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我真的不想当皇帝! > 第二百八十四章 原来还是姚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百八十四章原来还是姚广孝这个妖僧

    于是,他恭谨的起身告辞,朱棣看着他严肃没有笑容的脸庞,想说什么,终究什么也没说。

    自从这个皇孙突然开窍以来,几乎他的所有建议,他都会全部采纳。

    仔细想想,从来=没有一次,让他失望过!

    若不是国师昨夜里言辞恳切警告他不可再宠你于他,他还真就答应了皇孙的请求。

    本来太祖施行海禁政策一方面是为了禁止类似建文帝残部骚扰朝廷,一方面是为了朝廷从对外贸易中获取巨额利润。

    明朝的海禁政策只是不允许老百姓参与海上贸易,可是来自朝廷层面的官方却可以与外国进行一些商品上的贸易往来。

    这也是朝廷的一大财政收入。

    只是老百姓不得而知罢了。

    朱瞻基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以为,这种行为正是导致海盗猖獗的根本原因。

    若不是朝廷垄断了海上贸易,东南沿海也不会一直这么乱。

    朝廷这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行为,根本遏制不了民间私自进行商品买卖的活动。

    一些海盗甚至为了巨大利益,跟东南沿海的地方官暗中勾结,从而进行半公开的走私。

    这样,老百姓和官方都能得到一定的好处,也就没有人会去在意朝廷的死规定了。

    大力发展航海业,可以极大促进海上贸易的兴隆。

    他带来的利润远远比朝廷现在垄断的那极少部分商品带来的利益,大得多!!

    可是这些跟这个封建地主说也没有用。、

    他们不懂。】

    他们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看不到那么长远。

    这也不能怪他的皇爷爷,毕竟,这个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实在是太缓慢了,要是有一抬电视就好,让他们看得见摸不着,一切就都好办了。

    朱瞻基想着这些有的没的,不知不觉走出了皇宫,此刻他不想会东宫,他想知道到底是谁给皇爷爷出了这么狠的招数。

    于是,朱瞻基骑着马,朝着庆寿寺而去。

    姚广孝很少进宫,如果他进宫了,朱瞻基肯定能打听的出来。

    但是要是自己的皇爷爷去了寺庙去请教这位国师,那他就打听不出来。

    当然了,就算他知道是姚广孝干的,他也不能对这位国师怎么样。

    毕竟,有明一朝,唯一寿终正寝,不被朱棣忌惮的功高盖主的大功臣,就是这位不图名,不图利的和尚了。

    朱瞻基只是想知道这个非常有政治眼光的僧人,他到底是怎么看待郑和下西洋这件事的。

    光是为了去炫耀大明强盛的国力吗?!

    很快,朱瞻基就来到了庆寿寺附近,他没有第一时间进去寺庙,而是在寺外转了一大圈。

    细心的他发现了,寺庙正门出的马车痕。

    就此,他非常肯定,昨夜,皇帝陛下亲自来的这里,因为皇宫里的马车和外面的马车痕迹不一样。

    得到了自己心中的答案。

    朱瞻基刚想调转马头,直接回去。

    却听身背后寺庙大门吱呀一声,打开了。

    爽朗的声音犹如洪钟在被后传来:

    “既然来了,为什么不进来坐坐?”

    朱瞻基翻身下马,把缰绳交给李森。

    快步跨进大门。

    吱呀一声,大门又合上了!!!!!!

    跟着他爹的老师来到大殿,行礼过后,分宾主落座。

    姚广孝笑呵呵的看着他,开了腔:

    “皇太孙是否已经得到了自己心中的答案?”

    朱瞻基心里没底,他还从来不曾单独跟这位神秘的高僧对坐过。

    所有的传闻都是听来的。

    因为他的身份和地位,还有他跟皇爷爷的关系,让每一个人都十分忌惮,单独跟他见面会别皇帝陛下误会。

    这也是他刚才想要直接调转马头打道回府的根本原因。

    他是不想当皇帝,但是他绝对不会想惹到自己的爷爷,让他怀疑自己做什么都动机不纯,这样他绝对不会有好下场。

    那不是一个穿越者应该做的事。

    可是,这个老道竟然在院子里就知道了自己前来。

    HIA主动也邀请,这就不怪他了。

    于是朱瞻基不答反问道:

    “不知道国师爷爷何以猜到孙儿来此?”

    全大明的人都十分尊重这位高僧,自己虽然贵为皇太孙,但是喊他一声爷爷,绝对不会吃亏,因为他跟自己的皇帝爷爷,也算是毕生知己了。

    姚广孝的长寿眉耷拉在脸颊两侧。

    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却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善良之辈。

    只见他眼皮抬了抬,眼露精光:

    “呵呵,小娃娃,从你出皇宫,贫僧机知道了今天又贵客来访,没想到是你小子。说吧,你想知道什么?”

    朱瞻基相信他有这个能力,但是也不会感到惊讶,能够预测病辅佐一个藩王,造反的人,有两把刷子,也不足为奇。

    他只是好奇,这人脑子里到底装了什么?

    不图名,不图利,独自在这清修,真是奇怪。

    于是他谦虚的问道:

    “孙儿只是想请教一个问题,您怎么看待郑和下西洋这件事,是为名?还是为利?”

    这个问题和姚广孝的行为有异曲同工之妙。

    只要朱瞻基得到了一个自己认同的答案,那么他就能得到姚广孝推辞皇爷爷封赏一切的根本原因。

    他可真是个小聪明。

    自己在心里忍不住暗自得意。

    姚广孝的长寿眉,抖了抖,似乎是很赞赏朱瞻基的这个问题。

    他也没想到。这个年仅二十岁的娃娃,竟然又如此魄力,不但猜到了皇帝昨天来过这里,还问出了如此刁钻的一个问题。

    朱瞻基自认为自己来自前世的灵魂,知道了整个大明的历史走向,等于是手握底牌的人。

    自是比这个时代的人眼光高远。

    然而当他听完姚广孝国师的一番高论后,这种自负彻底破碎。

    姚广孝面对朱瞻基给自己挖的这个坑,没有一丝慌乱,他自是知道外界的人们对自己的种种议论,当然了毁誉参半的结局,或者是大红大紫的下场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分别。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