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百倍返还,我靠收徒成为儒道至圣 > 第十二章 《论语》出世

第十二章 《论语》出世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像这两位书院弟子利用言出法随神通对决的情况,其他的考核地点也在上演着。

    毕竟这次天问书院招收了足足三百多名新生,若是一次只对一名弟子进行考核,那么时间上就会耽搁很多。

    所以。

    曾思道决定直接开辟出二十个考核点,场地统一选择在书院中间的学宫广场上。

    而且为了公平起见,二十个考核新生弟子的夫子,统一将自己的修为压缩在开识三品。

    这样的确节省了不少时间。

    到了下午黄昏时分,三百多名新生便都全部结束了对礼法的考核。

    最终通过考核的新生弟子,会继续参加第二场的乐舞考核。

    而未能通过的弟子,则被书院给统一遣散回家。

    没办法。

    在这个儒道世界,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倘若他们还想留在书院,那就只能等明年的书院开院收徒继续参加拜师典礼了。

    至于第二场的乐舞考核。

    自然也不是简单地考核弟子们对乐舞的掌握能力。

    而是考核新生弟子们的琴技以及身法。

    这个时候。

    对弟子进行考核的夫子,会不断逼出一道道凌厉的文气攻击对方,被考核的弟子只能用身法武技,以及手上的琴弹出一道道音波进行反击。

    能够撑住半刻钟的弟子,才算是过关。

    这场考核的地点同样有二十个。

    二十名考核的夫子同样维持在开识三品的境界,且用来攻击的武技统一是天问书院的基础功法《浩然正气诀》。

    这一轮考核下来,又有不少弟子被刷了下来。

    不过这一次,书院并没有直接将那些未通过考核的弟子遣散回家,而是将他们留下来作为书院的外门弟子。

    等参加第三场的射术考核时,原本的三百多名新生弟子,已经只剩下一半不到了。

    值得一提的是。

    这第三场的射术考核,也不像李牧过去那个世界简单的考验你射术是否精湛。

    在这个光怪陆离的儒道世界,拥有文气的儒士,可提笔化作刀剑伤人,可坐看万里山河,可内视五脏六腑,可一言搬山填海,还能缩地成寸,一日千里……

    所以。

    作为信国儒道圣地的天问书院,考核射术时,自然要比普通的射击箭靶要严格的多。

    书院对射术的考核要求是,每位弟子需要用地上的五片枯叶,连续击穿至少五块从空中掉落的厚约三寸的木板。

    这些木板统一厚度和大小,被从书院主楼的二层楼顶扔下来,落地的时间仅有五息不到。

    因而新生弟子想要在这么短时间内利用五片枯叶,连续击穿五块三寸厚的木板,眼力,力量,和反应速度,都必须能够达到一定的水准方可。

    这一轮考核几乎又刷掉了一半的新生弟子。

    待参加第四场的御术考核时,人数已经只剩下七十名左右了。

    天问书院考核弟子的御术,也不是简单的在平路或者马场驾驭车马,而是要求弟子驾驭马车在书院对面数里外的镜湖上驭水而走。

    且至少要在镜湖水面上走过一里的距离才行。

    无需多言。

    这一轮考核,对于仅仅只有开识境的书院新生而言,无疑又是一种极大的考验。

    故此。

    等到进行第五场书法考核时,差不多已经只有不到三十名的新生弟子了。

    而且书法考核同样严苛。

    考较的不仅仅是弟子们对儒家经文的掌握,还有笔力的功夫。

    考核的内容是,让学子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在一块长宽各两丈的木板上,默写出一篇一万五千字以上的儒道经文,而且必须是字字都入木三分。

    是真的要求每一个字的每一笔画都入木三分。

    对此,书院给出这二十余名新生弟子的都是统一粗细的狼毫笔,笔头均是用鼬鼠尾部的毛发制作而成。

    这样一来。

    他们若想将每一个字的笔画都入木三分,就必须控制好自己的文气,使得自己在书写时,文气催动狼毫笔的笔头,深深刺入脚下的木板,并且不多不少,正好透入木板三分深浅。

    非但如此。

    你还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完一篇一万五千字以上的儒道经文。

    同样是一种堪称苛刻的逆天考核。

    不过。

    对于一些能够熟稔掌握自身文气的天赋绝佳新生弟子来说,这种考核丝毫难不倒自己。

    比如出自信国皇室的那对少男少女,他们在得知这场考核的规矩后,便立即下笔如有神一般,奋笔疾书了起来。

    九公主萧晴写的正是《浩然正气诀》。

    《浩然正气诀》乃是这个世界一篇传颂足足数万年之久的儒家经典文学着作。

    它与李牧前世印象中文天祥所写的那首《正气歌》,虽然意思上有不少相近之处,但内容还是存在着许多细微区别的。

    别的不说。

    单就这篇《浩然正气诀》在字数上便足足有将近一万五千字,而且通篇都是教授人们如何正经通络、提气打坐。

    俨然便是一部儒家用来行功打坐修炼文气的基础功法。

    而十三皇子萧天赐写的则是一部儒家治国经略《万字文》。

    两人不仅下笔飞快,而且每一个字的笔画都恰到好处地入木三分。

    足可见这对少年男女对文气的把握,早已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

    第三个动笔的便是周子路了。

    他写的不是其他经文,而是李牧传授给他的那部《论语》二十篇。

    “《论语》,学而第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当周子路写出《论语》的第一句话时,就瞬间吸引了包括院长曾思道在内的不少夫子们的注意。

    “咦,这个周子路写的好像不是我们所熟知的儒道经文吧?”

    “是啊,《论语》?这是谁人所着?你们可曾听过?”

    “不曾听闻,但的确是咱们儒家学说不假。而且你们看看这第一句,学而第一,这不就是我们儒道所传授的思想么?”

    有几位夫子,更是忍不住跟着周子路所写的内容,直接念了出来。

    他们越念声音越大,情绪也是越来越激动。

    渐渐地。

    越来越多的夫子以及书院弟子,汇聚在了周子路的身边。喜欢百倍返还,我靠收徒成为儒道至圣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