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我真的不想当皇帝! > 第三百六十七章 殿下,有人找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瞻基没想到李森他们竟然在自己的身后追了上来。

    其实他带了六个亲卫随身而行。

    没想到李森竟然从浙江府返回后,第一时间追了上来。

    他在寝殿里和自己的小娘子卿卿我我,宫女来报:

    “殿下,李大人找您”。

    朱瞻基一时间没反应过来,这里是北平,哪里来的李大人?

    【是谁?】

    【就是您的贴身护卫李大人啊。】

    宫女和很奇怪,殿下怎么连李大人都不知道了?

    朱瞻基一听是是自己的贴身护卫,立刻明白了宫女说的是谁!

    “让他等一下!”

    朱瞻基随即起身,揉了揉自己小娘子的脸蛋儿,整理了下衣服,来到会客室。

    “殿下!”

    李森见到了自家殿下那满面春风的模样,心里翻了个白眼。

    重色轻友的家伙!

    朱瞻基非常开心:

    “没想到,你们几个还挺迅速的吗!”

    “属下把人交给了柳公子,直接就星夜兼程的赶了过来!”

    “哥几个儿辛苦了!”

    朱瞻基很感动,他们只是自己的护卫,多年来出生入死,已经成了莫逆之交。

    他没想到他们把自己的安全看的比他们自己的命都重要。

    李森抱拳拱手:“护卫殿下是我们的责任,属下不敢有半点怠慢。”

    朱瞻基快被他给整感动了。

    于是过去假装给了他一拳:

    “行了!本少爷知道了哥几个儿的心意了,这次去浙江府还顺利吧?”

    说着示意李森坐下。

    谢过座之后,李森开始陈述此去浙江府接人的经过:

    当我们感到的时候,船HIA没有靠岸,又在哪里等了一天多的时间,C才等到他们坐的宝船。

    【郑先生一共给您派来一百三十人,全部是精通航海知识的实干家。

    他们每个人都很低调,跟随属下一路北上,也没有半句怨言。

    看的出来,郑先生是用了心挑选的,最起码,人品是有保证的。

    李森很诚恳的评价到。】

    朱瞻基相信郑芝龙的眼光,同时也相信郑芝龙送给他的人不会是孬种。

    最起码在技术上不会有丝毫有失水准的事情发生,这也是他敢领军北上的原因。

    家里有柳巍照看着,他就放心多了。

    如不是怕引起非议论,他都想让柳巍领军北上,自己留在京城里研究怎么赚那帮达官显贵的银子。

    可是如此一来,柳巍的身份势必会被怀疑。

    为了长远打算,他决定还是自己跑这一趟。

    算算时间,还有两天,大军就能到达北平。、

    北平城的卫所早已准备好了自己那份兵源和粮草。

    朱瞻基还给北平府尹写了个条.子,调来了一千匹战马。

    他要自己组织一个骑兵突击队。

    希望能够速战速决,至于那五万人马,虽然他迫不得已领着他们,他还真的没打算让这五万人全部冲到战场上去。

    这次对付没蒙古,不需要堆砌人数的多少,只在乎武器的先进与否。

    他一直是这么打算的,也是一直这么做的。

    至于顺着皇爷爷和朝廷的六部官员,他想他纯粹是为了让皇帝陛爷爷不要担心自己的安危。

    【你应该记得本少爷最新也研究出来的三段式打法吧?】

    【到时候,如果那帮大臣们不让我孤军深入,你就带领骑兵突击队按照本少爷的吩咐去给我上前线,有没有这个勇气。】

    李森听到殿下对自己如此信任,心中的震撼无以复加。

    他知道殿下心中是有一个别人无法探知的雄伟蓝图在里面的,可是他敏感尊贵身份,让他的才华还是受到了各方面的制约。

    有时候,太高调的出身也许并非是多好的事。

    “属下一切以殿下马首是瞻!”

    李森表示自己绝对会服从他们殿下的旨意。

    就这样主仆二人敲定好了金蝉脱壳之计。

    ......

    两天后,大军来到北平,装备了充足的粮草,北平卫所的士兵又加入进来之后,大军休整一天,开始北上。

    金幼孜和胡广、杨荣三人时刻关注着皇太孙殿下的一言一行。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他们在朝中的本职工作就是谏官,金幼孜同时还是朱瞻基和他自己老爹——

    太子殿下的老师,可以说地位和威望相当高了。

    他们随军出征,一方面是为了在战争中遇到的各种突发情况群策群力,一方面也有规谏太孙行为的作用。

    一朝天子,不是轻易就能炼成的。

    太子殿下如今都已经十多年了,就连重要时刻监国都好几次了,还是每天要不停的学习,听几位老师讲授不同的经典著作。

    学习,终身不辍,在皇家子弟面前体现的淋漓尽致。

    其次,他们三人还有一个皇帝陛下特意交代的任务,那就是每到一地,就要利用自己胸中才学把当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地貌记录下来,

    补充道皇帝要求编撰的《太祖实录》里面去。

    朱瞻基对于这位自己的老师还是十分敬重的,不为了别的,只为了这个人说话好听。

    朱瞻基的灵魂来自后世,他像其他孩子一样,不喜欢听别人唠唠叨叨,即使是自己的老师也不例外。

    但是他喜欢听金幼孜这位老师的说教,就是因为这个人懂的说话的艺术。

    他会在谏言时,把话说的非常委婉,让你不至于当场下不来台,既保全了面子,又能明白他的苦心。

    这就是他喜欢这位老师的原因。

    此次出征,皇爷爷生怕自己单独出去冒险,因为他老人家也知道朱瞻基的性格,早已经把手下的这帮人喂饱了,锦衣卫给他传回来的消息,都不一定百分百准确。

    反正是自己钦定的接班人,而且这个孙子绝对不会造自己的反。

    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他还是希望朱瞻基能够在良师益友身边学到一些儒家经典,和其他才能。

    为人处事等等,都需要言传身教,自己又没有那个时间,只好为这个臭小子创造一切机会,培养他。

    太子殿下虽然没有什么惊才绝艳,但是足够成熟稳重,可是这个家伙,性格实在跳脱。

    还一直嚷嚷着不想当皇帝,真是让人头疼。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