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的倒斗生涯 > 第111章 运出境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赵山河说那铭文有猫腻。

    不然摸门会的刘天明,也不会宁可不要自己的手下,也得要那大盂鼎上的铭文。

    看赵山河的样子,他非常的期待看到那铭文的内容。

    记得当时在洞子里的时候,师父和周老大说这铭文是介绍墓主人生平的。

    不过他们也认不全这些字,只能说个大概。

    只不过,这个大概,可能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那铭文到底记载了什么,这就很关键了。

    现在只能等了。等周家兄弟把剩下的冥器铭文带回来。

    不过,那些铭文不知道赵山河能不能破译出来。

    如果他能破译出来还好。

    如果连他都破译不出来,那还得另找高人。

    不管怎么样,这铭文绝对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这铭文或许是解开一切的关键,没准还记载着某些宝藏的埋葬地。

    想到这些,我心里越来越想知道那铭文到底写了些什么。

    但是现在急是没有用的。

    赵山河说的这些,不管是不是有诅咒,或者当地气场影响我们健康这样的说法。

    只能等周家兄弟回了北京。解开那铭文秘密才能知道了。

    而现在我们就只能等了。

    和赵山河谈妥。我和师父便离开了这万古堂。

    出了万古堂。远处的天际已经泛起鱼肚白。

    那些摆摊的商贩们,有的已经开始收拾摊位,准备回家了。

    那时的潘家园可不像现在,几乎整天都有人,也没有一个个店面和标准摊位。

    虽然现在的潘家园有了正规的摊位和门脸。

    可是赝品假货却越来越多。

    商贩们虽然越来越多,可是真正懂行的行家里手却越来越少。

    甚至在我们那个年代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

    来潘家园捡漏比买彩票还划算。

    当时的财富传奇可太多了。

    甚至仿造都是一顶一的高手。

    当时潘家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大概是九十年代初。

    潘家园初具规模,还不算正规。

    当时一个考古教授来逛潘家园,发现一个汉代的陶俑。

    而且近期他也听说过有一汉代大墓被盗这样一个消息。

    就赶紧向单位申请了十几万进行抢救。从摊贩那买了三件陶俑回去。

    过了一阵子。

    考古教授怕还有遗漏,就和同事再次来到潘家园。

    可是这次,他发现那摊位上又出现了陶俑。

    他再次买了下来。

    可是再去潘家园时,发现那摊位又摆放着一样的陶俑。

    当时这位教授就以为这摊贩就是盗墓贼,或者和盗墓贼是一伙的。

    便报了警。

    警察立马抓获了摊贩。

    让摊贩交代清楚,可摊贩一脸无辜。

    最后摊贩带着他们来到自己的家里。

    推开门,所有人都傻眼了。

    只见整个院子里摆满了陶俑。

    有已经烧制好的。还有半成品,院子里坐着个老人家,真正捏陶俑。

    原来这些陶俑都是他们仿造的。

    那仿造手法竟然连考古教授都难以辨认。

    可算是以假乱真,登峰造极了。

    当然这也不过是潘家园众多传说的一个。

    就像我开头说的那样,这些故事真真假假,都由您各位看官老爷自己个去评判。

    就当您听了个睡觉前的小故事。

    这么多年过去,我也只记得这些。

    我和师父从万古堂出来,找地方吃了个早餐。

    那是我第一次吃焦圈,很好吃。

    也是我第一次喝豆汁。我差点没喷了。

    我咧着嘴对师父说:“师父,介尼玛玩意儿怎么介么难喝。一股子抹布味。”

    师父却笑笑,一脸享受的转着碗边喝了起来。

    他喝完一口说:“慢慢你就觉得好喝了。喝吧。”

    当时我一脸嫌弃的看着眼前的豆汁,心想这东西,打死我也不可能喜欢上。

    可是现在我却有点想念,那碗热气腾腾的豆汁了。

    为了不浪费,我只好硬着头皮喝了下去。

    喝完豆汁,我不禁好奇的问师父:“师父,您和赵爷谈的多少啊?”

    师父也一饮而尽碗里的豆汁。

    他没说话,而且向我比了个了八的手势。

    “八万!”

    虽然不多,可是已经够可以了。

    后期赵山河再把那玉环玉琮销出去,又是一笔大钱。

    可此时师父摇摇头,轻声的说道:“八十!”

    “八十万?!”

    我几乎都是喊出来的。

    我赶紧捂嘴,看看周围有没有人看我们。

    我又赶紧小声说:“八十万?师父这价格可以啊!我们真的发了。八十万!八十万!”

    我不断重复着,高兴极了。

    八十万,我们六个人,再不行,我也能分到七八万九万十万的吧。

    这下我真的变有钱了。

    我高兴的不知道怎么是好。

    师父耶看看我。

    他说:“瞧把你高兴的。再吃两根油条?”

    我重重的点头。突然食欲都打开了很多。

    又吃了两根油条师父又说:“小天。先别高兴的太早,这八十有一部分是担保费,一部分是上下打点和运输费用。”

    我嘴里正嚼着油条差点没噎住。

    我没明白师父的意思。

    师父说,“那玉环和玉琮,赵爷打算运出去。”

    “运出去?运哪?”

    “香港。”

    师父说出俩字。

    “啊?香港?”我不禁问师父,“师父,香港那么远,而且都已经出境了。不是说那玩意儿可能是国宝吗?怎么又让他们送出境?”

    我不解的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

    师父说:“看把你急的。是不是还有点不舍的,这种心理是正常的,以前你师父我也是,别说以前,现在我还是,自己辛辛苦苦玩命弄出来的东西就这样卖了,还要去香港那么远的地方。可能这辈子再也不会见到了。”

    师父完全说出了我的心里潜台词。

    不知道怎么了,我确实有点不舍。

    师父接着说:“没办法呀小天,你我都需要钱。你还小可能还不懂,以后再大点会慢慢懂的,有舍才有得,有些事和人总要离开的。”

    虽然还没经历大风大浪,但是师父的话我也懂。

    师父又解释说:“那玉环和玉琮确实是好东西,在国内也有人收,可是太少。而且极其不安全,一不小心。这一条线上的人都会被扯进去,包括我们。”

    “所以我也是为了我们的安全考虑,还有就是香港那边爱国人士也很多,他们那些资本家手里也有钱,我们也算是提前让他们援助同胞了。还有就是香港那边的专家也不少。鉴定起来也方便。”

    这些都是师父考虑到而我都没想到的问题。

    他作为团队的头,自然要步步小心。

    听了师父的话,我也很理解。起码那玉琮和玉环能卖好价钱,我们就能分的更多。

    我重重的点头,表示一切都听师父的。

    现在我能吃顿饱饭就已经知足了。

    随后我们回了师父的家。

    等了一天。

    等来的却不是周家兄弟,都是刘天明一伙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