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亮剑:从苍云岭开始援助 > 第275章 该扫进垃圾堆的糟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月底。

    在蒙区和战士们过了一个春节后。

    陆远和张万和一行人辞别钱旅长,辞别了瀚海,开始了返程。

    原本钱旅长是要安排飞机送陆远他们直接回晋区的。

    不过这好意被陆远拒绝了,来的时候,走的燕然山,所以并没有途经狼居胥山,这登狼居胥山的成就还没完成。

    回去的路上,自然也要去打卡一下。

    二月初,途经姑衍山,这山名字没有狼居胥山那么大,但是其意义却是与狼居胥山等同的。

    很多人对于霍去病都只知道前后两点,封狼居胥和饮马瀚海,这两词中间其实还有一个禅于姑衍,封禅,封是祭天,禅是祭地,所以姑衍山和狼居胥山其实有等同意义的。

    不过也许是已经在瀚海饮马了,对于这途中的景色,陆远和张万和都没有了那种刚来时的期待感了。

    所以在姑衍山和狼居胥山,两人也就是拍照打卡,陆远也象征性的祭拜了一下这两座山。

    .........

    二月下旬。

    一行人终于是回到了晋区,也是归途顺利,途中并没有遇到什么阻碍一类的。

    “老张,我还有点其他的事情,要不你先回去?”

    进入晋区后,陆远对张万和说道。

    “你能有什么事?”

    张万和有些疑惑的询问道。

    “我这几年开了这么多的工厂,我都还没怎么去看过,这老板当的也太不称职了。

    这次出来了,就干脆出去转转,顺带的去看看我们神州的大好河山,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嘛。”

    陆远笑着说道。

    “行吧,路上注意安全。”

    张万和点了点头道。

    “放心吧,当年那么多小鬼子的占领区,我都是来去自如,现在天下太平,有什么好怕的。”

    陆远毫不在意道。

    这一趟蒙区之行,陆远算是收获良多,隐隐间,心中似乎是明白了一些东西,但明白的又不是很多,这次他就是想去多走走,多看看,看能不能找到那一点心中的感觉。

    ........

    入了晋区,路就比蒙区好上了太多。

    上午自忻州出发,中午就出了晋区,来到了冀区常山地界。

    常山,接连晋冀两区,早些年,交通便是极为便利,可以说是火车拉来的城市,又是冀区门面。

    在八路军加速工业化建设的时候,就对常山投入了的人力物力也可以说是最大的,常山的发展,说是仅次于泰源也差不多。

    陆远这一行的第一站就是常山制药公司。

    陆远的到来,引起了制药公司上层人员不小的轰动。

    半天下来,陆远就在一众制药公司高层的簇拥下,参观了一些制药车间和实验室。

    干净,整洁,负责,严谨。

    这是制药公司给陆远最直观的感受。

    陆远这次是突击检查,事先只有张万和知道他离开了晋区,但张万和也不知道他的目的地是哪里。

    所以现在他看到的,就是工厂最真实的一面,对此陆远还是蛮有成就感的,虽然他也没参与什么管理,也没参加什么建设,但这厂也挂了他名不是。

    真要说起来,神州的工厂,现在最少有九成都还挂着他的名,剩下的则是真正在这几年内发展起来的,不过基本也属于国营,真算起来,那些工厂,也可以说是陆远工厂下面的子工厂了。

    在参观完工厂后,工厂高层又宴请了陆远一番。大风小说

    酒桌上你来我往,大家聊的都还算高兴。

    不过陆远的表情却好几次闪过了不悦,不过一直没有发作。

    “咚咚咚。”

    直到都吃得差不多了,负责人签完单,大家准备走了的时候,陆远敲了敲桌子,将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了过来。

    “技术人员先走,管事的留下,我有些事情要和你们交代。”

    众人看过来后,陆远开口道。

    听到陆远这话,众人相互看了看,最后却没有一人起身离开。

    “陈一,把门关一下。”

    “你们中,从平安城,乐静,安华三县过来的有多少?”

    待到陈一将门关上后,陆求较少且都能满足。

    又是单身一人,用不着考虑往后事情,加上他的东西来的也容易,所以他才表现出对一切,都不是太在意的态度。

    做为一个贪图享乐的人,还去强求别人不享乐,那就太虚伪了

    可这种所谓的酒局文化,陆远则是一定要制止其发展的,这玩意是好听点,叫酒桌文化,叫人情世故。

    说难听一点,这就是一个给贪腐提供大量养料的贪腐培养皿。

    一旦进入到了这个培养皿中,能扛得住的人就没几个了。

    纵观古今,有几个贪官不是从这酒桌上开始的?

    不过这种事情,想要完全杜绝,那也是不可能的。

    几千年传下来的精华,或会因一人一事而失传。

    可这几千年下来的糟粕,不是他陆远几句话就能去除的。

    哪怕是严打死防,它在某一时候还是会死灰复燃,从历史垃圾堆里溜出来,然后再被冠以文化之名,行苟且之事。

    陆远现在能做到的也就只能让工厂先杜绝,让这团垃圾别溜出来太快,后面的,那就让老总他们去头疼吧,目前控制应该还来得及。

    听完陆远这段话,众人均是低头不语。

    “行了,多了我也懒得说,详细的后面会有文件下来,其它事情也没了,各回各家吧。对了。今晚喝了酒的可别开车了。”

    看着众人这模样,陆远也没继续说什么了,他向来不喜欢??拢?膊幌不蹲プ乓坏闶戮兔煌昝涣恕

    ..........

    在常山停了数日,看了十来家工厂,从医药厂和炼钢厂,再到建筑行业等等,基本都走了一遍,有一说一,这些工厂确实弄的不错。

    大的问题基本没有,当然些许小问题多多少少还是有的。

    另外酒局也是他们必备,几次酒局下来,差点没把陆远给整飘了。

    陆远万万没想到,几次下来,他没被这群家伙阿谀奉承带偏,结果却差点喜欢上了训人时的那种感觉。

    为了训人,他自己甚至都开始隐隐期待下一个酒局了,好在陆远察觉的快,及时刹住了车,不然.....好吧,不管怎么说,其实都没什么大后果,无非就是多一点人挨顿骂。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转眼就到了47年十月。

    陆远这半年多来,走过冀区,鲁区,豫区,过苏,浙,皖,赣,鄂,一直到湘区。

    检查的厂区超过两百家,同时也对各地情况进行了一些了解。

    工厂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问题,城区及附近的居民,生活水平也大有提升。

    可在一些山区地带,却还是有很多贫困地区。

    虽然目前他们在本地,分了土地,他们附近县镇,也在大力进行修路工程,和电网搭设工程,这些工地也在长期招工。

    但由于有些地方实在过于封闭,家里劳动力也有限,出去到工地干活的话,家里的地可能就会减少收成,这对世代以田土为生,特别是刚分到属于自己田土的人来说,是个很难的选项。

    大多数人的选择,基本都是留家里种田,可即使是种田,他们也有点小叛逆,对于国家发下来的两熟稻不敢种,就认死理的种一季稻,一年忙忙碌碌下来,他们也只能保证温饱。

    (两熟稻这事是真的,小时候插秧听长辈说过,以前刚开始种两熟稻的时候,大家都不信,要大队干部在田边守着才行,干部一走就拔秧。

    老一辈的解释很简单,因为当时大家都只有种一季的经验,种两季要是活了自然是好事,收成会多很多,可要是没活,弄不好会一年绝收,那会大家都没余粮,谁也不敢拿一家老小的命赌...真不是什么愚昧无知的事。

    作者说的是湘中地区,其它地区可能气温原因,没发生过此类事很正常。)

    神州太大了,即使陆远开挂,几年也还是太短了。

    就在陆远想去湘区西部再看看的时候,老总的一份电报打了过来。

    事情好像挺急,不得已,陆远这次的远游,至此也算告下了一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