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贞观,从当村正开始 > 第74章 鼎香阁开业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鼎香阁重新开张了。

    撤去了包围在表面的竹架,整个酒楼被重新装缮了一番。

    龙飞凤舞的烫金大字印在黑色牌匾之上。

    一个小厮高高举起竹竿,上面挂着一排鞭炮。

    桃花拿着一根点燃的香,捂着一边的耳朵,即爱玩,又胆小。

    哆哆嗦嗦睁着一只眼睛,瞄准了引线。

    看到一丝青烟后马上往一旁跑去。

    没一会儿,噼里啪啦的声音响彻整个东北角。

    其实不太需要这样剧烈的爆炸声,现在的鼎香阁也足够吸引眼球了。

    少有的三层建筑,二楼以上,外围的围栏走道包围着内里镶着玻璃,窗帘遮掩着里面的样子。

    但是随便捡一个人都知道这里面有乾坤。

    随后小厮开始分发起了传单。

    和鼎香阁热闹相比,东市里悄然声息的开出了一家糖铺。

    直接将亮晶晶的白糖推到街边。

    柜台上还摆放着各种精致的瓷瓶,和其他糖行有着明显的区别。

    逛东市的大多数都是带有身份的人家的奴仆。

    看到晶莹的糖霜,二话不说就进店咨询。

    千五百文一两的价格也没有把询价的人吓退,相反,他们都连忙回去禀告。

    甜味属于贵族,而这卖相极高的白糖,自然是对得起其价格。

    没过多久,糖行就被各种奴仆包围,根本没有介意价格,购买都是按斤论的。

    掌柜早就有了办法,限量一斤,也就是十六两。

    但是你限量,人家拼人数,轮着排队。

    这让一旁暗中观察的公孙武达冷汗连连,实在是没想到长安里的富户有如此的购买力。

    因为买的多,所以大多数还是有布帛和少数金银币交易。

    伙计掌柜已经忙得不可开交了,公孙武达最后看了一眼,就回去禀报,这一天下来,来钱实在是太简单了。

    怀德坊一处挂着白幡的宅子,尉迟融站在府前,看着上方牌匾上的程字,深深叹了口气。

    发妻共患难,却不能同富贵,这种情绪他感同身受。

    就算是现在,尉迟融也没有续弦,在这个时代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至于妾室什么的,那和正妻根本没有可比性。

    踏入府门,整个府邸飘摇这白幡,所有人都穿着素色常服,为主者还会戴上白色的布条。

    一个中年男子坐在台阶上,望向天空时不时飘过的白云。

    看着这和自己年纪差不了多少的中年男子,尉迟融上前道:“义贞弟。”

    那人缓慢转头,看向尉迟融,淡淡道:“敬德兄。”

    义贞,表名程咬金,后改为程知节,义贞是他的字。

    “节哀,”尉迟融走到程知节身边坐下,淡淡道:“弟妹生有两子,也算圆满了。”

    正妻死亡,丈夫需要服丧一年,而孩子需要服丧三年。

    这也是程府上下都一片哀容的原因。

    因为服丧程知节从泸州赶了回来,推掉了一切事物,一直呆在府中,这是孝礼。

    “孙娘,”程知节长长叹了口气,只是在嘴里念叨着那个名字。

    记着那是自己带着数百武装,解了一个县的危机,恰巧之下遇到了县令之女。

    或许是乱世为了巴结,也或许是情投意合,两人走到了一起,走到了现在。

    可是自己刚有从龙之功,而发妻就病去,南征北战的劳苦是吃到了,可这大富大贵的享受却没尝到。

    许久之后,尉迟融从程府走出来,然后听到了街头巷尾在讨论那平康坊的鼎香阁燃放了一种声音巨大的东西。

    “听说那鼎香阁的菜食能够外送。”

    尉迟融喃喃道,然后回头看了程府一眼,踏上了马车。

    平康坊,鼎香阁。

    因为太过高大上的装修,行人们也大多是在观望,没有进去的胆子。

    但是,很快,一架马车就停在了鼎香阁前。

    小厮上前恭敬询问是否是食客。

    杜如晦从马车里走了出来,点了点头道:“老夫定了席,三楼。”

    闻言,小厮立马知道了这人应该和东家是熟人,连忙招呼着迎了进去。

    “这是杜老!”

    一个学生装扮的人惊呼。

    朝堂里的消息,他们大多也有所耳闻。

    “如今杜老辞官,不曾想在这里见到了。”

    “这鼎香阁是何背景,竟然有杜老光临。”

    要知道,如果杜如晦原因,完全可以让酒楼的厨丁去府邸给他们做菜。

    再者,谁家里没有个手艺好的厨丁,所以目前而言,在外头吃饭的身份都不会很高。

    “看,尉迟氏的马灯。”

    一人指着远处而来的马车高呼道。

    人群随之散开,为马车让路。

    尉迟融从马车上下来,就看到刚要进去的杜如晦,大笑道:“杜兄!”

    听到声音,杜如晦回头道:“尉迟将军。”

    随着两人的进入,外头的人立马炸开了,这一天里,就看到两名朝廷大员在一处新开的酒楼相遇。

    一些学子开始蠢蠢欲动了,这可是出名的好机会。

    很快,外面又有马车驶了进来,马灯上挂着一个房字。

    不用猜就知道是房玄龄的车驾,在其后头,排着一架架马车,无不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而在酒楼前,刘老仆走了出来,站到一旁类似演讲台的柜子边,依照着杜如晦给的名单验证请帖。

    “杜兄,这是在此摆席?”

    两人走上三楼,看着极其壮观的落地窗,走到外头的廊道,撑着围栏居高临下。

    “是极,杜某辞官,也算是离席。”

    对于没请尉迟融这事,杜如晦丝毫不觉得尴尬。

    文武两别,各自有各自的圈子。

    “那某便不多打扰了。”

    放眼了一番景色,尉迟融说着,就摆摆手,让小厮给自己一个菜单,他要点菜,而且要打包外带。

    而在下面,在迎进一个个身份不凡的人之后,围观的书生站不住了,这里将会是他们大抒文采的地方。

    一个书生鼓起勇气走了进去,但是到了二楼就直接被小厮拦下。

    “客人,不好意思,今日三楼被预定包下,还请出示请帖。”

    小厮很客气,说话间还弯着腰等待书生出示请帖。

    这书生哪来的请帖,只能摸了摸鼻子,觉得这二楼也不错,就找了个桌子坐了下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