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小知青的四合院 > 第217章 大六来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齐飞飞把霍盛的水缸暖壶都换上了泉水。

    还给他留了一些泉水泡过的野猪肉,新鲜的青菜,蘑菇,山楂,山丁子干。

    豆油,荤油,米面,干木耳,干蘑菇,一条鹿腿,一个狍子腿。

    能想起来的,都给他留了点儿。

    “这些是给你自己吃的,你明白吧?”

    霍盛像个被家长送去寄宿的小学生,乖乖的应着。

    齐飞飞还给他留了一小垛干柴。

    “最近好好养伤,别上班也别上山了。”

    霍盛很听话,齐飞飞走了,他就去见了自己的车队队长。

    送了一只兔子,顺便又请了一个星期病假。

    队长看他真是伤的不轻,又有兔子,很爽快的答应了。

    一再说,伤好了再来上班不迟。

    霍盛又分别去了副厂长和魏厂长家,送了礼物,请了假。

    然后就可以安安心心的在家休假了。

    可他想多了。

    傍晚,家里就来了不速之客。

    霍盛刚洗米把大米饭蒸上,打算炒狍子肉。

    魏和平猫着腰,俩胳膊抱着怀,进了屋。

    “霍哥,你看我给你带啥来了?”

    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个饭盒,还热呼呼的,烫人。

    “这一路,烫的我肚皮生疼,刚出锅,我就排了第一号,咋样?”

    霍盛看他,“你小子打了好吃的不赶紧送回家,瞎得瑟啥?小心阿姨揍你。”

    魏和平,“这跟我妈没关系,这是我私房钱买的。这是特意给你补身子的。”

    霍盛审视他,“你哪来的私房钱?”

    魏和平,“切,别瞧不起人,我人缘那么差?总有人心疼我,给我压岁钱啥的。你就放心吃吧。”

    这小子来了,一饭盒饭肯定不够,又洗了一碗米蒸上一小盆。

    狍子肉不能炒了,给他爸送的是野鸡,知道有狍子肉不送,不大好。

    就又炒了个土豆片炒肉。

    魏和平不仅在这吃,还赖在这儿不肯走,要住下。

    说不放心他,要晚上照顾他。

    被霍盛硬赶了出去。

    自己又不是不能自理了。

    结果,第二天一早又送了肉包子。

    中午又来送红烧带鱼。

    霍盛脸色彻底沉了下来,

    “你哪儿来那么多钱?打算顿顿送啊?

    说吧?咋回事儿?”

    魏和平支支吾吾,欲言又止。

    “那啥,我,我,我想,跟你学散打。”

    霍盛盯着他的眼睛看。

    想学散打就能想出钱来?

    魏和平的脸越来越红,“那啥,那,那钱是我姐……”

    霍盛看他像便秘一样,也不用他说了。

    “我知道了,你以后别送了,我想清清静静的养养伤。

    有些事是不可能的。

    你回去吧。”

    魏和平臊眉搭眼的往外走。

    霍盛提醒他,“把带鱼拿回去。”

    魏和平掉过头拿起饭盒,

    “霍哥,我也不想的,你别生气啊!”

    说完就跑了。

    霍盛终于得了清静。

    接下来的日子,天天好吃好喝,过的清静,肉都长了几斤。

    齐飞飞回了知青点,也准备最近不上山了,好好养养伤,多看看书,特别是医书,药草书。

    受一次伤就费好多药,再不自己学着配,下次怕就不够用了。

    齐飞飞安安心心的在家待着。

    看着潘小文他们练八段锦,教教林鸽做针线。

    晚上进四合院打理一下菜地,扒扒狼皮。

    看看豆包和几个小猞猁训练大黑狗捕猎。

    日子美得很。

    第三天的时候,大六来了。

    原来齐老七打完老虎回来,虽然大家放松了些。

    可豹子一直没出现,大雪又覆盖了痕迹,没法追踪。

    县委陈书记决定让大家再守几天看看情况。

    齐老七还是走不开,就打发大六架着他们的马车,先到头道沟,看看齐飞飞回去没有。

    大六看见齐飞飞好好在家,也是松了一口气。

    把靠山大队的事都说了一遍。

    大家都唏嘘不已。

    大六说,“于家一对老夫妻都一夜白头,憔悴了很多。

    特别是老于太太,看人都恍恍惚惚的,精神不大好了。

    看见谁都哭,也不大声说话,有一句没一句的念叨她儿子。”

    齐飞飞心里很不好受。

    要是她不杀鹿,是不是老虎就不会过来?

    要是她再坚持坚持,是不是能把老虎打了?

    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悲剧?

    又摇头叹息!

    自己哪有那样的本事?面对面,谁也不是老虎的对手。

    自己活了两辈子,看过多少悲欢离合,依然看不得这样事儿!

    大六,“好在她家还有一个没出嫁的女儿,回头招赘个养老女婿,还是有人养老送终的。”

    林鸽,“这倒也是个法子,就是俩老人都这样,能有人愿意吗?”

    大六,“乡下娶不起媳妇儿的人多了去了,找不到好的,差点儿的总有,就是可惜那姑娘了。”

    林鸽,“她家条件咋样?人咋样?要不咱们帮她学摸着,看有合适的给介绍介绍?”

    大六,“姑娘长的一般人,不算白,中等个头,身子骨倒是结实,扁身板。”

    他没好意思说,是大胸大屁股。

    “看样子挺能干的,家里收拾的挺干净。

    这几天家里家外主要都是她张罗。

    家境不咋好,两间草房,秋天应该是新抹的墙,房盖也新查过,倒是个正经过日子人家。

    一家六个孩子,养大都不易,没饥荒都是好的。”

    林鸽,“没饥荒,有房子住,媳妇儿能生养,这就行呗!不花钱还想咋的?

    老两口,精神不大好,也不是炕拉炕尿要人伺候。

    我看谁娶这媳妇儿都不亏。”

    齐飞飞突然想起大五还没媳妇儿,就说,“大六,要不你回去问问大五,看他有没有心思。”

    这年头,娶媳妇儿关键是会过日子,能生孩子。

    养两个老人对大五来说不算事儿。

    再过十几二十年,孩子跟谁姓根本不叫事儿。

    也有倒插门生的孩子,等老人不在了,孩子又跟回爸爸姓的,也不少。

    经齐飞飞这么一提,大六觉得也行。

    大五孤身一人,看着是一无所有,其实挺有钱的,多养两个老人真不是啥事儿。

    大五人厚道,也能对老人好。

    跟于家姑娘于老丫倒是挺般配的。

    “还真行,我回去问问。”

    几个人的闲聊,不经意间就撮合成了一对夫妻。喜欢小知青的四合院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