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符妖:我收录了志怪小说 > 第二章 多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句话来自庄子外篇,李修文谈不上很懂,但多少有些了解。

    这里面的“小说”和后世的小说可不是一个意思。

    就像“上帝”最开始是昊天,而不是耶和华。

    小说最开始代表的是一些道听途说的琐屑之语。

    智不足以谈政论事,识不足以通晓古今。

    无法创立一些影响很大的学说,也无法书写一段时期的历史。

    这些人,为了满足自己的书写欲,将这些或真或假、家长里短的小事记下。

    因为着眼点不大,便被人称为小说。

    他虽然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但实在不明白,为什么要把这句话用开头。

    “小说……一家之言……”

    李修文慢慢咂摸出味来。

    这句话也许就是个免责声明。

    与道德经、参同契、阴符经这种动辄毁天灭地、大道磨灭的“大达”相比,自然是比不过。

    但也是一家之言,亦有可观之处。

    用人话来讲就是,“有东西,但是没那么夸张”。

    李修文的想法似乎得到“小说”的认同。

    那本书缓缓浮了起来,竖在李修文面前,似乎在等待他的检阅。

    空白书页上面,一点点灵光浮现,继而继续翻动。

    此时又一阵大风呼啸而来,连?房的门都被刮的“咚”的一声撞上门框。

    李修文下意识就要寻找可以依靠的事物。

    却发现自身巍然不动,与“小说”相对而立。

    书籍继续翻页,“神魔”、“志怪”“传奇”、等字眼一闪而过。

    最后停在“俗事”那页。

    空白书页,仿若有人持笔书写,有朱红笔墨在其中游走。

    先写“马”来,又写“区”。

    先作“牙”来,又画“耳”。

    等书写过后,李修文默默念叨着,

    “这是驱邪?”

    那朱红笔墨先写名称,又缓缓刻画图案。

    心知这是机遇,李修文用心去记,但也只记下七八成,实在没有信心还原。

    灵光暗淡,书籍渐渐合上。

    李修文略微有些沮丧。

    “金手指就这?”

    驱邪符,可以说是入门的符,不是什么高档的货色。

    道士的记忆中也有类似的东西,只是没有这张这么复杂。

    可以他现在的身体,连笔都拿不动,难道以自身为符咒吗?

    “等等。”

    自重生以来,符咒的身上,没有明确的感官。

    他到底是用什么“看”周围的事物的,一直都没有细究过。

    他还是以人类时期的习惯,去尝试去看。

    当想要去观察自身情况的时候,符纸的上部逐渐下折,他俯下身去看。

    自己身上的图案竟然发生了变化!

    “这是……刚刚那张驱邪符!”

    李修文一时间有些震惊。

    难道要把自己当作符咒用?

    别的东西再怎么珍贵也是外物。

    有人会以钞票点烟,却很难见拆了自己骨头烧火的。

    刹那慌乱过后,李修文渐渐接受现实。

    难派上用场,不代表无法派上用场。

    对他来说,鸡肋亦可果腹。

    浮在半空中的“小说”,又有一阵灵光闪过。

    似乎对李修文产生了认可。

    在一阵轻声密语之后,纸浆一样的东西从“小说”中抽离,倾灌在李修文身上。

    纤细单薄的形体逐渐丰满起来,渐渐有了人的轮廓。

    只是这人的大小,也只是和书差不多大。

    李修文渐渐有了明悟。

    够资格成妖的,至少是第一境。

    不说那些生而知之的“天生”之妖。

    有能力积攒力量,生出灵智的,再差也是木灵。

    像他这种以纸张,也就是以人造之物,生出灵智,尤其是与人类差不多灵智的。在“他”的记忆中,实属罕见。

    为了弥补根基,这本被“愚形”啃过的书,与他合为一体。

    自此之后,他的妖身既是符咒,也是“小说”。

    除了我既符咒之外,李修文又达成了一个成就。

    我既金手指。

    他也终于入品,达到了九品。

    “小妖”

    他也得到了一个神通。

    “附体”

    只要将本体张贴在目标之上,只要对方的精神意志不如自己,就能控制目标的身体。

    这神通看起来也没什么强度,想要提升力量,还是要从“小说”中寻。

    于是他又试图去翻“小说”,却发觉头痛欲裂。

    来自书籍的懵懂记忆告诉他。

    以他现在的力量,得到驱邪符已经是极限。

    如果想要得到更多东西的话,非得再强一分。

    “也不知道这驱邪符到底有没有作用?”

    想要试验,总需要一个人身。

    现在的他虽然比过去强了很多,不至于被风吹走。

    拿笔之类的事情,还是太勉强。

    而且总不能拿着纸浆堆成的身体,去见人吧。

    正巧刚觉醒了一个天赋,可以支配一个身体,暂时先用着。

    目标也已经选好……

    ……

    ……

    道观上山的路上,一个胖子在气喘吁吁的往上挪动脚步。

    他头戴斗笠,上着黑色交领短衣,下穿及膝短裤。

    腿粗如柱,肚若抱瓜,衣服紧紧贴在他的身上,

    仿佛再胖一点,就要撑开。

    当然如果说他胖,他是绝不认的。

    他只是脸特别圆,比较“显胖”而已。

    他一边上山,一边骂道:“死鬼、牛鼻子、野孤禅。”

    天知道他是从哪学来的这些词语。

    “死了也不放过我!你可真是一个好师傅。”

    徐况哀叹道:“早知道就不拜师了,亏得我花了十两银子,买了束修。”

    “本以为拜到这人门下,就可在小镇横行无际,没想到竟连一只狼妖都应付不了。”

    他此行是来收拾李修文的尸体的。

    听说李修文死去之后,德高望重的长老“卢家子良”,卢文良特意找上他。

    非得把李修文的尸体丢到荒野之中,要不然狼妖伤愈之后,

    再寻来,迁怒于人,可就麻烦了。

    徐况不由有些齿冷。

    李修文虽然是个“死鬼、野孤禅、混蛋、王八蛋”,但他没死之前,

    可是为小镇解决了不少麻烦。

    就连他的死,也不是死在狼妖手下。

    狼妖虽比想象中强,但也只是与李修文两败俱伤。

    李修文的真正死因,是重伤不治。

    小镇惧怕狼妖回来寻仇,如果让李修文进村,就会沾染上他的气息,便将他拒之门外。

    就连为李修文收敛尸体的徐况,

    也要在外面彻底洗去气味,才能回村。

    此番回来,竟连他的尸体也要抛尸野外。

    想到这里,胖墩又埋怨起来自己的“师傅”,李修文。

    托李修文的福,他也无法回小镇了。

    在处理过他的尸体之后,他也要隐姓埋名躲出去。

    不过,卢文良向他许诺过,卢家已经派人去请真正的得道高人。

    只要徐况在外躲上一段时间。

    等高人降伏了那狼妖,他自可回来。

    但那卢家也太小气,令他办事,竟连一点好处也不愿给他。

    当时李修文还在时,卢家求到他,请他引荐的时候。

    还没办事,就已经把好处给他了。

    当时的威风,与今日的待遇,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要是那牛鼻子不死,我也不会这么狼狈。”

    徐况哀叹一声,脚步越发沉重了。

    刚想要再说几句抱怨的话。

    低着的头隐隐看到了门槛的一角,心知已经到了山门,抬头看去,

    便见两扇木门上,左侧青龙,右侧白虎,身穿金甲云衣,

    一手拿鞭,一手持长刀,怒目向前。

    徐况心中一惊,吓得往后退了几步。

    这山门,他不知道走过几次,这门神模样,他也早就熟识。

    可往日他是李修文门下弟子,就算还未得授道法,

    凡是只要得李修文的许可,就有了靠山。

    而今,他却要将自己的师傅抛尸野外,此等行境,

    无异于欺师灭祖!

    徐况心神恍惚,只觉得那两尊门神离他越来越近。

    那两人仿佛在怒骂他,不知好歹。

    李修文生前待他不薄,就算羽化,也该好好安葬。

    而且任凭旁人再怎么诋毁,他也是隐仙派,领了谱牒,受了?的正经道士。

    若是出了事,也该向山门禀报。

    决不容凡夫俗子随意处置。

    徐况的手不住颤抖,腿脚一软,就要跪下。

    忽听旱地生雷,轰隆隆,吓得他又退几步,

    脚掌半踩在石阶之上,眼看就要栽倒之时,

    一道轻微的呵斥声在他的脑海之中炸起,

    “还不醒来!”

    徐况吓得一惊,彻底从幻境中脱离。

    缓缓回首,只见蜿蜒石阶曲折向下,越往下越小,收作一条青黑细线。

    在其间,轻薄的烟雾在山间弥散。

    他看到自己的脚就在石阶边缘,只差一步就要失足落下。

    若是从这个地方掉落下去,他还焉有命在?

    连忙将自己的脚轻轻挪了进来,又往前走了几步,方才大口呼吸。

    后背冷汗直流,全身各处,激起一层层鸡皮疙瘩。

    后怕之余,也生出疑惑。

    刚刚那叫醒他的到底是何方高人?

    既然有高人在此,为何不收拾了狼妖,反而要让他把李修文的尸体……

    抛尸野外?

    徐况心生疑窦,也无计可施,只有听从安排一条路可走。

    他转身又看山门,不知是不是幻觉。

    那两尊门神颜色暗淡,稍显疲态。

    不敢再想,

    徐况将门推开,大步向前。喜欢符妖:我收录了志怪小说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