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睁眼1988一间破土房俩没娘娃 > 第97章 飞往京都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村里过日子,江山知道不可能大门一关一个人单打独斗。

    这跟在城里上班挣工资,啥都拿钱买回家里的生活不一样。

    你要盖房,村里人也好,外面亲戚也好,正常关系时都会来帮你一把。

    有李家表哥帮忙拉砖拉木头,今年四月开始,一院房子很快会建起。

    江山没想到,岳父和小舅子也要帮忙盖这一院新房。

    岳父心里怎么想,他以为江家女婿看不出来。

    在七百户村,一院新房给女婿盖得阔阔气气,他再找个合适的姑娘组建家庭,就不用跟莹莹一天到晚搅在一起。

    这段时间,山子就住在楼房客厅里,夏天成更忧虑,山子怎么能跟莹莹住一套房?

    张兰气呼呼,他不住这套房,你让他睡大街么?

    怎么着,他给你儿子开一辆新三轮,你还计较他睡在这个房里?

    我是她岳母,我住在这个房里看着他们,谁还能说个什么乱七八糟。

    夏天成觉得他说不过自己老婆,说不过的心态下,赶紧给江山盖好村里的一院房。

    夏京京开兰驼车子,拉着爸妈和两个孩子回七百户村里去了。

    小梅是插班生,没正式学籍,说请两天假就请两天。

    夏莹莹正常上班。

    江山坐在了去兰城的火车里,随身一个提包。

    这个陶罐在兰城出手更方便,可兰城收这种物件的人,江山不记得有谁。

    即便有,也不可能卖更高的价。

    能给高价的人在京都。

    去京都要从兰城坐火车,来去一趟加起来要四天三个夜。

    这四天三夜都在火车上度过,太熬人了。

    八八年了,陇省到京都难道就没有航班?

    有没有航班,可以去兰城饭店问明白。

    坐飞机的旅客多半在兰城饭店住宿,这儿有机票代售点。

    下午五点,江山提着包站在了兰城饭店前台处。

    问得小心翼翼:“姑娘,去京都的航班最近一趟是什么时候?”

    这样问,江山似乎已经知道有航班从兰城到京都。

    “等等,我帮你查查。”

    江山想了一路,这年头的航班应该是隔两天或者隔三天发一趟。

    “明天早上七点有一趟,先生要订机票吗?”

    江山按捺住心里的激动,掏身上装的钱,户籍证明和介绍信。

    看在前台接待姑娘眼里,这小伙经常坐飞机飞往京都。

    “姑娘,你帮我再看看,从京都返回兰城的航班,最早是是什么时候?”

    “应该是后天中午,先生,这儿只能订飞往京都的航班。”

    “行,订一张!”

    “先生,有身份证吗?”

    江山想起来了,今年可以办身份证了。

    别的地方不认身份证,但买飞机票认身份证。

    “姑娘,身份证我没有,户籍证明和介绍信都有,能订上吗?”

    “可以的,要登记清楚你的个人信息。”

    五分钟后,江山订了一张明天早上七点的机票。

    一个人在兰城饭店住一晚。

    方便想一些跟自己有关的要紧事。

    安泰县的周万通不一定能判三年五年,有些人帮他绕弯子洗脱,他有可能很快出来。

    但文所说的很清楚,这几天他不可能出来了。

    这几天出手这个陶罐是最好时机。

    住在兰城饭店一夜无事。

    一大早,天色微亮,坐飞机的人有一辆专车送到南川机场。

    饭店的负责主任一个一个点名,给他们交代好坐飞机事宜,检查一遍他们包里拿的东西。

    饭店的冯经理再看一眼昨晚登记的个人信息。

    【江山,铜城市安泰县高崖镇七百户村,25岁】

    有这么巧的事?

    江山从饭店大厅出来,没注意引导他们坐面包专车的中年男人盯着他多看了几眼。

    专车走了,中年男人心思沉重。

    得搞清楚这小子是不是领导要找的人,在做汇报。

    江山被专程面包车拉到机场,验机票,查提包里东西。

    他心里微微有些紧张,就怕用报纸包的这个陶罐不能随身带着坐飞机。

    这年头,带这个东西坐飞机没事。

    火车在地上跑两个白天一个黑夜的路程,江山飞到天上,用四个小时到了京都机场。

    京都的条件大不一样,四轮捷达出租车在京都机场外停了一排。

    江山提着包坐进去一辆,跑一个半小时,再换一辆市区的出租,再跑半个小时。

    昭阳区潘家园古玩市场这些年已经很繁荣了。

    熟悉的街景熟悉的气氛,跟三十年后大体一样。

    聚宝斋的赵掌柜说的话在耳边回响。

    他说他家祖上三代做古玩研究,到他这一代已经做了两百年了。

    八五年以后,他店里的生意一年比一年兴隆。

    江山想看看,赵掌柜是不是三十多岁,是不是这个点在店里守着,是不是能慧眼识珠。

    江山身子进店环视一圈。

    不管是几个店员还是进店的顾客,都是陌生面孔。

    一个小伙迎上来招呼人。

    “先生早呐,有什么可以帮你?”

    江山嘴角微笑:“我要见你们赵掌柜。”

    伙计抬起眼,看一眼江山手里的包,再看看这个人,脸上笑:“远路上来的?”

    “刚下飞机赶过来的,麻烦你转告一声赵掌柜,我拿的这个物件只给他看。”

    伙计点点头。

    “您这边请!”

    江山跟在伙计后面,提着包进了后面套间。

    戴眼镜的赵文胜抬起眼,漫不经心问:“先生是陇省来的客吧?”

    江山说话口音带着地方特色,但江山没想到,他居然能听出自己是西北几省里的哪一个省。

    “赵掌柜好眼力。”江山夸他一句。

    “东西呢?”

    赵文胜有个毛病,只要是他看对眼的好物件,他会给客人泡一杯上好盖碗茶,价格慢慢谈。

    如果是次品赝货,他会给来人发一根烟,你哪儿来的回哪儿去。

    先看物件。

    江山从提包里拿出陶罐,报纸一层一层包着,剥开了展示在赵掌柜面前。

    “先生贵姓?”

    “免贵姓江,单字一个山,这个物件是我们安泰县城同一个巷子的老邻居家的,他儿子今年有劫难,拜了我当他儿子干大,他拿这个罐子当谢礼,我觉得只有赵掌柜才能慧眼识珠。”

    赵文胜一脸好奇。

    “干大是什么?”

    “我们陇省的地方乡俗,五岁以下的小孩要是流年不顺,就拜一个硬邦人当小孩干大,能得到庇佑。”

    赵长胜点点头,拿起物件转着看一圈,看看底子,再看看罐口。

    他轻轻放下陶罐,转身拿一个白瓷红花盖碗,给这位远道来的江家小伙泡春尖。

    江山嘴角微微一笑。

    三十年后,物件要是值五百万以上,他就用白瓷红花盖碗泡茶。

    三十年后的习惯果然现在就有。

    三十年后的五百万差不多是现在的八万十万。

    他已经暗示了能给出的最高价。

    “江先生请慢用!”

    赵文青坐在了江山旁边,脸上微微笑,说话慢条斯理。

    “江先生,想必你心里有了价位,吐个口呗!”

    “赵掌柜,好茶,好茶具,令人神清气爽,您已经给了价位,还需要我吐口吗?”

    赵文青心里一震,努力想这小子是圈子里谁推荐来的。

    他咋知道红花白底盖碗是多少钱的意思。

    “哈哈哈,爽快!”

    “既然都是明白人,那就蒙不了你,五万!”

    “八万!”

    “江先生,六万,一分都不能多了。”

    “赵掌柜,能放在省级博物馆当镇馆之宝的物件,我要八万不高,再过三五年,翻的可不是一倍。”

    赵文胜呵呵笑:“江先生,那你为什么不留着三五年后再出手?”

    “赵掌柜,我要是留着三五年后再出手,开古玩店的人能这么火热?”

    “江先生,要是有一对都在这里,我可以给你这个价!”

    赵掌柜伸出两个手指头。

    二十万!

    江山说实心话。

    “有两个一模一样,可另一个他送给亲戚了,他说帮我找回来。”

    赵掌柜心里暗暗一惊。

    “江先生,如果真能拿来一对,我赵某保证给你这个数。”

    “这个八万一分都不能少。”

    “要支票还是现金?”

    “一半支票一半先进。”

    “成交!”

    明天下中午十二点半,江山坐飞机返回兰城。喜欢睁眼1988一间破土房俩没娘娃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