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妖妃,你也不想被朕打入冷宫吧? > 第123章 归顺大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元璋和姬星衍在决斗前,本就有言在先,无论死伤都不得有任何怨言。

    所以,蓝玉这些明国人便没怨姬星衍,而且他们是亲眼目睹朱元璋一心寻死的。

    朱元璋打输了,要他献出辛辛苦苦打下来的81座城池,能不心碎吗?

    但是作为一国之君又岂能言而无信!

    世间没有什么比心碎还更令人绝望的事情了,朱元璋便寻死解脱。

    蓝玉、汤和、常遇春、徐达四人抬起朱元璋的尸首准备下山。

    蓝玉在临走前对姬星衍说:“幽王,我们会代大王兑现他的诺言的。

    你只需要在阳城等着81城的城主前去朝拜进贡你即可!”

    然后,蓝玉几人便抬着朱元璋的尸首下山去了。

    姬星衍虽然胜利了,收服明国也是近在咫尺的事情,可是他却完全没有了胜利的喜悦。

    “古来英雄皆寂寞”就是这个道理吧!

    “下山吧!”姬星衍轻轻地说,叹了口气,就抬脚往山下走,连马儿都不骑了。

    关羽一行人见姬星衍落寞的背影,也纷纷沉默不多语。

    关羽对卫青说:“亲手杀了自己的结拜兄弟,大王也是痛心疾首的。

    哎,下山吧!”

    大周这帮将士大臣都不敢骑马,只是牵着马儿不远不近地跟在姬星衍身后下山。

    许久,姬星衍才转头对自己的臣子说:“怎么你们都牵着马不敢骑呀?

    哦,本王不骑,你们都不敢骑呀!”

    姬星衍便接过了关羽手中多出来的一匹马儿骑上,驱马山下。

    关羽这些大将臣子才敢跟着上马随行。

    姬星衍回到王宫后,足足发呆了两天。

    就连天气变冷,他都忘了加衣裳,浑然不觉得寒冷。

    直至喷嚏连连,李德全来给他舔大衣之时,姬星衍才难得地开口说话:“是不是要入冬了?”

    李德全便轻声说:“是啊,大王,你很快就要成为我们华夏大一统的第一位帝王,千万保重身体啊。

    就算你不为自己考虑,不为后宫的妃子皇子皇女考虑,也得为全天下的百姓考虑呀!”

    姬星衍点点头,统一华夏的理想差不多就要实现了,就等81国城主前来面见。

    但是胜利后的那种空虚寂寞和疲软感,又有几个人能懂啊!

    姬星衍站起身,推开窗户,望着外面清冷的夜空,叹了一口气。

    “大王,你怎么变得多愁善感了呢,龙体要紧啊!”

    李德全说着,又讨好地给姬星衍捶背。

    马秀英见到朱元璋的尸首后,哭得昏死过了三次去。

    最后还是在丞相胡惟庸、李善长的协助下,扶持太子朱标当了明国的临时君主。

    因为在明国没有正式交接、归顺大周之前,明国的政务还得有人处理。

    这种习俗在之前诸侯国各国之间出现合并的过度阶段,都会让本来的未来接班人当临时继承人。

    直至正式交接国家以后,才由主国去安排人事任命的事情。

    胡惟庸、李善长写书信通知明国81城归顺大周时,两人却又起了心思。

    谁说朱元璋说的决战后,明国若是输了就要全部都归顺大周,这事只有在场的几人作证,空口无凭而已。

    于是,李善长和胡惟庸便擅自篡改了书信的内容,要各位城主拥护朱标当明国新的继承人。

    然后,81城中其中离阳城最近的5城联合进攻阳城,为朱明王的死报仇。

    表面上是81封书信同时发出,却只有5座明国城池的城主的书信顺利上路。

    其余76封书信都在半路就被信差随手丢弃,只因信中全是一张白纸,做做样子而已。

    姬星衍怎么也没想到这都会节外生枝。

    姬星衍坐等右等了将近半个月,阳城也都开始出现霜冻,还没见明国的任何一个城主前来面见归顺交接城池,心中不免起了疑虑。

    他仔细回顾正史上的明史:胡惟庸被朱元璋任久熟练之后,即开始与朱元璋产生歧见甚而引发冲突。

    朱元璋和胡惟庸的恩怨日积月累,朱元璋在盛怒之下,以谋逆罪处死胡惟庸,同时藉辞穷追其友,深挖长达十年之久,包括开国第一功臣韩国公李善长等大批元勋宿将皆受株连,牵连致死者三万余人,史称“胡惟庸案”。

    如果在这个世界里,胡惟庸和朱元璋有积怨,那么朱元璋之死,会不会正好给胡惟庸一党制造机会趁机占有明国?

    姬星衍这一想通,瞬间便释然了,对朱元璋的愧疚之情也荡然无存。

    “李德全,准备纸墨!”

    然后,姬星衍便写了一封书信给马秀英,婉转询问明国81城城主前来归顺的事情。

    他虽然知道是自己杀了朱元璋,马秀英必然怀恨在心,但还是得做个样子。

    如果你们明国不兑现诺言,便休怪我姬星衍出手无情了!

    哪知,姬星衍这边的书信才刚送出去,关羽就匆匆前来。

    “大王,明国有5城城主带大兵前来,已经到了城外5里地。

    末将见他们大军起码有五六万,来者不善,便索性关了城门,前来通报大王!”

    姬星衍闻言,便站起身往外走,还说:“关将军,我们去城门口看看。”

    姬星衍坐马车快速奔向城门口,然后爬上城楼眺望。

    荆轲、韩信、展昭、张飞几员大将都已经在城楼上。

    往远处望去,只见难以计数的大军正风尘仆仆往城门口方向而来。

    为首的是几个将军装扮的骑马之人。

    看大军头盔上的黄巾装扮,十成就是明国的大军了。

    明国最初的起义军都是头缠黄巾以此来辨认,随着军队规模的壮大和管理组织化,黄巾改为镶嵌在头盔上的设计,依然还是黄巾军的象征。

    “稍安勿躁,且随机应变。

    张飞将军、韩信将军,你们先去调遣战斗机,一有状况,本王便会用BB机通知你们前来。

    荆轲将军,你先去点1万大兵,也等本王的BB消息通知。”

    姬星衍安排完,几个将军便分头各自行动。

    片刻过后,明国大军便已经到了城脚下。

    “来者可是明国城主,前来归顺大周呀,怎么不提前知会一声。

    本王收服了那么多城池,都是几天之内就赶来面见,唯恐来晚了被责罚。

    你们倒是自在呀!”姬星衍开口便是一番讽刺。

    为首一个将军抱拳,仰望着姬星衍说:“末将乃太龙城将军胡大海,接到明国归顺大周的消息才几天时间。

    这中间又准备进贡之礼和路途遥远占用的时间,所以耽搁了。

    还请幽王见谅,就请幽王打开城门,让我等进去在大王脚下跪拜,垂听大王的教诲。”

    胡大海旁边那几员大将,分别是汤和、徐达、常遇春、邓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