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离婚大叔,19岁女孩竟会爱上他 > 第36章 崔有宝要娶媳妇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天上午,媒人大婶一过来,小惠妈就把小惠的想法说了。

    媒人大婶一听到小惠同意,心里自然是非常高兴。

    就向小惠妈要了胡小惠的出生年月和出生时辰,寒暄了一会,就说先走了,去和崔老五说一下。

    媒人大婶从胡小惠家出来,一边走,一边想着。

    早点把这事定了,也就帮着崔家又完成了一件亲事。

    自己在村里,也是个红人了,介绍成功了那么多亲事,顿时觉得成就感油然而生。

    不一会,就来到了崔老五家。

    看到崔老五和小儿子崔有宝都在家,媒人大婶笑着说:“小侄子,告诉你个好消息,小惠姑娘同意了,嘿嘿——。另外我和你说,小侄子啊,这几天就别出村了,有事好找你。”

    崔有宝听了,心里美滋滋的,脸上也是笑嘻嘻的。

    媒人大婶对着崔老五说:“老五兄弟,娃娃都口头同意了,我看还是要尽快正式确认一下。找崔爷看下生辰八字,下个传启柬,这样就稳当了。也免得娃娃们再相亲说亲了,你看呢?”

    “还要不要等等看?”崔老五犹豫的说了句。

    “还等啥呢?还想我去其他地方相亲么?”崔有宝直接来了句。

    崔老五看看媒人大婶,媒人大婶看看崔老五,两人面面相觑的点点头。

    崔老五说道:“大嫂子,你就辛苦了,这事你就再跑一跑吧,见着崔爷说一下。”

    媒人大婶笑着说:“又不是外人,还客气啥。”

    说着,她就向院子外走去。

    第二天早上,按照媒人大神的安排,崔爷早早的就来到了崔老五家。

    这个崔爷不简单,只见他一头白发,头发还有点长,向后梳理着。脸上的皱纹历经风霜,就像村头那棵老柳树的树皮,纹路又深又粗糙。稀稀拉拉的山羊胡子,也白了,他还时不时的捋一下。

    在大砰村,村民可能不知道村干部,但是谁不知道崔爷。

    村里谁家要是有个红白喜事,那都少不了他。

    他虽然八十多了,但精气神好得很。说起话来,声音洪亮,中气十足。

    都说他没进过一天学堂,是自学认识的字。但在村里写个请帖,写个对联,毛笔字在村里那是数一数二的。

    崔老五热情的把崔爷请到堂屋,在八仙桌主位坐下,媒人大婶坐在旁边陪着。

    崔老五老婆也忙的一会没闲着,正在准备饭菜。她急急忙忙的把热茶给大家倒上,来不及招呼一下,就跑去厨房了。

    在家里,崔老五老婆话不多,说话也没什么份量,大小事务都是崔老五说的算。

    这时,崔爷喝口茶,把他的老烟袋掏出来,捏了一点焦黄的烟叶,放在烟袋头上。

    崔老五动作麻利的拿出打火机,给崔爷的烟袋点上火。崔爷吧嗒吧嗒的抽了两口,一股浓烟在面前飘荡。

    崔爷做事时,一般不说话。

    他从上衣的内侧口袋里,好不容易掏出了一个老花镜。这老花镜,一看就年头久了。有一只眼镜腿都从镜架上脱掉了,用一个红色的尼龙绳拴着。眼镜架的材质看着像老塑料,用的年头太长了,上面已有了厚厚的包浆。

    他又从另一侧口袋,掏出了一个纸包,一层层的打开,一支细细的毛笔漏了出来。

    崔老五把墨汁递过来,又把崔有宝和胡小惠的出生年月和生辰递给他。

    媒人大婶把桌子上的糖果和果盘往崔爷面前移了移,崔爷看都不看一眼。

    崔爷掏出生辰八字表,在那里一边查,一边算,一会闭上眼,一会又突然睁开了。

    没多会,只见崔爷看着生辰八字,微笑着点了点头。媒人大婶和崔老五看到后,也高兴的一起笑起来了。

    媒人大婶把信纸递上,崔爷开始写传启柬。

    传启柬,相当于求亲贴,这也是村里的一个传统。男方写好后,交给女方,女方接到传启柬,如果答应并回复了,就相当于婚约确定了。在亲事确定期间,男女双方就不要再和其他人相亲了,也不能再和其他人谈恋爱了。

    一般的流程是,相亲或提亲后,如果男女双方都认可这门亲事,那么男方则以家长的名义,写一个书面的求亲帖,也就是传启柬。上面写明男方的姓名,生辰八字,并写下“谨依冰言,敬求金诺”八个大字,字面意思就是,郑重地依照媒人的话,恭敬的请求你金贵的允诺。简单说,就是男方向女方求亲,请女方答应。写好后,用红纸作为封皮,把传启柬包好,并用红丝带系好。把传启柬放在一个红色的木箱子里,箱子里放一些饰品或糖果一类的,以体现诚意。男方家人和媒人一起把木箱子送到女方家。女方收到后,也以家长的名义回一封传启柬,里面写上女方的姓名,生辰八字,再写上“谨依冰言,谨遵台命”八个字,字面意思就是依照媒人之言,谨慎遵守约定。简单说,就是,女方已答应男方的求亲。

    崔爷把传启柬写好,放在桌子上,让字迹晾晾干。

    崔老五把红木箱拿出来,大家就一起把传启柬和准备好的礼物放在里面。

    在“传启柬”阶段,放的都是小件的礼物,只是表示诚意用的。当然家庭条件不一样,放置礼物的贵重程度差异也大。

    大件和贵重的礼物礼金,是进行到下一步“下聘礼”时需要准备的。男方准备必须的结婚几大件,根据家庭条件,有金银首饰,有家用电器,有现金礼包等。结婚几大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70年代,是“三转一响——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那时的”三转一响“是当时每个结婚新娘的美好梦想。80年代,改革开放的发展,经济生活飞速发展,三大件就变成电冰箱、洗衣机和电视机,这三大件,也是那个时代结婚新人的最美好回忆。90年代不一样,00年代又不一样,现在这个时代就更不同了,更花样了,更现实了。“下聘礼”当天,所有聘礼一起用车装好,男方在这一天,要大摆筵席,宴请亲朋。下聘礼的车从男方出发,到了女方家。女方家人热情迎接并宴请男方来宾,也要请亲人陪客,吃好喝好。有的还要吹拉弹唱,好不热闹。

    崔有宝和胡小惠,现在还属于“传启柬”阶段。

    崔老五他们家,在大砰村,也是大户人家,在村里也算得上有头有脸了。

    所以,这次崔老五准备了两个红木箱。箱子不大,里面既放了常规的丝巾、糖果、糕点,意味着甜甜蜜蜜步步高升。同时也放了首饰盒,里面装了戒指和项链,意味着,相恋订婚之意。红色纸包扎好的传启柬,放在了首饰盒上面。

    媒人大婶装好了,大家一看,两个箱子满满的,也都比较满意。

    一切装好整理好,这时,崔老五老婆也把饭菜端上来了。

    崔老五就陪着媒人和崔爷,推杯换盏,好吃好喝。

    热情款待崔爷和媒人,以示谢意。

    吃饱喝足,媒人大婶送了送崔爷,嘴里说道:“崔爷,我和崔有宝马上还要去送传启柬,到时,估计还要蛮烦你再跑一趟。”

    崔爷点点头,向院外走去。

    送走了崔爷,媒人大婶便准备出发了。传启柬都要在中午前送到,以示诚意。

    红箱子也不重,有两个,崔有宝就用扁担挑着。媒人大婶陪着,一起高高兴兴的往胡小惠家走去。

    村里的消息传得很快,早上崔爷一到崔老五家,村里人好似都知道了。

    崔有宝挑着红箱子走着,遇到村里的熟人,大家也都很高兴,热情的招呼着,说些恭喜的话。

    “嘀嘀嗒,嘀嘀嗒,崔有宝要娶媳妇了……嘀嘀嗒,嘀嘀嗒,崔有宝要娶媳妇了……”

    村里几个调皮的小孩,看到媒人和崔有宝挑着红色的箱子,便一直跟在后面。一直围着红箱子,欢笑着,叫喊着不停。

    “你们几个熊孩子,看我不揍你……”崔有宝一边走,一边笑着指着那几个小孩子。

    没多会,就到了胡小惠家。

    周围的邻居也都非常高兴,一起围过来,等着女方打开红木箱。

    小孩子更高兴,都笑嘻嘻的围着,等着混几颗糖吃,看看热闹。

    胡建民给大家发着烟,热情的招呼大家。

    胡建军嘴里抽着烟,都笑得合不拢嘴了。

    媒人大婶紧挨着小惠妈说道:“小惠妈,传启柬拿回来了,回柬也让崔爷来写吧,他德高望重。红木箱也等着他到,再打开,你看呢?”

    小惠妈点点头说道:“你经事多,就依你的办。”

    媒人大婶听到后,就走向崔有宝说:“小侄子,你去请崔爷,让他过来帮着写回柬。”

    崔有宝听到后点点头,一转身就跑走了。

    没多会,崔爷走过来了。

    大家都围着崔爷,媒人大婶打开箱子,把礼物拿出来。

    糖果和糕点分给围在四周的大人和小孩,引起大家一阵阵的欢笑,议论和谈笑的声音持续不断。

    其他的礼品和传启柬,都交给了小惠妈。

    小惠爸把崔爷请到屋里,坐下来。崔爷按照以往的流程,开始书写起传启柬。

    写好了传启柬,小惠爸拿在手里,看了又看,心里忍不住的高兴。

    小惠妈看过后,把传启柬交给了媒人大婶。

    媒人大婶接过传启柬,高兴的说道:“这门亲事,就相当于定下来了。”

    屋外,大人小孩像过节一样,嘴里乐的合不拢嘴。

    屋里,胡小惠,躲在最里的房间,眼圈里满是泪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