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谢彦坐在塌上,死死攥住衣角:“我撑得过去。”
豆大的汗水从他鬓角滑落,很快浸湿了他的衣衫。
他感觉有团火在胃里烧着,侵蚀掉他每一寸肌肉。
“皇子?”老太监走近他。
“我可以。”谢彦艰难地说出这三个字来。
他在心里默数,用手摸着自己的脉搏,这一次坚持了多少时间。
很快便感觉到脉搏不稳定,时快时慢,他没有办法计数了。
最终老太监还是给他喂下了何首乌。
等到谢彦十八岁时,他的锋芒再不能被隐藏。
外敌入侵,骚扰大周朝西北边陲小镇。西北环境恶劣道路险峻,再加上粮草不充足。没有皇子愿意去冒这个险。
“儿臣愿替父皇分忧。”谢彦站出来,淡淡的说。
皇帝盯着他看了良久:“好,朕允了。”
谢彦带领三万人马,进军西北,任安充起为大将军。
西北之战大捷,皇帝赐领地,赐封号。谢彦备受瞩目。
但同时也招致祸患。
老太监死了。
被人活活打死。
这是有人在给他教训,让他低调行事。
老太监给谢彦留下一封遗书:
“老奴十八年来夙夜忧叹,唯恐托付不效。而今大皇子帝王之气已成,夺嫡之战势在必得,不能亲眼所见皇子登基盛况实属遗憾。
皇宫险恶,如今众人虎视眈眈,老奴愿以残躯护大皇子最后一程。
得见此书,大皇子日后需万分小心。老奴愚钝,未能替大皇子分忧,愿大皇子恕罪。”
谢彦亲手埋葬了老太监,自从彩月死之后他就没再为任何人掉过眼泪。
他现在没有任何牵挂。
第二天他把与老太监的死相关的下人全都找了一遍。
该杀的杀,该打的打。
顺藤摸瓜,找出背后主使——二皇子母妃赵贵妃。
谢彦手持短刀,夜里进了赵贵妃寝宫。
“我宫里的老太监是你杀的。”
这是肯定句,不是疑问句。
赵贵妃大惊失色,想叫下人。
谢彦用刀子抵住她的喉咙,稍稍一用力,滑出了道口子。
“别出声,大不了同归于尽。”
赵贵妃猛的点了点头。
“二弟后天去猎场练习狩猎吧。”谢彦左手滑进衣领,摸着她的锁骨。
“你要干什么?”赵贵妃身体一颤。
“狩猎场里没有人护着他。”
手一点点探下去。
“你到底要做什么?”赵贵妃害怕了,她后悔刚才没有惊呼一声。
谢彦把手拿出来,从袖口里掏出一枚红果子。
“吃了它,我就不动你儿子。”
这红果子是他试过所有毒药里面毒性最强的。
赵贵妃心一横,直直的往刀子上蹭。
可谢彦一早就猜到她的目的,把刀子拿开。顺势将红果子塞进她的嘴里。
第二天,赵贵妃以头撞墙,死于自己的寝宫。
皇帝以头风发作,贵妃难以忍受疼痛遂自行了断作结,草草的给了众人一个交代。
从那以后,他在皇宫里变得自由多了。没有人在暗处观察他,所有人都对他毕恭毕敬。
皇帝老了,大臣们都在商议传位给谁?
有谢彦一党的,也有其他皇子一党的。
直到宁俞逼宫前一天晚上,皇帝把谢彦召到自己身边。
“父皇。”谢彦低头行礼冷冰冰的说。
“你是不是还记恨着朕?”皇帝眼神浑浊,精神萎靡。
谢彦不说话。
“老太监待你如何?”
谢彦有点诧异,好端端的皇帝提这干吗?不过还是顺着他的话往下说:“待我极好。”
“小德子刚入宫的时候才十七岁,他在朕身边呆的时间最久。”皇帝强撑着一口气坐起来。
老太监不是母后的人吗?
“朕知道你在想什么。”皇帝叹口气。
“第一次见到你母后是在宫外,上元节的那一天朕在湖畔边看见了正在放孔明灯的你娘。”
皇帝陷入深深的回忆中,眼神也有了些亮光。
“你母后与当下女子全然不同,她有胆识有主见。朕那时候只是一个小小的皇子。”
“你母后乳名为阿颜,所以朕给你取名借了你母后的一个字。”
“你……别怪朕这么多年一直把你晾在一边。”
“树大招风,朕如果不这么做。凭借当年的势力还不足以保全你。”
“你母后家族势力薄弱,难以挑起皇后之位。当年你生产时,李贵妃偷换止血的药朕是知道的。朕……对不住你母后……”
“咳咳……”
“朕时日无多……彦儿,在枕头底下放着两封遗诏。你要是想当皇帝,便拿其中的一封。”
“另一封上面立老四为皇。在江南有一块地是为你留的,你厌倦了皇宫内的生活,就去那安然度日。”
“彦儿……朕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娶你母后入宫。白白淹没了她的才华……”
“我……如果不是皇帝就好了……”
谢彦等了一会,在没有传来声音。
皇帝睁着眼睛,断了气。
谢彦从枕头下拿出两封诏书。
“江南是个好地方……”看着手里的诏书,黯然出神。
他把传位自己的诏书扔进火炉中。
谢彦拿着诏书走出寝宫,当众宣读遗诏。
“父皇不可能传位四弟!”宁俞不相信会是这样的结果。
“父皇驾崩的时候只有你一个人在他身边!”宁俞拔下剑指着谢彦。
“我不信!”
皇位是抢来的,不是别人给的……
次日,三皇子登基。
史书记载:天行二十一年先帝驾崩,三皇子宁俞聪慧过人,得天庇佑,先帝今传位于其,望其为爱民之明君。
当然史书上不会写,夺嫡当日皇宫内上下丫鬟太监,一共死了三百余人,血流成河,血腥味十日不散去。
六位皇子无一幸免,纷纷死在宁俞剑下。
谢彦假死,蒙混过检查的士兵。被及时赶来的白彻和安充起救出,主仆三人连夜出京
宁俞篡改遗旨,杀尽史官。
“众位爱卿,史官年事已高,告病还乡。那这史书该如何记载?”
“恕臣愚钝,臣以为这史书上应该写先帝驾崩,传位三皇子。”大臣战战兢兢地跪下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