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卢林看了个大概,觉得有些了解了,王文英应该会多看些时日的,这些事情王文英来做,肯定比他做得好多了,而且王文英是个有远见的,能够看到更多东西,到时候请教她就是。
若是要走海运,卢林觉得自己跟着大船走一趟,经历一番就可以了,这是他可以做的事情,自从得了十姑姑的提点,这段时间和武南、邢家父子交好,他们都是有经验的,到时候可以去找他们。
晚上在酒楼吃晚饭的时候,卢林问道:“文英,你还准备在温陵呆几日?”
王文英问道:“卢林,你觉得这两天就看的差不多了?还是你有事?”
卢林说道:“我是还有些私事,没时间看了,我看远不如你看,我回头请教你就是。”
雅师姐问道:“师弟有什么私事,我们同你一起去就是。”
卢林说道:“这个不能说,和你们无关的,我独自去处理就是。”
苏师姐说道:“卢师弟,你这有些不好吧。要不要我回去和星冉说说。”
卢林赶紧说道:“师姐,这事我还真不能说,三叔是知道的,二位师姐,你们就和文英多在温陵看看,然后一起回临江坊。”
苏师姐“哦”了一声说道:“三师伯知道。那好吧,我们就和女状元一同回临江坊。”
雅师姐也点了点头。
王文英问道:“卢林,你明天就走么?”
卢林点了点头。
王文英也不说什么了。四人吃过饭就回客栈去了。
卢林让伙计去帮忙买个份附近沿海的地图,在房间仔细看了起来,盘算后面几日怎么走怎么去寻找。
.
五月二十六日一早,吃过早饭,卢林将千里镜交给王文英,让她们用着,回临江坊让黄云峰看看,拆了也行,这千里镜日后是有大用的,若是黄云峰能够琢磨仿造出来就好了。
王文英讶异道:“这千里镜这么珍贵,你让云峰拆了来研究?”
卢林说道:“郑田川他们不是去了真腊、苏禄国、满剌加国那边去找寻这千里镜么,这枝千里镜也是武南当初在真腊、苏禄国、满剌加国那边花了五百两银子买来的,他们买到了,不就又有了,这是好东西,需要的人多了去了,一枝两枝的不够。”
王文英说道:“如今你这不就一枝么,两枝拆了一枝就拆了,若是郑田川他们没有买到呢?不就一枝都没了?”
卢林掏出那枝从海盗船上获得的千里镜出来,笑嘻嘻的道:“放心,我这还有一枝。”
苏师姐和雅师姐顿时惊讶问道:“卢师弟,你这枝是从哪里来的?一路上也没有见你拿出来用过。”
卢林说道:“这是那海盗头子的,雅师姐从船上离开后,我就问他是不是有千里镜,不然他是不可能这么远就看见我们的船的,当时我和武南是在舱顶用千里镜看见他们的船的。最后他要个痛快,都说了,我在舱房找到的。
这也是西洋那边红毛人贩卖过来的,这枝更好一些,那海盗头子说是花了六百两银子,而且真腊、苏禄国、满剌加国那边的海盗都有,如今那边红毛人打得厉害,没什么商船往来,这千里镜就少见了,要是实在买不到的话,明年我们来南海打劫海盗弄几枝来用。”
苏师姐说道:“师弟啊,你这小心思可真多啊,连我们也瞒着。”
卢林脸色微红,说道:“你们拿着武南的千里镜一样不是见识了,渡海的时候我和武南说好了的,答应一千五百两卖给我,我怕他得知我得了一枝,就不卖给我了,这是好东西,多多益善,就谁也没说。”
王文英说道:“是好东西,就这么一枝,五千两也值,只是真要用,五百两银子确实也不便宜的,既然是贩卖过来的,那肯定西洋那边一二百两银子就能够买到,让云峰去研究是可以。”
收下千里镜,王文英就和苏师姐、雅师姐继续去城中看去了,卢林找掌柜退了房,换了二十多两碎银子和五吊铜钱,骑着【小红】出了温陵往东北方向海边去了,大木匣装着枪和弓箭,昨天就给了苏师姐帮忙带回去,他只带着【长天】背了个小包袱装着换洗衣物和自己的一些物品。
三叔告知的信息就那么一点,要找到是很渺茫的,不知道自己的身世无所谓,如今是知晓了,又来了这边,肯定是要去找一找的。从这边一直找到冶城去,到八宝阁故地看看,然后就回临江坊,至于这一路过去怎么找,卢林昨夜就盘算好了,沿着海边走,有三百五十余里;在瀛洲陪着王文英那样挨村挨户的去打听,是个笨法子,但是卢林就打算用这个法子,一天走个四五十里,走个六七天也就差不多了。
要是这样也找不到,那也没办法了,他也尽力了,不可能无休止的找下去,那些是亲人,但是卢林从未见过,三叔说的也是二十年前的消息,就是说姓林,越州西边的渔村,二十年前的情况也不清楚,更不用说如今了。
出了温陵沿着海岸向北,不到二十里,就看见一个渔村,看着村里的房子,村民的生活似乎还不错,卢林找到最近的一户渔家,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汉子,应是常年出海打渔,肤色黝黑,略比卢林好一些;卢林开口问道:“这位阿叔,你们这里可有姓林的?”
那汉子说道:“我就姓林,你这小弟找姓林的做什么?”
卢林连忙掏出几十文钱递了过去,说道:“阿叔姓林啊,那就好,我是来找人的,就想问问,二十年前你们这里有没有姓林的嫁了女儿到汀州去了?”
那汉子说道:“二十年前?那会大旱,不知死了多少人,我那会还好没成亲生娃,不然也不知道活不活得下来,好多人家里都死了人,活不下去的都出去找食去了,去哪里的都有,当时村里也不过十几户活了下来,家家户户都死了人的。嫁人的没有,卖儿卖女的倒是不少,哪里来的都有,我们村没有听过汀州那边有人来过。”
卢林闻言猛然想起在刚到瀛洲时,听得郑溪厝介绍严振泉的时候是什么事情没有想到;二十年前越州大旱,赤地千里,严振泉找到郑溪厝后,招纳灾民去瀛洲开荒的,郑溪厝得益于此举措而在瀛洲立足。再想想,是啊,自己今年十九岁了,二十年前母亲和父亲成亲,次年自己出生。
二十年前越州大旱,遍地灾民,自己的爷爷卢老夫子应该是知晓情况的,而且自己的父亲得了癔症,在汀州一带怕是娶不到亲的,为了自家香火延续,因此想到来这海边了;不然的话,不是大旱灾年,平常人怎么可能让子女远嫁呢?从汀州到这一带海边有六七百里,寻常百姓来回都是极为不便的。
爷爷卢老夫子对此事讳莫如深,也没和三叔说过什么,这本就是不太光彩的事情,一个颇有名声的老夫子,做了这种事情,也是难以启齿的,虽然是你情我愿,自己爷爷也有趁火打劫之嫌,传出去就不太好听了,一世声名也会毁于一旦了。
卢林想到了这些,就仔细问了问这林姓汉子附近的一些情况,对于郑溪厝告诉他的那些情况,应该没多少用了,那些地方郑溪厝和严振泉都是去招纳过灾民的,能够招纳的都招纳到瀛洲去了,自己母亲家这渔村怕是没有遇见郑溪厝他们的,是和自己爷爷搭上了的。
约莫过了一刻钟,卢林谢过这林姓汉子,继续前行,这附近二十里左右的情况这汉子都算了解,二十年前这汉子也是十里八乡的好后生一个,不然也不会活到如今,这一带是没有林姓人家嫁了女儿去汀州,或者说是没有汀州人来这边买卖女子的。
多了解了一些情况,卢林找寻起来也多了一些方向,只是一连三天都没有获得任何有用的消息,不过对于这些渔民和越州的情况多了一些了解,林姓应当是越州一带第二大姓了,比林姓更多的是陈姓,号称是:陈林半越州、黄郑排满街。
越州陈林黄郑等大姓宗族祖上都是北方大族迁徙过来的,千年前的王朝末年,天下大乱,胡人侵乱中原大地,士族公卿相继南逃,世家大族也都纷纷举族南迁,史书记载是有数百万人之众;传说是陈姓、林姓、黄姓、郑姓这四大姓宗族为主,先入越州建安、冶城定居,而后渐向温陵、鹭岛沿海扩散。自此后千百年来数次动荡,都有世家大族不断南迁,史书记载称之为衣冠南渡。当时北方中原繁华富庶,南方地广人稀,北方世族大家的南迁,也造就了南方繁荣昌盛。
这些都是卢林这三天得知的一些情况,很多都是渔村村民家中族谱记载;卢林也看过一些,都是差不多文字:时序越千年,胡人乱华,朝纲倾裂,战祸频仍。生灵涂炭,颠沛游离,人慌慌而游走,风飒飒以南迁,举家携儿带女,跨黄河、过长江,万里迁徙,天远路长......
卢林看过是觉得有些不太可信,他在书院曾经听夫子说起过千年前衣冠南渡之事,当时应该是留在江左两淮一带,江右这边也仅仅是到了庐陵城一带,再往南就晚了,都是走江右水路,水路在庐陵南边惶恐滩一带可谓是极为艰险的,至于越州则应该是更晚了;千年前这边山高林密的,可没有如今这般景象,很多地方路都没有,不会一下子就跑到这边来的,数百万人如何迁徙得过来,吃的都不够,还不要饿死大半在路上了?这是逃生还是寻死?
不过这些族谱记载大多提到了蓼城,言及祖上都是衣冠南渡、根在河洛,南迁世家大族大多是先在蓼城落脚,蓼城可谓是衣冠南渡的肇始和集散之地,位置是在中州东南,楚州西北,北有淮水南有大别山脉,是个停留暂歇的好地方;这个说法卢林是相信的,姜家所在西九华山一带就隶属蓼城管辖的,他曾经听姜星冉说过一些;等这次回临江坊再去神都就要先去姜家一趟的,到蓼城再了解一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