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某企业集团高层为彰显政绩、拉拢人心,下令全员月提薪千元。但一些贫寒地区的员工早在两三年前就只能拿到七成工资,生活补贴停发,差旅费也无法及时报销。此事警示:好政策不能拍脑袋决定
——
第7章:叹薪令
《叹薪令》
丙叔佩史
企业高贤意自雄,
提薪千元欲邀功。
初怀本拟人心聚,
实境翻成困局逢
。
寒地早经薪七折,
补津久断影无踪。
差资不报愁难释,
决策还须恤下衷
。
……
赏析
这首七律诗的赏析,并结合唐诗宋词的相关特点进行分析
整体意境与主题
这首诗以企业中不合理的提薪政令为题材,通过描述政令的初衷与实际造成的困境之间的反差,揭示了决策不考虑实际情况所带来的问题,表达了对科学决策、体恤民情的呼吁。整体意境带有一种对现实困境的感慨和忧虑,与许多唐诗宋词中关注社会现实、民生疾苦的作品有着相似的精神内涵。
结构与章法
起承转合:从结构上看,这首诗遵循了传统律诗的“起承转合”。首联“企业高贤意自雄,提薪千元欲邀功”点明事件,直接揭示了高层下达提薪政令的目的,起势不凡,引起读者的兴趣,此为“起”。颔联“初怀本拟人心聚,实境翻成困局逢”承接首联,阐述了政令的初衷是凝聚人心,但实际却陷入困局,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展开主题,是为“承”。颈联“寒地早经薪七折,补津久断影无踪”具体描述贫寒地区员工面临的困境,深化了“困局”的内涵,实现了诗意的转折,此乃“转”。尾联“差资不报愁难释,决策还须恤下衷”总结全诗,强调员工的忧愁难以排解,呼吁决策要体恤下属,收束有力,为“合”。这种结构使诗歌层次分明,逻辑严谨,符合古典诗词的创作规范。
对仗与韵律
对仗工整:律诗要求颔联和颈联对仗工整,此诗在这方面表现出色。颔联中,“初怀”对“实境”,“本拟”对“翻成”,“人心聚”对“困局逢”,词性相对,意义关联紧密,通过对比突出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颈联中,“寒地”对“补津”,“早经”对“久断”,“薪七折”对“影无踪”,同样对仗严谨,生动地描绘出贫寒地区员工的艰难处境。这种对仗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形式美,也使表达更加凝练集中,体现了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
平仄押韵:诗歌严格遵循平仄格律,音韵和谐。押韵方面,整首诗押“ong”韵,一韵到底,读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平仄的交替运用使得诗句抑扬顿挫,具有音乐美感,符合古典诗歌对韵律的高要求。
意象与表达
意象选取:诗中运用了一系列具体的意象来展现现实困境,如“寒地”代表贫寒地区,暗示了当地员工生活的艰苦;“薪七折”“补津久断”“差资不报”等直接描述了员工面临的经济压力,这些意象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让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员工的无奈与忧愁。
含蓄委婉:在表达上,这首诗采用了较为含蓄委婉的方式。诗人没有直接对不合理的政令进行激烈批判,而是通过描述客观事实和呈现矛盾冲突,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其中的不合理性。这种表达方式类似于许多唐诗宋词中常见的“春秋笔法”,即通过委婉的叙述来传达深刻的思想,避免过于直白和生硬,给诗歌增添了一份韵味和深度。
与唐诗宋词的联系
关注现实:这首诗与许多唐诗宋词一样,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精神。例如杜甫的诗歌,素有“诗史”之称,他的作品广泛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种种矛盾和人民的疾苦,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对民生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公平的追求。《叹薪令》同样关注到企业中普通员工的困境,呼吁决策者要体恤下属,体现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弱势群体的同情,与杜甫诗歌的精神一脉相承。
以小见大:诗中通过描述企业提薪政令这一具体事件,揭示了决策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具有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这与宋词中许多作品通过个人的生活经历或情感抒发来反映社会现实的手法相似。例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通过描写自己在战乱中的孤独生活和内心痛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的苦难。《叹薪令》也是从企业内部的微观层面入手,引发对决策科学性和人文关怀的宏观思考,体现了古典诗词善于从细微处洞察社会本质的特点。
综上所述,《叹薪令》这首诗在结构、对仗、韵律、意象运用和思想表达等方面都具备较高的艺术水准,同时与唐诗宋词在精神内涵和艺术手法上有着紧密的联系,是一首值得品味和欣赏的佳作。喜欢唐诗宋词漫话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