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脑变 > 第1386章 乔戈里峰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多数人只知道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很少有人知道排名第二的乔戈里峰,高度八千六百一十一米,比第一名的珠穆朗玛峰只低了二百多米,攀登难度却高了一个等级,公认的八千米以上最难攀登的山峰。

    乔戈里峰位于华国西部边陲与巴基斯坦交界处,是喀喇昆仑山脉的主峰,顶部呈金字塔形,冰崖壁立,山势奇险无比。

    山峰顶部是一个由北向南微微升起的冰坡,面积较大,平均坡度超过四十五度,登顶路线陡峭险峻,地形复杂,必经的冰川中布满明暗裂缝,还有随时可能掉落的悬垂冰塔,攀登难度极大,一不小心就会坠落冰涧或者悬崖,救都没法救,很多人都没法收尸。

    二零零七年以前,登顶乔戈里峰的不到二百八十多人,死了六十多个,成功登顶的大多都是从巴基斯坦一侧南坡或者西坡上去,华国这边的几条路线地势险峻,气候更加复杂多变,攀登难度更大。

    七八月份是北半球最暖和的时候,这个时候乔戈里峰雪线升高,山上风速相对较低,也是攀登的最佳时间段,几乎每年都会有多支不同的登山队过来挑战,不过能最终成功登顶的寥寥无几。

    西安和乔戈里峰几乎位于同一个纬度线上,直线距离两千八百多公里,有了飞鹰网络测绘的高精地图数据,曾凡毫不费力的直接传送到了峰顶之上。

    他可以为了旅游或者锻炼身体爬山,却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参加攀登挑战,也难以认同那些登山者的行为,不过既然要来,当然要在峰顶上看看风景。

    可惜山顶的风速超过每小时一百公里,周围都是大风卷起的雪雾,远处四周都是连绵的雪山,实在没什么看头。

    登山的人要根据气象预报选择适合的天气才会进行攀登,通常都会从出发点沿着登顶路线建立几个营地,分段攀登,整个过程通常要持续好多天。

    曾凡在山顶展开感应能力,附近不仅人迹罕至,连动物植物都难以生存,他的感应范围也因此格外的广阔。

    不仅乔戈里峰周围几条山脊在他的感应范围之内,最远他可以感应到十几公里之外的山脚下,那里通常是各个登山队大本营所在。

    今年的登山活动结束的比较早,各条路线都没有人,感应到的情况与飞鹰侦察到的情况一致,也让曾凡可以放心进行自己的实验。

    他不确定会不会有未知危险,没有人才更能放开手脚,万一出事故,他一个人跑起来没有心理负担。

    领悟了时空位移的技巧后,曾凡的感应范围也扩大了很多,在终南山周围毕竟还有人,感觉还不太明显,到了这个方圆几十公里甚至一两百公里无人的所在后,他的感应范围可以扩展到最大,完全不受零下四五十度的低温影响。

    改变最大的还不是感应范围,而是感应穿透能力。

    原先他的感应范围更类似于人的视线,在空旷地方可以很大,范围内的山体或者树木,建筑物都会有遮挡作用,会压缩他的感应范围。

    现在曾凡的感应似乎可以不受这些东西的影响,无论周围的空气,还是下方的冰雪坚硬的山体,都无法阻拦他的感应,仿佛以他的身体为中心,形成了一个球形感应场,感应场内的一切都可以当做不存在。

    在这个感应场内,他可以通过感应能力对任意位置的物体施加影响,以前只能在微观世界影响细胞或者分子原子的能力,现在突然扩展到了宏观世界。

    在人多的地方顾忌太多,不好随意施展,这个广阔的无人区域就不怕了,他可以放开手脚进行实验。

    乔戈里峰位于喀喇昆仑山脉中部,青藏高原的西端,山脚的海拔就在四千多米,远高过东部地区的大多数山顶。

    根据现在的地质研究发现,四五亿年前,整个青藏地区都是一片汪洋,地球版块的运动中,互相挤压隆起一道道山脊,尤其是五千万年前的二叠纪末期,南方的印度板块向北漂移,与欧亚大陆版块碰撞挤压中,青藏高原逐渐向上隆起,形成了如今的世界屋脊地形。

    绵延八百多公里的喀喇昆仑山脉也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也因此具备了复杂的山体构造,岩体以花岗岩、片麻岩、结晶板岩、千枚岩为主,南北两侧主要为石灰岩和云母板岩,既有海相碳酸岩,还有碎屑岩或侵入岩,还有大量的腕足类古生物化石。

    曾凡不是过来研究地质的,感应脚下的山体构造,只是为了找一个足够结实的地方,掏出一个密封的实验场所出来。

    在峰顶吹了半个多小时的冷风后,终于在位于脚下一万五千多米的地方找到一整片花岗岩山体,这片巨岩范围包括方圆几十公里,整体向下深出他的感应之外,应该是地底岩浆不知道多久之前挤进地壳层冷却形成,可能比整个青藏高原的历史都长。

    选定了位置后,曾凡的感应能力展开,尝试用新领悟的技能开拓空间。

    在蛮荒世界他对各种岩石的成分都有过深入钻研,花岗岩和玄武岩更是主要的研究目标,当初为了建那座房子没少操作,尽管不同地方的花岗岩成分也会有所不同,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本质上都是硅酸盐为主的矿物集合体。

    分析清楚一小块结晶成分和构造后,传送一大块对他来说似乎也不成问题,一个恶作剧的念头闪过,曾凡的身体在乔戈里峰顶飘了起来。

    他脚下的峰顶最高处突然高了一截,凭空出现一块边长三米多的正方形巨石,山体下方深处的石头被他直接传送到了山顶,山体深处多了一个近三十立方米的空间。

    这一块巨石近百吨重,压在山顶的冰雪层之上,曾凡忽然感觉这么做似乎不太稳妥,万一哪天下面五六米厚的冰雪层融化,这块大石头向下出溜那就麻烦了,虽说附近人迹罕至,万一被哪个倒霉的登山队遇上也不太好。

    既然动手了,曾凡索性就一不做二不休,继续从下面往上传送石头,都是同样边长三米多的正方体,直接将山顶的积雪层替换掉,连下面山尖上那些不平整的地方都削平,方便摆放巨石。

    下面创造空间的同时,也在锻炼传送技术,近百吨的正方形巨石一块块摆放在削平的山顶。

    最下面一层用八十一块巨石摆了个正方形底座,向上依次减少为六十四块,四十九块,三十六块,直到第九层的一块,一共用了二百八十五块巨石。

    最上面一块没有用同样的正方体,他直接弄了一块底边六米多,高度六米多的四面三角形的四棱锥巨石放上去,这一块比下面的两块都要重很多。

    九层巨石总高度三十多米,去掉原先六米多的冰雪厚度,直接将乔戈里峰高度提升了二十多米。

    更主要的是他制造的这个山尖很难登上去,这里常年时速百公里的寒风,上去也站不住,曾凡很期待后续的登顶者看到这些巨石的表情。

    以后他们只能在巨石脚下合个影返回了,不知道还算不算真正的登顶。

    山顶上的事情做完了,曾凡的身影消失不见,下一刻出现在一万五千多米深的山体内部,传走那些巨石后,这里多出一个两三千平米的正方形大厅。

    不过大厅高度没有山顶巨石塔那么高,最高处的尖顶距离地面也不过十米多,边上的墙壁高度只有六米,为了空间的安全,曾凡设计了尖顶结构,以后有时间他打算再做一层内部加固防止坍塌。

    忙活了两个多小时,总算可以开始正式的实验了。喜欢脑变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