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清穿太子妃:和废太子互换身体 > 番外:郭锦书3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郭锦书知道今日是女子学院开学的日子,她趁着祖父还没下朝,不顾娘亲的反对,在小婢女的帮助下,紧赶慢赶的,才堪堪进入到了女子学院。

    她压根就没想过瞒着祖父。

    只是希望不管结果如何,她也要见识见识她未曾见过的景象。

    体验体验在这所学堂里读书的感觉,哪怕只有短暂的一天。

    她与那些学子分好班,到了上课时,疯狂的汲取夫子所教的学识。

    八股文、试帖诗、经纶、律赋…

    四书五经,史诗时事,还有治国之策…

    一些天下观,大局观。

    都是从来没有人同她讲过的。

    郭锦书听的如痴如醉,无比认真,恨不得让时间永远停留在这一天…

    等晌午休息的铃声响起时,她才恍然时间飞速流逝,饥肠辘辘。

    可她来的匆忙,没人给她准备午膳小食。

    最后还是有其他官家小姐认出她,才每人分给了她一些,让她得以果腹。

    下午上课时,她们就被夫子带去院子里,选择继续学习琴棋书画,亦或是骑射功夫。

    第一日上学,她算是开了眼界,甚至晚上都不想回家。

    原来女子还能过的如此潇洒。

    原来女子也可以学习这些,原来女子站在那里侃侃而谈分析天下事的时候,并不比男子差多少。

    甚至她看着同窗们站在那里互相讨论天下事的时候。

    那样的风姿,深深的让她着迷,胸中涌出同样身为女子的自豪。

    这些,是那后宅那四方天地无法带给她的。

    她想,若她是男人,也会爱上这样浑身都放着光的女子吧?

    之前的她对比这样的女子,确实有些索然无味。

    回到家中时,家里的气氛果然如冰窖一般,。

    但她不害怕,她只怕祖父会将她刚刚找到的自我,扼杀在摇篮中。

    她怕她只能见识到一天女子学院的风采。

    如果不曾见过黎明,也许她会甘愿待在黑夜中。

    可她见过黎明,又怎么眷恋黑夜?

    出乎意料的,祖父哪怕脸色难看,也并没说什么,只是深深的叹了口气。

    “这次恩科,你去试试吧,若是能拿到个童生,也不枉费祖父这么多年来对你的教导。”

    郭锦书听闻祖父的话,眼睛就是一亮。

    更多的是奋发图强。

    想要考上童生给自己,也给祖父争一口气。

    可事实是,当她处在那憋屈的小地方,也就是俗称厕号的时候。

    她还是发挥失误了。

    她每天都呆在飘满味道的厕号中。

    从刚开始不适应总是呕吐,吐到脑子昏昏沉沉,吐到最后脑袋中什么都没有。

    好像身体从内到外都散发着臭气。

    让她没法接受,一个字都看不进去,乃至到了交卷的时候,她连一半的卷子都没有写出来。

    毫无意外,她落榜了。

    祖父又病了。

    这次是被她气病的。

    后来她才知道,原来祖父当年科举,也是在厕号,却是拿了一个小三元。

    最后考上殿试,一路高升。

    就连她的兄长,就连她的父亲,都是如出一辙的厕号。

    而她同样是厕号……名落孙山。

    全家……只有她一人拖后腿了。

    于是她开始发愤图强,势必要在科举时一举拿下童生的功名。

    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祖父终于意识到,同样是女子,为何工部尚书家的女儿考上了,而锦书却落了榜。

    就在全家给她补习,天天沉浸之乎者也,日日都旁听祖父和父亲带着兄长讨论国家大事时。

    秋闱来了。

    而她……再次落了榜。

    这次依旧是厕号…

    祖父再次病倒。

    郭锦书看着自己连考两次都没上榜,羞恼的在房间中边背书边流泪。

    郭家人也有些上火,郭锦书从小到大就没让人这么费心过,

    从小到大,多少次郭?都感言,若不是因为锦书是女子,日后定是要榜上有名,成朝廷栋梁的。

    郭家人再次改变策略,让郭锦书的父亲带着郭锦书和她的兄长,一起出门游历。

    纸上谈兵永远比不过亲眼所见,亲身体验。

    终于,在三年后的科举,郭锦书终于克服了重重阻碍。

    成功考取了功名。

    而郭?也在孙女中举的这一天,露出了三年多来,第一次和煦的笑容。

    听闻就连皇上当朝提出挥兵倭国,左御史都没站出来反对。

    等到三年后,左御史终于做到了皇帝当初期望的那样,

    与他的孙女同朝为官。

    可万万没想到,皇帝好似看不惯他高兴的样子,将孙女也调到了御史台。

    “有探子来报,漂亮国派人接触棒子国,两国暗地里小动作不断。朕准备挥师棒子国…”

    “皇上。”

    左御史站出来反对到:“皇上,棒子国一向对朝廷敬重有加,以朝廷为首…”

    “左御史此言差矣。”

    反对的声音从左御史身后传来。

    郭?听到声音不可置信的回过头去。

    万万没想到啊,第一个跳出来反驳他的,居然是她刚刚调到御史台的孙女!

    他孙女第一天上朝,就拿他祖父祭了旗!

    郭锦书没有去看他祖父的表情,穿着红色的朝服,抬头挺胸的站在大殿之上。

    哪怕她因为第一次上朝,被这么多双眼睛盯着,说话有些不自觉的发抖。

    但她始终记得祖父的教导,御史,就是要说出官员们所不敢言,监督文武百官,劝谏皇帝行事。

    所以她才站了出来,她没有辜负祖父的教诲。

    想必祖父也会以她为荣吧?

    思及此,郭锦书说话的声音都洪亮些许。

    “微臣认为,大清国力强盛,兵马富足,更是应该将棒子国一举拿下。”

    “让它们如同当初的倭国一样,成为我们大清的领土,更何况棒子国比邻朝廷……”

    一番话说出来,场上的众人都不自觉将眼神看向左御史。

    不知道左御史此时是什么感想,都说带出徒弟,饿死师父。

    但也没人说过带出孙女,怼死祖父的啊?

    “左御史,郭御史说的没错,你还是太过保守了,棒子国虽然暂时对大清俯首称臣,依附大清。”

    “但棒子国与漂亮国暗通曲款,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前日防贼的道理。”

    这次朝会上,皇上决定派兵收复棒子国,将海边土地彻底归属大清。

    在海口附近造港口,战舰口等政令。

    下了朝,左御史的脸简直臭到不行。

    郭锦书这几年并不是完全闭门造车,她走过大清各处,

    见识过大清的宏伟江山,知晓大清民情,军况,她心中也升起身为大清子民的自豪。

    在她看来,出兵棒子国,有利而无一害,适时的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中,又能扩充土地,何乐而不为?

    有史记载:清明宗在位期间,设左右御史。

    最出名的便是祖孙同朝,共同辅佐清明宗。

    然大多政见不合,每每气的左御史昏厥。

    不得已清明宗在位期间只要上朝便带着御医随朝听政。

    甚至命御医研制出“速效救心丹”以备不时之需。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