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无字江山 > 第478章 匠人之道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瓷器常用的装饰性修复有金属工艺和金缮工艺两种,建盏修复中金缮工艺运用广泛,其修补方式改动较少,且金缮使用大漆,安全无毒,色调也能与建盏釉色和谐映衬,不仅可以填补瓷器的缺损部分,在物理意义上将盏本身补充完整,视觉上也兼具艺术性和观赏性。

    不过因为金缮使用的是大漆,比较费人工,周期也很长,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盏都有必要去这么修复。

    教授跟我都一直坚持尽量维持原状的处理方式,器型完整但有小瑕者,有的珍贵老盏大醇小疵,器型完整,虽有微瑕,可能是烧制过程中自带的,可能是流传过程中导致的,但是斑纹稀有罕见,瑕不掩瑜,不影响其文物价值,那么便无需刻意去修缮,修补反而破坏器物美感,也影响世人看到它们的本来面目。

    九州博物馆中藏有一只建窑油滴盏,虽然有明显的砂眼和粘底,但是油滴分布较均匀,品貌俱佳,依然是传承有序的名品。

    藤田美术馆所藏国宝曜变天目的口沿也有一处小磕损,然而这并不影响这只曜变天目作为日本国宝的地位。

    瓷器即使碎裂,物化性质依然较为稳定。其中碎片如果小于完整器的三分之二,基本就没有修补的必要,维持原状用来教学研究较为合适。

    我的面前突然伸过一张脸,一张睡眼惺忪又干净的脸,看看我又看看工作台上的明代青花,然后看到了旁边架子上的残损建盏,走过去很认真的欣赏,大概一刻钟之后转回来再次看着我,“你送我的建盏应该是现代古品,如果运营得当就可以称为古品古品,在古品基础上二次创作,我想这更加具备流传的意义。”

    “如果拿去大拍卖行会卖出一个好价钱,所以……我决定不还给你了,自己留下了,我对值钱的东西都很在乎。”

    杜小丙一副见钱眼开的样子,然后她又发现了不妥之处,“凭你的手艺不应该这么穷困潦倒,不说变成土豪至少小康没问题吧。难道你的穷困都是假装的?”

    我看着她好看的眼睛,“我在教授实验室做助理只拿补贴,一个月3500,从没有过奖金。”

    杜小丙更加不可理解,“那你可以出去接私活啊,这也没什么,提前跟导师说好就行。”

    我笑了,“我只是个半吊子没那本事。”

    杜小丙也笑了,嘲笑的笑,“算了,简直对牛弹琴,你真是守着金山银山饿死的,现在是匠人时代,你知道一个像你这种顶尖手艺的匠人有多值钱么?”

    “所以有些事不怪别人怪你自己,你要找到你的母亲,找了十几年音讯皆无生死未明,那你为什么不让自己变成一个在全国家喻户晓的明星人物呢?这样你母亲不管在哪里都能看到你,只要她还活着只要不是失意就会主动回来找你的。”

    “当然事情也许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你到现在也不知道她当初离开的原因。”

    杜小丙意识到自己的态度有点狂妄所以很快就平静下来,我没有生气,看得出来她是为了我好没有主观恶意。

    她此刻的模样倒是跟韩城着急的时候有点像,他帮我想了很多寻找母亲的办法,很多很多,尽管绝大部分都是无用功,但是他还是善意。

    “不过没有找到也不是最坏的事情,你应该早就去清楚。”她最后选择用一种看起来残忍但是其实很有效的方法来安慰我。

    “你的性格很适合静下心来专心做一件事情,就像银缮,我想国内银缮的技法经验你都应该排在前五甚至前三,也许有些我不熟悉的技巧你已经达到了第一人的程度,匠人精神,我在你身上看到了许久没有看到的匠人精神的传承。”

    我想了想,“中国有一种刺绣手艺,叫做“杭绣”,始于汉代,于南宋时期达到鼎盛。在当时,它被誉为宫廷绣,绣工们仅为皇亲国戚等绣衣服。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工艺逐渐衰落。如今会这种手艺的绣工,仅留下唯一一人,年过七旬,绣了半辈子的老匠人赵亦军。”

    “这种手艺的衰落与社会的发展不无关系,它费时费工,赚钱又慢,许多年轻人都不愿意来学,就算是进入这个行业,也不见得就能坚持下去。不仅仅是手工刺绣,中国的大部分传统手工艺行业都面临这样的现状。”

    杜小丙听了双眼闪亮,“我就知道你有更深刻的想法和体会,继续。”

    我抬头下意识看看窗外,古老楼梯上仍然没有任何震动传来,至少目前我跟杜小丙在实验室里是安全的,我深呼吸,“卢梭说:“工匠是最正直最古老的职业”。“匠人”在日本,也可称之为“职人”,历史悠久。”

    “随着社会和企业发展的更迭,匠人精神在日本文化中深入这个民族的血和肉里。早在大正15年日本民间知识分子就意识到保护传统工艺的重要性,发起了“民艺运动”,专门收藏社会上各种做工精伦但不为人知的艺术品。后来日本政府出台文化财保护法,其中有一条款叫做“人间国宝”,专门保障和支持被认定的匠人们的权益。”

    杜小丙微微点头,我说的这些她有些应该有所了解,因为她绝不是一个花瓶,果然她思索着接过了话茬,“我比较钦佩的一点事为了让这种精神能够继续传承下去,日本尤其注重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匠人精神”。”

    说到这她突然叹了口气,“只可惜我到现在也没有什么可以引以为骄傲的手艺,我一直梦想着等自己老了以后隐居深山做个真正的手艺人,要不你教我银缮吧,怎么样?”

    “只是我这双世俗的双手是否够得上艺术的标准呢?”

    我没有直接回应她的问题而是借题发挥,有所隐喻,“匠人们手中的作品,所蕴含的意义不仅仅是艺术的追求,更是对生命的渴望和敬意。很多人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强硬的固执,绝大部分的匠人们都会坚守自己的职业,穷其一生,花费毕生心血。”

    “不管你想学什么都不要轻易决定,首先要看自己是否有天赋是否喜欢,这是基础,我们中国人总喜欢说勤能补拙笨鸟先飞,本身没问题,但是对于想要成为一个专业领域宗师级别的人物那么喜好和天赋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没有天赋的手艺即便穷其一生也只是一个基础工匠而已,天赋的差距是无法通过熟练和时间来抹平的。”

    最后我还是给了她答案,我喜欢这样的讨论和争论,我觉得这是年轻人在难得的干正事而不是各种浪费生命。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