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让太阳站下! > 第121章 边军不可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八天后。

    假明王死后,被就近葬入大都附近。

    陈友谅给他过了个头七,意思了一下,便昭告天下了。

    说小明王因为流落民间受苦太多,一时间吃不惯山珍海味,嘎了。

    “大帅,好消息啊大帅,我们手下的士卒挖出了一座汉朝的龙椅,那可是相当的漂亮啊。”

    张定边乐呵呵的跑到陈友谅面前说道。

    “哦?汉朝的龙椅?这可是个稀奇物件啊,让我看看?”

    陈友谅乐呵呵的说道,眼神中有着浓厚的兴趣,还有着几分迫不及待。

    这汉朝龙椅是不是汉朝龙椅不重要,重要是,是在他陈友谅的地盘挖出来的龙椅。

    更何况它还带着大汉两个字,这可比什么大楚,大宋有分量多了。

    到了地方,就见一队士卒守着一座雕着五爪金龙,张牙舞爪的奢华龙椅。

    文武百官围着龙椅反复打量着。

    “啧啧啧,这龙椅,当真是精致啊,老祖宗们可真会享受。”

    “哈哈,这龙椅出在我们这,这是天命啊诸位,这刘汉的气运,他合该由我们继承。”

    作为陈友谅手下头号狗仔,张定边此时自然要站出来说一些陈友谅想要听到的话了。

    他话音落下,周围的文武们便纷纷反应了过来。

    这是要开始黄袍加身了啊。

    “老朽私以为,大帅德高望重,天资聪颖,五官端正,必定就是那天命之人啊,这龙椅,就合该大帅来坐。”

    一个老臣开口说道。

    “对对对,这位置,没有人比大帅更配了,大帅来坐!”

    四周响起了一片的附和声。

    “坐什么啊各位?各位聚在此处,是想让陈某坐什么位置啊?”

    陈友谅的声音从远处传来,脸上笑眯眯的,让人看不出他在想些什么。

    “哈哈哈,大帅,好消息啊,我们挖出了一个龙椅。”

    张定边哈哈笑着。

    虽然是他把陈友谅喊过来的,但是此时他也要做出一副才发现陈友谅的模样来。

    “对啊,大帅,龙椅在我们这,这说明您定是天命所归啊。”

    有人说道。

    “诶,这可不行啊,如今明王刚刚崩薨,我们就在此妄言天命,不妥不妥。”

    陈友谅连忙把自己推卸得一干二净。

    “大帅,您莫要推辞,这至尊的位置,除了您之外,我们谁都不服啊。”

    又有人说道。

    嗯,水军,清一色的水军。

    “不行,不行不行,不行不行不行,你们这是要陷我于不义啊,不可,万万不可啊。”

    陈友谅又拒绝道。

    到这里,已经拒绝了两次了。

    陈友谅的手下们对视了几眼,点了点头,随后一起用力,抬起陈友谅。

    “诶诶,你们干什么?”

    “你们这是作甚啊?”

    “你们这是要陷我于不义啊。”

    在陈友谅的抗议声中,他被摁在了龙椅上。

    随后,戴平天冠,披黄袍,那是一样都没有落下。

    做完一切后,陈友谅此时才脸色痛苦的哭诉道

    “哎呀,你们害苦了朕啊,你们真的害苦了朕哟......”

    一遍又一遍,神色扭曲,声泪俱下。

    公元一三五三年,四月十七日。

    陈氏政权扶持的小明王崩薨后,陈友谅部下发现汉代龙椅,其部下觉得领袖陈友谅乃天命所归,便为陈友谅黄袍加身,于当日登基称帝,建国大汉,年号大义。

    陈友谅的这一举动,更加坐实了他的做贼心虚,天下诸侯也确定,陈友谅手中的小明王,不过只是个冒牌货。

    而真正的小明王,很有可能就在那宣称奉明王诏讨贼的朱元璋手中。

    于是天下诸侯在大势下纷纷归附朱元璋。

    没有归附的,也被朱元璋派遣大将徐达,汤和,蓝玉,常遇春等人率领大军前去讨伐

    朱元璋兵锋之盛已达九十万之众,比之陈友谅,也差不了多少。

    嗯,如果天下诸侯知道韩林儿其实在某个自从元庭离开中原后一直打酱油的邓某人手里,也不知道会怎么想。

    合着他们争来争去,两个都是假的。

    当然,他们也不会知道了。

    毕竟,就连邓某人的好兄弟朱元璋都不知道这件事。

    ......

    两年后

    大都内

    “怎么回事?两年,两年时间,徐州沦陷,归德府沦陷,济宁路沦陷,整个河南尽数落在了朱元璋手中,你们他娘的是干什么吃的?”

    大都皇宫内,此时已经的大汉大义皇帝的陈友谅暴跳如雷的将一封封战报甩在了台下文武们的脸上。

    当真是要气死他了,不过是两年的时间,汉军节节败退,他这大汉皇帝都快要成了笑话了。

    “陛下,这绝非末将等人无能,而是那朱元璋兵精将广,手下出名的将领,便有那傅友德,蓝玉,徐达,汤和,常遇春等人。”

    张定邦走出来说道,随后他话锋又一转。

    “陛下,若仅仅是吴军猛将如云,我等也不会逊色了他们,可是他们的军队,精锐程度却是远超我们,就连士气也是比我们的将士要强上太多。”

    “我们的士兵,一百人中死了五六人,便开始溃败了,可吴军的士兵,一百人里死了几十人,他们仍旧能够提刀拉弓,继续战斗。”

    “陛下,您说说这样的军队差距,就算末将等有登天之能,也只能望而惊叹啊。”

    张定边苦巴巴的说道。

    “照你这么说,是因为朱元璋精锐太多了?”

    陈友谅闭目沉思,手指轻轻敲打着这汉代龙椅的扶手。

    “那就练兵,派细作去偷师,他们吴军怎么练兵的,我们就怎么练。”

    陈友谅说道。

    朱元璋的北伐大军不过四十万,他陈友谅本土作战,还有百万大军,完全可以耗得起。

    整个中书省,还有燕云十六州,以及陇西这些地方,都还在他的掌控中。

    他完全耗得起。

    “这......陛下,此法只是临时抱佛脚,不可取呐,那四十万吴军势如破竹,只怕未曾等到新军操练成功,他们便已攻下大都了。”

    “更何况,就算操练成功了,我等不过临时抱佛脚,又怎么能与吴军操练已久的精锐相比?”

    “陛下,如今之际,唯有调回居庸关,长城一带的四十万守军,方可解燃眉之急,然后才可对练兵之事徐徐图之啊。”

    张定边给出了当下最合理的办法。

    四十万边军,那都是精锐中的精锐,绝对可以和朱元璋的四十万吴军相抗衡。

    到时候借着四十万边军拖延的时间,操练新军,便可以反败为胜。

    时间或许久点,但是绝对稳妥。

    “......主意不错,但是,朕不能答应。”

    陈友谅缓缓的吐出了这句话。

    “啊?陛下,这是为何啊?”

    张定边不解了,当今之计当然是调四十万边军回援啊,你陈友谅在想些什么啊?

    “世人说我陈友谅弑君悖逆,说我胆大包天假立明王,说我大逆不道。”

    “这些,朕认了,朕不反驳,因为朕确实就是这样的人。”

    “但是,朕不能不念江山,北元蛮子们的铁骑虎视眈眈。”

    “一旦撤下四十万边军,去对付那朱元璋,那天下,便是神州陆沉,我汉家江山,将再度落入蛮夷之手。”

    “朕可以不顾小节,却不能不明大义啊。”

    陈友谅感叹道。

    “陛下,可是!”

    张定边似乎还想再劝说。

    陈友谅摆了摆手。

    他终于站起身来,神色无奈

    “好了定边,不要再提此事了,边军不可动,传下令去,接下来朕要御驾亲征。”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