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学好数理化,穿到古代也不怕 > 第179章 周先生任教青松书院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小暖,你家的西瓜生意,你能做主吗?”

    “齐伯父的意思是想要合作?”

    “不知我可有这个荣幸?不过你放心,我知道四季水果店是你家的,要是能合作,我不会在咱们府城地界卖,不抢你家生意。”

    “伯父,这事我不能应您,您别急,听我说。”

    乔暖正了正神色,认真解释:

    “不是不能跟您合作,而是这瓜,我们家也是试种试卖,您明白吗?产量不高。

    如果您真想合作,那我回去跟父亲商量下,明年扩大种植,咱们再谈合作如何?”

    “不多了吗?”

    “对,剩下的,大概也就几百斤了,算是比较晚熟的一批。”

    几百斤,说实话,仅是供给府城恐怕都不够。

    齐员外心下了然,点点头:“那行,有机会,能否让我见见乔老爷?”

    “当然。”

    乔暖莞尔。

    多好,她捡了个齐子鸣,搭了个桥,剩下的就交给她爹了。

    齐子鸣很想留下来,可惜今天肯定是没法留下来了。

    “暖暖妹妹,我明儿一早过来,给你们带早餐,我家厨子做的,也还不错,你有什么想吃的没?我单独叫厨子做。”

    “我都可以,不挑食的,不过,你方便吗?”

    乔暖怀疑这货回去了还能被放出来不?

    齐子鸣瞬间就明白了乔暖的意思,转头看向他爹。

    “明日你还是来跟着李童生一起学习吧,你不是说那个周先生极有学问吗?”

    齐员外哪会不明白这两孩子的意思?笑着便点头应了。

    他今天跟来,见见乔暖只是顺带,主要目的其实是为了周先生和李如风。

    齐子鸣告诉他这两日托李如风的福,他得到了山长和刘掌事的指导,那个周先生也是满腹经纶。

    齐员外非常清楚如今齐家最重要的是什么,那就是齐子鸣考学。

    之前没反对妻子给儿子安排亲事,也是想要给儿子加一个筹码,现在看来,是他想错了,他是商人,习惯遇事权衡利弊。

    丰水县案首。

    齐员外又看了一眼这个小院,青松书院山长、刘掌事与周先生是好友,李如风是周先生的学生。

    “小子,不错。”

    齐员外拍拍齐子鸣的肩。

    可惜今天来的仓促,没见到人。

    看来,儿子比他运气好,比他心思清明。

    没事,他会帮儿子把关系巩固起来,而且,那个翡翠西瓜......

    “齐伯父,齐大哥。”

    乔暖不好意思的叫住了要走的两人。

    “小暖何事?”

    “那个,人参的事,暂时不要跟我舅舅他们说,我怕他们担心,等我回头再告诉他们。”

    乔暖说这话的时候,眼睛是盯着齐子鸣的,她相信齐员外应该没那么多事,他也不会天天来,就怕齐子鸣嘴碎。

    不是不能说,等她自己找到合适的借口再说便是。

    “放心。”

    齐员外这会儿也觉得有点不对劲了,又说不上来哪不对劲。

    一个猎户怎么会把那么贵重的东西交给一个孩子帮他处理?

    不过,银货两讫的事,他不管这背后的隐情。

    “放心吧,哥哥会帮你保密的,不会跟你舅舅说。”

    齐子鸣笑嘻嘻的保证,这娃脑子里想的是那个红包。

    *

    齐家父子走了没多久李如风他们就回来了。

    “周先生,您确定了?那咱们村里的私塾咋办?”

    虽然有了心理准备,这突然得知周先生要去青松书院当夫子的事情还是有点惊讶。

    乔暖以为这事起码得等舅舅考上了秀才之后才能定下来。

    “石头村的石鹏你还记得吗?”

    “石鹏?”

    乔暖在记忆里搜寻了一下:“他不是要参加秋闱了吗?”

    石鹏她记得,石头村村长的儿子,已经是秀才了。

    “不是他,是他的舅舅,他舅舅也是秀才,接替我去咱们私塾当夫子,石鹏没那么快去考举人,他可有的学了,现在,他也是青松书院的学生。”

    周先生笑着解释。

    这丫头,真当科举考试那么简单的?赶着点考了就行?

    “哦哦,那是我想岔了,我以为他今年就参加秋闱。”

    乔暖不好意思的摸摸鼻子。

    “周先生,那舅舅也确定要去青松书院读书了呗?”

    “当然。”

    周先生打算等李如风这边考完出了成绩,再跟他一起去学院报到。

    “周先生,您教什么呀?”

    “我教乾字班的经义。”

    “何为乾字班?”

    青松书院属于半私半公的书院,分两个年级,每个年级都分甲乙丙丁四个班。

    一个是启字班,不是启蒙,是启学。

    收七岁以上已经启蒙的小学子,每年通过筛选只招收二十人。

    别看招的少,学院里的学生可不少。

    因为启字班的规矩是,除了中途退学的,到了及冠之年未曾考取童生的算自动退学。

    这中间可是有十来年的时间,不是个个都是读书的料子,五十岁都没考上童生的比比皆是。

    一年年累积下来,还是有不少人。

    按资质,分甲乙丙丁,这排行,启甲自然就是资质最好的,启丁就是......

    而在这之前考上了童生的,便可升到乾字班。

    乾字班也同样每年招收外面的学生,可招收范围更小,童生起步,最好的是已经考中秀才的,一个州府每年能中多少个?何况还有年龄限制,还有别的学院抢生源,所以,即便不限制人数,来的也不多。

    关于乾字班的年龄限制,入学不得超过二十五岁,而到了而立之年,不管考学进度如何都得离开学院。

    同样按资质分甲乙丙丁四个班。

    其实,到乾字班学几年之后,该学的书本知识就都学的差不多了,差的只有个人的理解和见识,策论不是光靠看书就能写出来的,所以才有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说法。

    而书院要教的东西,大概分两类,一个就是经义类,主讲儒家经典,主攻四书五经;还有一个是治事。

    治事囊括的就比较多了,治民水利讲武,还包括了乔暖知识点里的君子六艺。

    算学原就是属于君子六艺的九算,只不过一直不曾引起重视,而这里也跟宋朝制度不一样,君子六艺不是必学科目。

    今年就不一样了,朝廷下达了新令,君子六艺为必修,各大书院必须重视。

    乔暖如今都有些怀疑当今是不是穿越的,君子六艺包含的东西太多了,政治、道德、爱国主义等等等等都包括在内,这是从学生抓起,修其身吗?

    不管怎么看,这都是好事,乔暖不在这事上纠结,说实话,她也想去学院里待两年,感受一下古代书院那种朗朗书声、渺渺书香的感觉,可惜人家不收女学生。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