然他们知道,贱名.........
也代表着父母的期望,平平安安,无灾无病,如此便是最好。
可是,他们有野心,有着属于男人的野心。
没有人会甘心做一个任人搓圆搓扁的贱民。
谁不想一步,一步的爬到最高,做那人上人呢?
像他们这种没有文化的,想要改掉自己的名字,便只有求当地有名望的秀才,来帮忙取个名。
但是,秀才老爷可不是他们这些穷酸平民能够请得动的。
所以,他们只能一直顶着出生时的贱名,一直活着,不出意外的话,到死,也是刘二之墓四个字摆在墓碑上。
但是,现在不同了。
他攀上高枝了,他不再是刘二了。
他是刘靖安,天下靖安的靖安。
“不愧是大王,这名字说出去,就是响当当的,听着就很有文化。”
刘靖安在心中念叨着。
他对这个名字很满意。
“刘靖安,谢大王赐名!”
刘靖安干脆利落的跪下,如果他的忠诚度有进度条的话。
那么他此时对邓儒的忠诚度,已经是百分之百了。
一旁的刘三看着这一幕,已经羡慕的牙痒痒了。
他不想被叫刘三啊。
他也想要一个跟刘靖安一样,说出来响当当的名字啊?鳌
“大王,末将斗胆,恳请大王也为末将赐名。”
刘三这个汉子憨憨的,敢想敢做,想要邓儒给他赐个名字,他直接张口就来了。
邓儒闻言看向了刘三,同时示意刘靖安起身,不必多礼。
“刘三,孤记得你也跟随孤有很长的时间了,是和你兄长一样,是第一批跟随孤的弟兄,对么?”
刘三闻言眼睛一亮,头如捣蒜一般的点着。
要不是头上的兜鍪有绳子系着,估计他的兜鍪都要被他给甩下来。
邓儒想了想,以刘三的资历,和功绩,给他取个名字似乎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还能收买人心,倒也划算。
在思索了一会后,他开口说道
“既然你的兄长叫刘靖安,取自靖安之意,那你便叫刘定邦,安家定邦,倒也符合你的气质,如何?”
刘三闻言一喜,至于名字是什么意义,好不好听。
他不管那么多。
他只知道,他叫刘定邦了。
从今天起,他是个有名字的人了。
刘定邦,一听就很霸气啊。
当即就是直接跪拜了下来,大声的喊道。
“刘定邦,多谢大王赐名!”
“嗯起来吧,不必多礼,希望你能对得起你这名字。”
邓儒挥了挥手,随后便离开了神机营一团的营地。
他要交代的都已经交代了,还给两个憨憨赐了名。
换成后世游戏的说法就是,培养了两个武将npc的好感度。
他能够看得出来,今天过后,刘靖安,刘定邦这两人。
自己就算是让他们杀了他们的亲爹,都不会眨一下眼睛。
当然,只是比喻,他也不会干出这种让人骨肉相残的事情来。
.........
半个月后
距离当初元庭发出诏令,秋后起兵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整整一个月
此时,元庭各地闲置的兵马纷纷都被调动了起来。
向着大都集结着。
而邓儒这边,燧发枪已经造出了两万五千杆。
预计等到他定下了两个月的期限,能够造出五万五千,甚至六万杆枪来。
这半个月,刘靖安跟着邓儒学习了半个月的燧发枪列队和战术。
燧发枪的战术十分简单,难的是怎么提高士兵的崩溃率。
可以说,燧发枪的战术排队枪毙十分的呆板,但是,确实最有效的。
刘靖安跟着邓儒学的更多的还是战场的布局,以及燧发枪和重步兵之间的协同。
邓儒在后世好歹还是个古代军迷,对于这些,不说信手拈来。
但也并不难。
邓儒估计,刘靖安再跟着他学个半个月左右,以刘靖安军事天赋,完全可以出师,掌管神机营,当他的神机大元帅了。
而在朱元璋这边,此时的朱元璋,带着自己的二十四个老乡,已经是成了些气候。
手底下已经有了五千兵马。
不说兵精马壮,却也是能征善战。
跟同等数量的元兵硬碰硬,也能够战而胜之。
而此时
定远县
朱元璋骑着骏马,立在城墙下,盯着城门上的元军和紧闭的城门,皱了皱眉头。
定远县算不上什么坚城,守城的元军因为这些年,邓儒和韩宋政权的原因。
只有寥寥一千多人守城。
也正因如此,朱元璋起了心思,这半个月来,他一直在各地乡村纵横。
但是,他可是堂堂的朱元璋,怎会甘心一直在乡村做跟马匪一样的人物?
所以,他盯上了这个只有一千元兵坚守的定远县。
定远县可是远近闻名的粮仓,拿下这个城。
他朱元璋这支队伍就能够很长一段时间衣食无忧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