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卢植无奈,只能起身离开。
其实他早知道自己是做无用功。
皇甫嵩就是这样一个严格遵守朝廷运转流程的人。
有诏令,他就出兵,尽全力打好仗。
没有诏令,哪怕手里掌握着最精锐的北军,也不会拿他们去多做任何一件事。
他就是皇甫嵩,古代王朝中难得的经典职业军官。
他从来不会依靠手中兵权自行出兵做事,他只看诏书、大印、虎符、天使这些东西。
不管谁当权,也不管是好是坏,你通过尚书司下了诏令我就出兵。
他这种性格注定在乱世之中,不可能崛起的。
就像董卓乱政时,有人劝皇甫嵩带着三万大军去打董卓。
结果皇甫嵩都拒绝了,竟然孤身奉诏去了洛阳。
紧接着就被董卓用诏书解除了兵权,随即下狱,差点被害死,还好有个儿子求情。
这事要是放在曹操和袁绍身上,那绝对是两个结果。
于是冀州大地,就出现了非常奇怪的一幕。
明明闻人升在那里开垦备战,招募兵勇。
皇甫嵩只是上书,一是冀州残破,请求减免一年赋税,二是说了太行山人有可能作乱的事情。
但他偏偏就是不主动出兵,就是要等到朝廷诏令。
他的平叛大军,3万多精锐士兵,就在太行以东某处驻扎,偏偏对此无动于衷。
皇甫嵩的动向,自然被闻人升收在一眼,是一日三报那种。
这一天,他就对众学生讲道:“若是为将者,皆如皇甫义真者,即便十年一换君,也不会引发流血。”
众学生纷纷点头。
闻人升又开口:“你们谁能分析一下皇甫嵩的真正心理,还有他的个人性格,分析好了,我们才能针对性地培养这样的人才。”
这时,荀谌开口道:“其实皇甫嵩擅长明哲保身,只是如今是乱世,他还是抱着以往的想法不变。”
“他只知道,只要照着朝廷规矩去做,任何人都不会与他有私仇,他只知道,只要照着规矩做,任何人上台后,他都有一席之地。”
“之前诸多手握兵权者,诸如周亚夫,霍光之类,就是败在这一点。我想他一定对此非常警惕。”
“不,你说的其他的我都赞成,说皇甫义真明哲保身就过了。他也曾多次上书皇帝开放D禁,弹劾宦官不法,为此得罪了很多人,他只是做自己该做的事,职责之内的事,他会尽力做好,职责之外的事,即便有能力去做,他也不会去做,比如私自出兵。”荀或摇头道。
闻人升笑笑。
其实他的学堂制度,就是要培养出大量皇甫嵩这样的人。
你们不用管朝堂如何变化,只要做好自己环节内的事,按部就班地去做,最后得到一个结果。
出了问题,再按照规矩去处理就行了。
如果人人都像董卓、曹操那样,有兵权就想以此干扰君主的选择,这天下永远安定不下来。
他很欣赏皇甫嵩。
只有具备这种理念的人才能改变武夫当国的局面,也不会导致靖康之耻。
当然皇甫嵩并不知道,他这样做恰恰是救了他自己一命。
如果他真的敢来进攻的话,那么他很快就会明白什么叫做碾压。
他对太行山所知极少,闻人升对他却是从头了解到尾。
而在这时,众人也在考虑如何批量培养出皇甫嵩这样的人才小说
毕竟皇甫嵩可能是个例,而他们需要做的是用一套体系,批量培养这些人。
很快郭嘉道:“师尊,我们不可能培养出一个皇甫嵩,但我们可以培养三个人来拼成一个皇甫嵩。”
“将事权、财权、练兵、调兵之权,分散开来,如此除非三人同时作乱,否则就不可能造反。”
闻人升点点头。
在秦制社会中,朝廷上的失败者除了死亡(或终身软禁)很难有别的归宿。
他要改变这一点。
才能让参与者放弃使用武力去参与角逐的动力。
就像曹爽,就是相信了司马懿的洛水誓言,会给他富家公的待遇,然后放弃武力对抗。
结果是司马懿不当人子,直接背弃誓言,杀死曹爽一族。
因此做保点点头,很快就选择了一个房间进入。
他安静地从后门入,自己的弟子们也安静地跟进来。
没人在乎他们的进入。
就像没人知道他是海内大儒一样。
此时房间前面有一个高台,高台上,有两个小孩在争论。
小孩不过十岁左右。
“上周的作业,如何保证朝廷为百姓做事,我的想法是这样的,要严厉考成,差点拖出去砍头……”小孩甲这样说着。
听到这里,卢植很是震撼。
在这里,两个童子都能讨论朝廷了?
而且他们似乎一点都没有对朝廷的恐惧。
一点不像那些民间孩子畏缩。
小孩乙说道:“你这法子不对,应该以民推举吏,如此吏为了保住位置,就会尽心讨好于民。就像我每次想吃糖葫芦,都要讨好我阿爹一样。”
卢植听到这里,大吃一惊。
他感觉自己就像孔子碰到两小儿辨日一样。
即便孔圣人,对太阳距离大地的远近,也是一窍不通。
而这两小儿,却能说的头头是道。
他想起来他以前给陛下上的8书:
用良:让州郡核举贤良,随才任用。
原禁,御疠,备寇,修体,尊尧,御下,散利。
其中也包含对吏员要进行考绩。
然而这却是推行不下去,陛下也没有采纳。
而现在这两小儿却在深入讨论这个问题。
这时小儿甲鄙视道:“你若以民推吏,民众愚昧,只看眼前。即便开化,也只关注干活吃饭,为了当上吏员,他们会争相讨好这些百姓,今天你说选我就给你们发五百钱,明天他会说,选我发一千。”
“至于钱从何来,还是朝廷的钱,朝廷的储备。他们才不会操心,自己之后事情如何,毕竟人人都只能做十年吏员,他们只会捞了就走。”
卢植点点头。
这话说得很在理。
现在的核举贤良,是看名声的,不就是有人针对性地炮制各种孝子传闻吗?
有一些他听后都觉得太过残暴。
埋了儿子孝顺母亲,扔了亲生儿子,带着侄子上路。
如果是让小民推举,那必然是谁给的许诺高,谁就能得到最多的支持。
而在这时,小孩乙说道:“既然如此,那可以后退一步,上面任命,但以民声来决定升迁惩罚。”
小孩甲还是摇头道:“还是不对,因为做事有长事,有短事。我在任时,不收赋税,借钱施舍;你在任上,花费9年,征发劳力,苦不堪言,建造水利。你认为百姓会说谁的好?”
卢植大吃一惊。
他忍不住起身道:“未曾想,你们虽然年未弱冠,竟然说的如此之深刻?”
这时两个小孩一起笑道:“老先生,你来晚了,你多听听我们祖师的讲学,就会知道我们说的都是最浅的东西了。”
卢植谦虚地点头。
他是大儒。
真儒的那种。
虚心好学。
不耻下问,这个词就不好,什么是上,什么是下?
“不耻下问”这四个字,就体现了尊卑上下的可笑。
所谓大儒,大儒们在治国上面不好说,强弱差距太悬殊,但是个人修养上那确实是顶尖的。
“不知贵祖师何时才来讲学?”卢植问道。
“你得晋升到更高的学堂,甲乙丙丁四级,最后晋升到甲字号学堂,就能听到祖师的讲学了。”
“每旬都有考核,考核过关自然能过
“这次的考核就是这个作业,如何保证吏员为民做事?”
卢植想了想,当下拿出竹简挥笔写来。
“做事先做人,修身先修心。人正则事正,人立则事立。”
接着他就仔细阐述了一套儒家的规范。
先让人修心养性成为君子,然后让君子去做吏员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现在的人觉得可笑,但两千多年来,这片土地上的人就是这样认为的。
打击一个人的最好方式,就是打击他的人品,人品一烂,再多功绩都不行。
就比如李世民,杀兄弟三个字就让他花费了无数精力去摆平。
随后他将自己写好的文章,放在高台上。
小孩甲看后,顿时摇头道:“臭,臭不可闻。”
小孩乙看后,同样摇头道:“乱,一团乱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