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五零成了地主娇小姐 > 第424章 四方汇聚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刘老也见过了那几个年轻人,说是年轻人,其实也人到中年了。

    只不过在几位老人眼中是年轻人罢了。

    这里不会有批斗,不会受辱,但是也只能靠自己自力更生。

    五人都很感激,外面的世界他们早已见识过,能有一片乐土收留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交代好一切,几个人就准备闭关研究。

    被四个人带进实验室的那一刻,他们是懵圈的。

    有两位老人甚至喜极而泣,没想到他们有生之年竟然还能再次摸到实验器材。

    “老伙计们,这里,就是我们接下来的战场了。咱们的国家生病了,总得给点时间让它自愈。

    但是我们也不能光等着啊,还不知道有没有等到的那一天,所以我们要用最后的时光来发光发热。”

    “在这里,我们所研究出来的每一项成果或许不能全部面世。

    但是我们的每一分努力都会被记录在案,以后将名留千史。

    我们所走的每一步,都会有一个属于我们的脚印。”

    “好!”

    大家纷纷鼓掌。

    到了他们这个年纪,名誉地位都曾经拥有过,剩下的都是对研究的热情与喜爱。

    他们喜欢这种投入的感觉,喜欢成功的那种喜悦。

    接下来一段时间,陆续有人生病,请假,或者辞职,人却偷偷往大葫芦这边来。

    第一批回来的必定是本村的学生。

    赵聪明,林盛世,钟有粮,张强还有小乖是第一批回到村里的。

    四人是货真价实的关门弟子,至于小乖,肯定是因为内部有人咯。

    学校现在太乱,很多教授都被牵连,所以小乖办理的走读很容易就通过了。

    只需要每年去参加两次考试就行。

    她这次回来,是准备跟着曾老学习的,就算不能成为他的学生,跟在身边学习也比待在学校强。

    小小的村庄悄悄地热闹了起来。

    许多空地都被规划上,计划明年开春就建房子。

    接下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到来,现有的房子很快就会不够住。

    还有生活用品那些,还好宋锦绣空间里囤得多,要不然一时想搞那么多东西还真的是难。

    刘安康知道,她全是为了支持自己的事业。

    可以说,这个秘密实验室,有一半是宋锦绣支撑下来的。

    关于实验方面的材料,物资刘老等人能弄来。

    可是这些生活上的琐事,他们从来没有关注过,自己没有门路。

    然而,宋锦绣自发地安排起了后勤。

    村里人会以为是他们自己准备好的,来人又会以为这些都是村里安排的。

    今年过年,有很多家庭分崩离析,吃不上团圆饭。

    也有一群人,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却聚在一起过了一个别样的团圆年。

    他们重新在这个小地方完成自己的梦想,期待自己能为时代的进步添砖加瓦。

    次年,学校已经陆续停课。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一出。

    城里的孩子陆续面对一毕业就要下乡的局面。

    农村再次沸腾起来,有嫌弃的,有好奇的,有事不关己的。

    城市与农村的碰撞,注定又是一场无声的战争。

    大葫芦村因为之前收了那么多坏分子,所以这次下乡的指标并没有分到大葫芦。

    大葫芦村也在积极地筹备村里的建设。

    外面的学校大部分已经停课,接下来继续上课也是半天文化课半天下乡建设。

    所以大葫芦村准备扩大学校的规模。

    他们村现在什么最多?文化人最多啊。

    两个经济学家,现在虽说不能搞经济,教教数学总是可以的吧。

    还有报社记者,可以带着小朋友一起寻找美丽的镜头。

    再由两位艺术家教导画出来,两位老艺术家不仅会画画,唱歌跳舞也不在画下。

    大葫芦村完美的实现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不仅孩子,老人妇女甚至青壮年有兴趣的都能去学。

    还有专门开辟的一个小型医学院,教导孩子们一些基本的药理知识。

    有天赋的还能跟着老师们进入实验室旁观或者参与。

    一时间,大葫芦村的所有人都忙碌了起来。

    夏父三人年后就回京市了,至于夏母等人,准备暂时定居大葫芦。

    这里风景优美,生活氛围也和谐。

    至于孩子的启蒙更不用担心,可以说,行业顶尖的人才小部分都汇聚在此了。

    到哪里都找不到比这里更好的师资力量了。

    三月,宋锦绣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为小豆芽,小尾巴取的。

    因为小尾巴喜欢豆芽,她也喜欢弟弟,弟弟跟豆芽一样白白嫩嫩的。

    虽然无法理解自己儿子为什么会跟豆芽一样,但是只是一个小名,宋锦绣也就随她了。

    自从知识分子进村后,于校长身上的担子卸下了许多,他一有机会就跟在各个老师身边学习。

    好像回到了他曾经作为学生的时光,整个人都年轻了不少。

    刘安康继续捡起了他的课题,他还是想攻破抗生素这一大难关。

    宋锦绣时不时就支援一些盘尼西林给他做实验,可惜大半年过去了,实验还是没有什么进展。

    倒是其他几个教授,因为这次大起大落,心态也发生了转变。

    多多少少都突破了一些困扰自己多年的难题。

    大家都在嬉闹,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

    只不过这些研究成果暂时还不能公之于众令人有些惋惜。

    大环境如此,大家也只好继续潜心研发下一个课题,陆续的成功让人看到了希望。

    是金子,到哪都是会发光的

    他们并不是只蜗居在大葫芦村,偶尔也会去镇上逛逛。

    看到那些知青迷茫地走在大街上,那些刚开始还觉得新奇,后来却对知青无比嫌弃的本地人。

    一直高高在上的城里人,原来到了乡下比他们还不如。

    他们的心里莫名地有一种满足感,那种自己比城里人厉害的满足。

    有对比才有伤害,外面的不平静让大葫芦的人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