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让太阳站下! > 第40章 不被局限的思想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众人循声望去,便看见是最开始的那个中年文士。

    邓儒对他有些印象,似乎是姓李。

    邓儒眉毛一挑,有了些兴趣,救灾不用朝廷拨款?

    难不成他要自己出钱从其他地方运粮么?

    是个父母官的材料,但是不是他需要的人才。

    只是现在下定论还为时过早,邓儒还是决定先问一问。

    “不找朝廷要钱,那这份钱粮,你打算从哪里搞?难不成你要告诉孤,你会用仙法将这些钱粮变出来么?”

    李书生摇了摇头,随后指了指茶杯里的水珠开口说道。

    “难道大王没有发现么,灾区受灾之后,总是会剩下一些粮食,而这些粮食,通通都在地主豪绅的手中。”

    “他们就好似这水杯中的水珠,但他们所拥有的粮食于灾区,远超水珠于水杯,如果可以,那些王公贵族的钱粮,也不是不能动。”

    邓儒点点头,对于从豪绅口袋里掏钱这个答案,他还是比较喜欢的。

    他不喜欢地主豪绅。

    “从豪绅地主手中掏钱,这是个不错的想法,但是,你要如何去掏这笔钱呢?要知道,那些豪绅,可都是宁肯守着金山银山到死,也不愿意救济一下百姓的主。”

    邓儒神色中带着几抹感兴趣的神色。

    李书生左右看了看,对着邓儒拱了拱手。

    “学生自然没有这样的本事,但是大王您有啊,狐假虎威这事,学生干得来,如果大王愿意借些兵丁给学生,学生随便找些理由,将那些王公贵族,地主豪绅,抄了家,那些世家大族,可没有一个底子是干净的。”

    邓儒听到这话,不由得笑了起来,这样的臣子,他很喜欢,非常喜欢。

    “狐假虎威,借王的威名,行天子之事,阁下好大的胆子,不过,孤喜欢!”

    那模样,就好像在看一个十分欣赏的滑头一般。

    “你这书生,孤要了,你自己说说,觉得自己能博得一个什么官位?孤这大楚,别的不多,这官位,那是大把的有,别的不说,六部尚书,就有五部空缺。”

    邓儒笑道

    一旁与李书生同行的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如今他们这位同乡算是彻底的登堂了。

    听邓儒话语中的意思,还能让李书生做一个尚书。

    那可是尚书啊,在朝堂里的地位那可是数一数二的。

    他们没想到,邓儒居然这么舍得。

    “好,既然钱粮的问题解决了,那么,诸位继续讨论一下,如何用最少的钱粮,带来最有效的救灾效果。”

    邓儒继续提问道,既然这里有四个书生,如果只带一个回去,岂不是很亏?

    如果这些人能够给他一个眼前一亮的答案,他不介意去带他们回大楚,当上几个尚书。

    “这,如果有了粮,自然是要施粥了,得让百姓先吃饱。”

    一个书生说道。

    “不妥,就算有朝廷拨款,有地主豪绅那抢来的粮食,可是灾民是救不完的,我们能养灾民一时半会,不可能养他们太久。”

    “那如果,把这些粮食换成麸糠,是不是就能多撑一些时日了?”

    一个书生提议道,他倒是和日后被后世人奉为真理的和大人不谋而合了。

    “放屁!麸糠那是给人吃的么?啊?那是给畜生吃的。”

    郭书生激动的说道,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是不把人当人了。

    他不能接受。

    邓儒压了压,示意二人不要激动。

    “孤不会让自己的百姓吃畜生吃的东西,若是粮食不够,那便再调,若是有人贪腐,那便砍了,换成麸糠这事,不用再提。”

    邓儒说道,他不喜欢和?那套邪说。

    但是在那个时代,确实是最好的办法。

    不过换成他,他有更好的办法,谁贪腐,那便砍了谁。

    他不缺发给官员的银子。

    常年的战争让他发了很大一笔战争财。

    简单来说,都是从元庭身上薅的羊毛。

    不然那一万重甲步兵是哪里来的?

    他还养了三百具装铁骑,九百匹优良战马。

    不要小看了这三百铁骑,在这古代战场上,这就是三百辆高速行驶,横冲直撞的坦克。

    利用得好,时机得当的话。

    完全可以左右一场十万人规模的战斗。

    邓儒最近还有扩充到六百人的冲动。

    毕竟,大楚境内的民生已经恢复了,可以毫不吃力的养起这六百具装铁骑了。

    只要不发生什么旱灾啊之类的,养一千具装铁骑,也完全不是问题。

    他现在主要担心的是。

    他在史书上看到过,有一年杭州会大旱,家家户户十不存一。

    如果杭州出问题了,他绝对养不起一千具装铁骑了。

    所以,他才以旱灾为假设考考这几个书生,看看他们是不是可用之才。

    “还不如让灾民们干活,通过干活多寡来分配粮食,兴修水利,蓄水池这些东西,为来年开春做准备。”

    郭书生说道,邓儒对此点了点头,虽然他不太了解以工代赈是个什么搞法。

    但是,跟郭书生所说的应该差不多。

    “嗯,是个好主意,这样就能避免某些浑水摸鱼的懒蛋,还能创造价值,如果说,能够再教灾民们一些手艺,让他们把东西卖到没有受灾的地方,让经济流通起来,就更好了。”

    邓儒补充道。

    “大王圣明。”

    郭书生不大不小的拍了个马屁。

    “你也不错,孤可以给你个官儿。”

    邓儒说道,就算这个郭书生,说的还有些地方欠妥。

    但是也算不上什么大事。

    可以一用。

    “好了,孤已经收到了两位王佐之才,嗯,孤的心,甚慰,至于你二人,再好好读几年书,看看世界吧,或许,能够有些许的不同。”

    邓儒收起了话头,没有被选中的两个书生叹了口气。

    他们知道,自己的才华,其实只能算是平庸。

    没有被选中,也是正常。

    毕竟,郭,李二位书生是去当尚书的。

    他们虽然自认为读了些圣贤书,尚书的位置,还是不敢去奢望。

    邓儒其实只是想要一些懂得创新的官员。

    起码,要知道跳出思维的局限。

    就比如李书生。

    他没有提出以工代赈这种,后世的标准答案。

    但是他却在大家都觉得只能向朝廷要钱的时候,把刀指向了地方豪绅。

    这便是跳脱的思维。

    不管是现在的大楚,还是日后朱元璋的大明。

    邓儒都不会让它们做一个传统的封建王朝。

    要走出一条全新的道路出来。

    传统封建王朝的政体不会有出路的。

    就算现在靠着他从未来带过来的一些科技,有了些起色。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王朝的腐朽,人心的腐烂,这些科技,终究会成为打向王朝的最后一颗子弹。

    “我等,谢过王上了。”

    二人对着邓儒行了一礼,随后开始和自己两个同乡告别。

    毕竟,这一别,就不知道是多久以后了。

    “如何,想通了吗?”

    邓儒回到秋缘身边坐下问道。

    秋缘没有回答,只是沉默着。

    “我知道,你难以接受,我说的故事太过离奇,所表达的意思也对你太不公平,但是,我不可能去在感情上做一个欺骗者,不如坦白的告诉你,至于你的选择是什么,我都接受。”

    邓儒只是觉得这件事该有个了结,至于秋缘的选择是什么。

    对他来说,很重要,但也不那么重要。

    已经错过的人,挽留回来也没什么必要。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