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而且在快步前进中,也在保持着队列。
这就是平时训练的好处。
虽然士兵们还在害怕,但军官们的棍子还是迫使他们按照本能前进。
“换重箭!”
白甲兵们迅速换了重箭,他们又抓紧时间射出一轮。
顿时又是一阵人仰马翻。
前面中间正面迎敌的小队,150人,被打死了60多人,前后加起来,远远超过了他们的承受上限,直接崩溃了,转身就跑。
而在这时,左右两翼。四个小队,已经抵达射程。
再次开火。
白甲又倒下了三个人。
都是倒霉催的,打中了头部。
普通旗丁则是倒下了五十多人。
最后在两侧要包围上来之时,白甲们继续坚持,而让那70名骑兵们开始上前尝试冲散两侧小队,来接引他们撤退。
之前骑兵们并没有直接冲阵,而是做好了接应的准备。
靠着骑兵的冲锋,两侧步兵小队不得不停止包围动作。
而是做好反冲锋的准备。
骑兵也是快速用骑弓抛射出轻箭,接着转向小】
【说】
当然他们也吃了一轮火枪,损失惨重。
骑兵队开始迅速逃窜,他们接应到一部分步兵之后,然后他们就发现了这次对手的火枪,实在是太难以对付了。
因为他们和那些打完一轮立刻就扔枪逃跑的叫花子明军,完全不一样。
这些红毛人确实有蛮气,刚刚他们虽然靠着重箭射崩溃了一个小队,
射死了近百人。
可以说完全没有辜负白甲和强弓重箭在这个时代的威名。
这个年代的西洋人还没有能力征服大明和满清这样人力众多的封建势力。
因为他们即便不用火枪,用弓箭也能靠大量弓箭手,战胜只能投送很少兵力的火枪兵。
不过结合棱堡战术,还是大占优势,就像荷红毛,靠着两千来人,能够在郑成功两万多人的围攻下坚持十个月,。
而现在这样,义子甲是一队一队的派上去。
他们使用的是西洋训练之法,训练的出来是标准模板的线列兵。
至少要死掉20%,也就是说10个人死掉两个,他们才会溃散的。
然而这只是理论上的,现实战争与理论是有很大区别的。
现实战争不是游戏中,所有人是一个团体,一下输出伤害到对方的百分之二十,然后整个集体就跨了,就全部溃散了。
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现实中有总体伤亡比率和局部伤亡比率。
一个小队被打溃散了,还有另外一个小队在军官和督战队的催促下,前进上攻接替对方的阵线。
这就是真正的战争。
只要是队伍训练有素,将领就不会一股脑全派上去。
然后死上10%就都完了。
那样干的是起义之初的农民军,啥都一窝蜂,然后前面死了百分之十,前面人溃退,带动后面的人一起大逃亡。
就像前秦攻东晋,结果前面人一喊败退,后面人全跑了,简直可笑。
皇帝的近卫队都压不住。
凡是训练有素的队伍作战,实际上都是派一个个小队上去。
有的小队有可能一瞬间接受了所有输出,就像刚才正面面对白甲兵突击的那个小队,短短数分钟内,伤亡率就达到80%。
这个小队自然是最倒霉了,然后彻底溃散,军官也挂了不少。
然而其他小队还是完整的。
就像左右两个小队,还有左右两翼的小队,他们都很完整。
仍然在趁机发动进攻,进入有效射程发动输出。
如果平均下来,瞬间死伤150人,总数1500人,看起来就是死了10%,按说这种死伤率,封建队伍中8成的队伍,都要崩溃。
实际上,只有一个小队全部覆没,溃散的人也被督战队引导到后方修正。
不能乱跑。
尤其是绝对不能冲击完整的其他小队。
这种情况下,谁冲击,那个小队的军官和军法队必然是要杀人的。
平时训练中,也有这种训练。
溃散后该如何寻找掩护,如何重整队伍。
其他小队看到他们溃散,在军官的压制和平时训练下,虽然会羡慕他们能逃,但自己不能逃。
而且对方是代替他们承受了伤害和输出,他们应该不辜负对方经很慢了。
力气衰退。
一次射出8只箭,就要休息很长时间。
一次只能对一个小队是实行崩溃性的打击,但是别的小队会趁机会会趁机进行输出的。
事实证明这种小队战术是很好的。
其实这不是什么先进战术。
而是任何一个训练有素的队伍都必须要做的事。
从春秋战国就是列阵而战,分成方阵、队列、前后左右几个军作战。
看线列兵电影的时候,都是一个方阵一个方阵的上前。
一是为了方便展开,二是方便轮换。
三是和打游戏类似。有些人倒霉,负责伤害吸收,另外一营人,他们运气比较好,或者位置比较好,他们就负责火力输出。
战场上就没有公平。
比如说炮兵就是经常处于一个比较安全的后方。
而且遇到危险还可以率先跑路。
一般不会被斩首处死。
因为炮兵是技术人员。
一个优秀的炮兵军官,他们往往需要学会三角函数,还需要经验丰富。
而打的准的炮兵,那更是珍贵。
可能十几年你都练不出一个。
而他们的威力也是非常大。
如果打准的话,可能一炮就能获取相当大的局部战斗优势,让战斗胜利的天平倾斜。
可以说炮兵,在目前的许多小规模的战斗中,若是运气好,技术好,能够获取很大的战术优势。
他们或许影响不了战略上的胜败,但是他们绝对可以影响到一场战斗还有一场小战役的胜负。
现在女真人撤退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已经看到了对方的炮兵正在用马匹拉过来。
可以说他们是比较聪明的。
如果他们再坚持下去不退,等到对方炮兵过来之后他们想跑都很难了。只有骑兵可以跑掉,步兵被一通轰,就会溃散。
而溃散的人,是跑不过追击者的。
因为你在惊恐之下,体力会迅速消耗。
一开始看着拉出了距离,然而追击者轮番追击之后,你很快就会消耗光力气,在一两天之后被对方追上搜索出来杀掉。
这就体现出熟悉地形的好处。
熟悉地形,你能很容易逃到别人不知道的地方,比如山林,山洞。
让对方徒劳无功。
不熟悉地形,就容易逃到绝路,比如河边,悬崖,山脚。
现在经过一番逃跑之后。
多纳古和乌格真两人在50里外重新扎营聚集逃兵。
一个多时辰后,他们整队。
白甲兵剩下了21人。
还是白甲可靠。
骑兵剩下50人。
30多个步兵重新聚拢过来。
应该还有更多人逃散了。
他们都是那种体能强悍,平时吃的好跑得快的家伙。
最后300人一共还剩下100人。
可以说这个数目相比明军来说,很不错了。
毕竟他们是以300人面对1500人的绝对劣势。
幸好他们弓箭强悍,甲胄精良,又及时通过后撤,让对方的炮兵跟不上来。
这也是因为对方没有足够的马匹,若是马匹多,炮车再改进一下,他们的步兵可能就跑不过炮兵了。
乌格真和多纳古不由地感觉,这次打得太值了。
他们虽然损失了近200人,肯定要被严厉问责。
但他们试探出了对方的深浅,深刻了解了对方的武器、士气、阵容,还有将官的水平。
这都是非常宝贵,非常重要的军事信息
他们相信大汗最多会抽他们20鞭子,绝对不会斩首。
而如果他们直接阵前逃跑。
或许他们能带回去280人,只损失20来个倒霉鬼。
但他们绝对会被斩首,或者直接变成死兵。
就是每次战阵前,游荡在阵列最前面的散兵,一般是野蛮女真来充当,用来打乱明军的阵形。
“我们必须马上去禀告大汗,最好派出十人快马去禀告。”
“可是大汗正在关内征战。”
多纳古和乌格真互相说着。
“先禀告二贝勒,然后同时告知大汗。”
“好。”
很快两人分开。
多纳古带领一半队伍和所有白甲返回城中组织守备。
而乌格真则带领所有骑兵去连夜告知关内的大汗。
他们很有才能,很明白这只新出现的队伍,必须第一时间让大汗知道,才能最大程度上集结人力,打败他们。
(本章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