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what if ? > What If?(024)欧战方酣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看精~彩`小?~?`在039点01bz点?039壹~版主`小?看第一时间更新

    whatif?(024)欧战方酣

    第一部举兵自立

    第四章陆军大学

    (3)欧战方酣

    民国四年农?汛航冢?俏业谝淮渭?徘?胰?依闲 4蟾绱?糯笊?⒁欢?┒?┡?毓?鲋啊4蟾绱笪移咚辍⒕????镅裕?饨还俜缍若骠娌凰担?谘蕴干细???欠缛ぃ晃移疽郧暗脚υ加氚亓挚?峒且溆氪蟾缦辛模?档蕉耘访牢幕?斫狻?亓趾团υ妓?堑乩矸缥锞?钪?Γ??么蟾缍晕艺飧觥巴痢毙〉芄文肯嗫础

    二哥长我五岁,刚从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学成归国,专长是农艺学;二嫂是日本人,听说当年二哥一见到二嫂就惊为天人,也是通过重重考验才赢得美人归。我本来以为父母亲会对二哥讨了外国媳妇有意见,没想到二嫂温柔婉约、进退得体,父母亲对异国联姻也并无成见,初次见面和乐融融。二嫂目前中文仅能勉强粗通,但所幸有桃香这个小翻译在,让二嫂更能融入我们这一家。

    偌大的洋房中我们?拙萘巳?ソ锹浯笪允遥?仪那拇哟参不?碌孛妫?赝房纯炊?栈??魅展庀绿稍诖采系娜?鹩竦袼频穆闾濉V屑浯?鑫⑽Ⅶ??蔷????燃涑苊?讶找媾?埽??崴惩裨嫉乇缓顾?答ぴ谝醺飞希?酆焐?夥旒溆匙潘克恳???粤凉猓?簿渤了?却?傩抑?绽戳佟

    右手边晴儿双腿交叠,臀缝中红肿的蜜穴微微张开,白色精液混杂着爱汁与唾液缓缓从洞穴中流出,白洁脚趾似乎是做着春梦而不禁蜷收;桃香瘫俯在床面上,圆俏紧实臀肉间阴唇无力地护卫撑胀成圆型无法阖起的肉洞,穴中不断沁出的爱液像丝线般滑过虚脱的阴蒂下淌,在阴毛上结成一颗颗混浊小水珠。

    欣赏一下三位爱妻大战后投降虚脱的模样,我进入浴室重新梳洗一番,换上新衫离房步下楼去……

    主屋一楼入口旁是会客室,大哥、二哥正在里面泡茶。难得有与兄弟们聊聊的机会,我走过去闲话家常。

    “欧战问题你们怎么看?”话题转入热门时事,大哥边将热水倒入茶壶中边问道。

    “喔?大哥,这您比我们了解,应该是我们请教大哥对欧战的看法吧?”二哥道。

    “呵呵,别客气,各抒己见?? 

    “我认为英国一定会赢。”二哥道。

    “喔?二弟怎么看说英国一定会赢?”大哥啜口茶道。

    二哥道:“英国海军的吨位数世界第一,加上法国、俄国两国的陆军数量庞大,欧战最后一定是英国、法国这一方得胜。老三你说对不对?”

    “嘎?”我放下茶杯。

    “嗯,老三你是学军事的,你的看法如何?”大哥道。

    “好吧,那我就讲讲我的看法。首先二哥说得对,英国海军可谓天下无敌,法国、俄国两国加起来数百万雄兵,更超过德国与奥国陆军兵力,但这次欧战恐怕不是计算数字这么简单……”我缓缓回答,想着怎么说会比较恰当。在廿一世纪做过功课后重回廿世纪初的这个世界,要更加小心别露出了马脚。

    “喔?怎说呢?”

    “首先从规模上来说,过去一个世纪来,欧洲人之间的战争都是在几个月、最多半年一年就结束,交战国也就是一两个国家;其他国家要不做和事佬、要不就做壁上观,而这次欧战欧陆所有强权都已经参战,无论在人力、物力、时间、空间上,都不是过去战争所可以比拟的……”

    先透露一下欧战不会短暂结束的讯息,似乎是个好开端。

    我润润喉续道:“这可以用牛顿运动定律来解释,现在英、法、德、奥、俄五大强权就如同五列满载的火车,即使知道要相撞了,但质量与惯性却无法让他们立刻?x车,势必要冲撞到彼此动能抵销才能停止。平常是唱戏的想唱、看戏的没兴趣,不然就是唱戏的不唱、看戏的观众不给走,但这次怕是唱戏的与看戏的都假戏真做了。”

    “嗯,说得没错……”大哥道:“欧洲列强间的利益冲突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无论是政客还是一般国民,都狂热地想藉着战争一次解决。”

    “但是战争不就是比军队、比军舰、比大炮吗?”二哥问道。

    “短期战争比的是数量、是战术,但长期战争比的就是整体国力。”我道:“德军在马恩河会战受挫之后锐气已失,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而英军法军冬季的反攻也没有产生任何决定性的结果,只能让战线稳定下来,这就注定了这次欧战已经不可能在短期内结束。”

    “喔?老三你说详细点。”大哥道。

    我沉吟半晌,思索要怎么解释才不会过于暴露出自己早已知道战争结果,续道:“这样说吧,战争双方是矛与盾的关?S,要不就是攻击压倒防御、要不就是防御粉碎攻击,但现在欧战两大阵营势均力敌,攻者无法打败手者,矛盾互不能伤及要害,加上彼此间无论政府、国民都情绪高昂、自信满满……”

    “这就难以善了了吧……”大哥续问道:“那你看接下来会怎么变化呢?”

    “现在在战场上双方都只能对对方造成伤害,却不可能取得胜利……”我答道:“这种情形就叫做消耗战,最后决定胜败的是经济能力,彼此互相封锁,看哪一方经济能力不足先倒下。”

    “如果决定因素是封锁,那英法一方的赢面更大吧?”二哥问道。

    “那可未必。”我答道:“海军是英国的强项,但英国弱点也就在大海。”

    “弱点?英国海军可号称无敌舰队勒。”二哥拿起茶杯,语气颇不以为然。

    “英国强项是大战舰、大舰炮,但是主力舰数量再多,也不可能封锁整个大海。”我说明道。

    “没错,主力舰功能是主力舰与主力舰彼此对决。”大哥帮忙解释道:“要封锁敌人还是要靠巡洋舰。”

    “喔?”二哥相当疑惑。

    “英国是个岛,一半以上粮食、原料都要透过海运才能满足英国所需;而英国的产品也必须透过海运送到全世界各地,才能赚取足够的资金来购买食物、原料。”我解释道。

    “所以老三的意思是,如果今天海运中断了,那么英国人不用打仗就活活饿死了?”二哥狐疑道。

    “没错,如果一粒米、一粒麦子也不能送入英国,英国人就算不饿死也无法再作战了。”我回答道。

    “但这有可能吗?”二哥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皇家海军主力舰虽多,不过也就二、三十艘,在茫茫大海上洒出去根本找都找不到。”我续道:“如果是主力舰队对决,德国人很难是英国人的对手。如果今天德国人能体察这一点,用小船四出袭击商船、破坏通商,如果击沉商船的数量能超过新建的能力,英国就会慢慢流血而死。”

    “那三弟的意思是陆权胜过海权??俊贝蟾绲馈

    “这也未必……”我继续说明:“德国虽然是个大陆国家,但事实上德国的粮食从乌克兰进口、牛肉从阿根廷进口、肥料从智利进口、铁矿砂从瑞典进口,如果英国、法国能彻底断绝德国对外贸易,德国同样会因饥饿垮台。”

    “所以老三你是说,欧战最后会变成一场看哪一方先饿死的战争??俊

    “二哥说得没错,不论是交战的任何一方都需要从外国进口大量的食物、原料,如果不能从贸易中补足所缺,英国、法国、德国还是奥国都无法自行生产足够的所需物品。”我道:“而随着战争时间拖长,死伤势必快速增加。军队的主体是青壮,大量青壮男性死伤会更进一步削弱列强的生产能力。长期战争并不是单靠前线官兵奋勇作战,还需要人力在兵工厂生产弹药,在农田耕种生产粮食。当青壮男子都上战场之后,生产方面慢慢就会出问题。”

    “这样说我了解了,当总体战进入到消耗战阶段,就变成一方面比资源,另一方面比人力。是这样的意思吗?”

    “二哥说得没错。”

    大哥问道:“老三,那从你看中国政府到底应不应该参战呢?”

    “战争归根究底还是利益问题,中国应不应该参战?何时参战?这都不是我能考虑的。”我放下茶杯续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中国位居远东,即使参加同盟国也无济于事,只是平白给英国和日本多了出兵侵略中国的藉口;至于参加协约国,目前并没有实质的好处。”

    大哥道:“之前袁大总统向朱尔典提议,中国加入同盟国,然后由英国提供机器设备,由中国代为生产各式武器军火,但据我所知英国并没有答应。”

    “英国人不答应是完全可料想到的,中国要建立军火工业体质太差,从上游钢铁生产到下游军火都缺乏基础。建立工业规模的基本条件是机具设备,现在英国人自己机具设备都不够用了,如何有多余的机器设备能提供给中国?”我说明道:“在这之间唯一有可能获利的是日本。日本本身已有军火工业基础,要生产武器、弹药都有相当规模的产能。其实以大哥您在外交界的关?S,只要去查查日本人是不是开始大量进口铜与樟脑,就知道我猜得对不对了。”

    “铜和樟脑?”二哥狐疑问道。

    “铜是?造炮弹的原料,樟脑是?造炸药的原料。”我说明道:“我猜英国人不会委?日本人?造武器,因为一来日本本身钢铁产量不足,真正要大量生产钢铁还必须得向美国进口废铁炼钢,但美国人自己赚军火钱都来不及了,很难有多余的废铁可以卖给日本。二来,日本人目前虽然有能力?造火炮枪械,但是在品质、精度上都还差欧洲列强一截,英国人未必愿意让先进的生产技术流到日本去。所以最多就是叫日本人帮忙生产各式弹药。”

    我看看两位哥哥,停顿几秒续道:“以我对欧战发展的估计,当运动战转变成阵地战后,接下来列强炮弹的使用量势必大增,一个月起码也要消耗六、七十万发。这不要说英国协助中国建立兵工业,即使是日本以现有国力,也不足以应付列强一个月炮弹所需。”

    二哥咋舌道:“六、七十万发?真的假的?”

    我笑而不答──总不能告诉二哥说一年后将要发生的索姆河战役中,英军一星期就打掉一百五十万发炮弹吧!

    “那参战现在时机未到,要赚军火钱,中国又没有足够的工业因应。”大哥问道:“那这场欧战对我们中国来说,可以怎么办呢?”

    “是呀,难道是不战不和不走吗?”二哥道。

    呵呵呵呵……听到二哥引用叶名琛的“名言”,大哥与我都笑了。

    “可以从几个方面下手。”我笑道:“第一、买船。方才我向两位哥哥说明了,欧战打到最后一定是消耗战,看谁先饿死。以目前的情势来说,交战列强只会袭击敌国的商船,对中立国船只目前还不敢动手。但随着战事拖长,我看迟早会发动全面封锁,甚至是无限制潜水艇攻击。”

    二哥问道:“无限制潜水艇攻击?我听说过潜水艇,但什么是无限制潜水艇攻击?”

    “潜水艇是德国强项,神出鬼没,锐不可档;但躲在水中时威力最大,如果浮出水面就非常脆弱了。”我笑笑续道:“所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埋伏在英国港口外,只要看到船只就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击沉。这样潜水艇的损失最小,战果最大。”

    “这……这会引起严重的国际纠纷呀!”大哥道:“但依照万国公法,封锁敌国港口时必须检查商船,确定船上有军队、军火或是军用物资才能予以没收或是击沉,如果是客轮就必须放行;而且如果是中立国船只还只能没收货物,不可以破坏船只。”

    “话是没错,但潜水艇不像水雷艇。潜水艇速度慢、火力弱,如果浮出水面根本不是对手,即使是武装商船也可以把潜水艇击沉。”

    “这可是与全世界为敌呀……德国人敢这么做吗?”二哥惊讶道。

    我答道:“这不是敢不敢的问题,我想得到,德国人也一定想得到……问题只是德国人什么时候放手去干。如果德国人能想清楚,为了求得最后胜利,这步棋是越早走越好……即使德国人不?裼梦尴拗魄彼?Чセ鞯牟呗裕?⒌滤?交ハ喾馑??执?乃鹗Э隙ㄊ窃嚼丛酱蟆:I戏缦赵酱螅?T怂俣染驮铰??矍?驮胶谩O衷诼虼?隙ㄊ嵌缘摹!

    “原来是这个道理……”大哥道:“这样为兄的明白了,老三你的意思是不是:把散布在各港口还没让英国人掳走的德国轮船都买下来,改挂中立国旗,然后再看看哪些船公司胆小怕事的,也顺便把他们的船都接过来?”

    “大哥果然厉害,一下就猜到渊翔的意见。呵呵呵呵!”我笑着续道:“咱们现在银行里现金不少,请大哥协助父亲大人与姑丈,用我们美国公司名义能买多少船就买多少船。”

    “嗯,据我所知光在中国各口岸内,德国轮船就还有二十多条,过完年后我找辛慈大使去商量商量……”大哥道:“那要向国外订船吗?”

    “订船倒是不用。国际航运紧张是一时的现象,战争结束应该就会缓解,所以不能放下太多资金在上面。大哥请您切记这件事不能自己出面,一定要透过中立国,最好是美国、瑞典出面办,切不能让国内知道。”

    “这个我懂,消息走漏就麻烦大了。”

    我转头续道:“至于第二件事情就要靠二哥了。”

    “啊?我?老三你别开我玩笑,今天大哥与你两个人提的意见都是高来高去的,二哥我能帮上什么忙?”

    “二哥您客气了……现在欧战方酣,才半年时间列强就打得不亦乐乎,但接下来肯定在粮食上会出问题,这就要靠二哥您这个农学家来解救了。”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二哥马上笑着说:“好说好说,我还不知道有用得上我的地方呢!”

    “老三的意思应该是──欧战拖长了,列强青壮人力都投入战场,粮食生产上会出现缺口吧……”大哥接着道:“照老三个说法,把粮食搞起来,趁机外销欧洲,应该是笔好生意。”

    “喔?是这样呀?”二哥道:“这想法是不错,但里面还有两个问题:第一是粮食不比开工场、挖煤矿,说增产就可以增加;稻米麦子一年就是固定时间成熟,就算开出价钱要农民增产,时节不对也买不到粮食的。”

    二哥顿一下续道:“第二个问题是欧洲人吃?、中国人吃稻米,中国北方是有产麦子,但现在时局不稳,要增产也有困难性。中国人多,自己产的要自己吃就不够了,哪还有多余粮食可以卖给欧洲人?”

    “所以这个部份就真的要麻烦二哥您这位专家好好指点指点了。”我笑着继续拍马屁。诱惑二哥动脑筋说出答案,比我自己讲该怎么办要好多了,而且也可以顺便看看二哥到底在日本学习到什么程度:“增加粮食不可能办不到的,但究竟要怎么办呢?”

    “嗯……”二哥沉吟半晌方续道:“办法是有,就怕是太激烈了,大家不能接受……”

    我看着二哥脸色似有难处,心中突然一惊──二哥在日本多年,该不会要说出什么激进的社会主义看法吧?

    “先说说简单的吧……如果照老三想的,要出口粮食到欧洲去,我看倒不如外销猪肉……”

    “猪肉?”听到二哥说出令人意外的答案,大哥立刻放下手中的茶杯。

    二哥解释道:“是的,正是猪肉。欧洲人吃?不吃米,所以即使是有多余粮食可以外销,要把大米卖到欧洲去也是不可能的。但欧洲人喜欢吃培根肉、洋香肠,这些都是猪肉做的,由其是用盐腌的培根肉,不但是欧洲人的主食、需要量大,更可以久放、不受海运时间影响,加上其他肉类出产大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加拿大等等,都是外销牛羊肉,反而培根肉生产得少。如果我们能大搞,这部份很有机会。”

    “但乡下养猪都是用馊水剩饭,不然就是割些猪菜什么的,养个一头两头小打小闹,哪有那么多猪可以做成?肉外销呢?”大哥问。

    “照经济学学理,有人愿意买,自然就有人愿意卖,有人愿意出好价钱买,自然就有更多人愿意去养、去卖。”二哥说明道:“中间的关键就是:拿什么饲料养?怎么养?养什么猪?以及有没有本钱养猪?”

    二哥笑笑道:“先说饲料吧,在饲料上养猪最好就是?粟米,也就是上海人说的珍珠米,也有人称之为玉米、番麦、玉蜀黍、包谷。”

    “玉米我知道。”大哥道。

    “那我就用玉米这个名称继续说明吧!”二哥越讲神色越得意道:“玉米是旱作,水跟肥料的需要都少,非常适合在南方丘陵地、山坡上种,而玉米又是营养最高的饲料作物,不需要等到结出玉米,在开完花、玉米充浆的时后趁嫩收割,切成碎片后整株玉米都可以当饲料用。”

    “这么行呀?”大哥叹道。

    “就是这么行……简单说要搞猪肉生产,就是先组织生产队教农民种玉米、教农民用玉米养猪,然后与农民打保价合同、发玉米种子发肥料,农民就开始干了。初期农民没钱就借钱给农民,玉米不够?猪就从美国进口玉米,崽猪不够就赊崽猪给农民,这样就可以开始干了。”二哥说明道。

    “就这么简单吗?”我问道。

    “就这么简单……”二哥得意道:“但是过去农村养的猪品种较差,建议要改养大白猪也就是英国约克夏猪,或是丹麦的蓝瑞斯猪也就是长白猪,这两种猪饲养效果较好。”

    “所以结论就是借钱给农民当资本,引进大白猪或长白猪,然后推广种植玉米这三件事吗?”我归纳道:“那二哥估计要多少钱呢?”

    二哥低头稍微计算一下,道:“目前市面上猪肉一斤在九铜元到十元铜元左右,扣除小卖利润、运费,实际成本五铜元上下。一头猪以二百斤算,可以出一百四十至一百五十斤肉,大约?造四十磅培根肉;饲养成本是一千铜元,加上食盐、香料、烟?`用的薪柴等,?造成本每磅培根肉成本约一千五百铜元,铜元现在对银元汇价大约一百三十,所以成本就是十一块半银元……嗯……现在国外培根肉每磅二十六美分,这样……一头猪培根肉四十磅卖二十银元……哇!”

    “这生意不错呀!”大哥续问道:“那搞个二、三万头猪要多少钱?多久时间?”

    “我算算看……一头成本……加上玉米推广……加上腌肉场……嗯……三万头猪总投资应该要五十万元,”二哥边算边??道:“进口种猪……嗯……繁殖、推广……嗯嗯……这样大约要一年时间就可以出货。”

    “一年时间……”大哥道:“老三你觉得呢?”

    “我想问的是农民可以赚多少钱?”我道。

    “这样算下来至少每头猪可赚十元,还不包含培根之外的其它收入。”二哥道:“一亩地玉米种得好,可产一万六千斤青贮饲料,一头猪一年吃青贮饲料六千斤……一头猪养六个月出栏……这样一年就是五头……嗯嗯,这样拨出一亩地来养猪,如果没养死的话,一亩地起码净赚五十元。”

    “哇……”听到这么高的数字,我不禁惊呼。

    “那还有谁要搞革命当官呀?养猪就发家?? 贝蟾缧ψ诺馈

    “是呀,就是因为之前在日本??书时仔细算过,所以我特别注意了养猪这一块。”

    “呵呵,三万头猪就是六千家农民,这个主意好,一下就把农村搞富了。”大哥道:“农民有钱就不会乱,地方就会安定、繁荣。”

    “唉……”二哥长叹一口气道:“但问题也就在这里了,所以我回国后都不敢提起养猪这事就是这样……”

    “嘎?”我与大哥一起望向二哥。

    “现在的农民几乎都是佃农,土地是地主的,他们只能付出高额的地租去租地耕种,生活是要死不活。”二哥恻恻道:“现在的地租几乎都是地主七、佃农三,好一点的则是地主佃农六四分,像我们家这样与佃农五五对分的就几乎没有了。如果一下子我们鼓励农民养猪,农民一年就赚了几百块钱……这样地主与佃户地位颠倒过来,怕是会出乱子的……”

    “哈哈哈哈哈……”大哥在旁边沉默了一会,突然朗声大笑道:“老三,有你的!”

    “啊?”二哥彷?氛啥?鸶彰?蛔磐沸鳎?页?蟾缁嵝囊恍Α

    “二弟你不知道吗?老三已经差弟媳妇回去桂平买地了。”大哥笑道:“这几个月应该买了不少了吧?”

    “是呀……”我笑着道:“家里原本就有的地加上新收购的,已经买了七、八万亩了。”

    “嘎?买地?”二哥惊讶道。

    “是呀,老三说钱赚了要给自己?时父隼铣玻??韵衷诩依镒錾?庾?那?寄没厝ス鹌铰蚺┑亓恕!

    “嘎?我越来越听不懂了……”二哥道。

    “老三用家里名义买地,买了之后租给农民,每户可以承租五十亩地,收成后佃户拿六五、我们拿三五。”大哥道。

    “喔?我算算……”二哥马上又低头算了起来:“这样如果每家拿五亩地出来养猪,收入就是二百五十元……嗯……另外四十五亩用改良方法,一年春夏种两?稻米,肥料适合的话至少收成二万斤,就是三百元……冬天再种点地瓜、杂粮,这样一户一年收入至少也有六百元,真是太好了!”

    大哥笑道:“还不只这样,来租田的我们再提供房舍、耕牛、种子、肥料等等,还免费让他们的孩子上学校。农民只负责耕种,税金我们缴,需要的肥料、种子等等也是我们先无息垫给农民,收成后再来分帐。农民多做多赚,我们也多赚。”

    “如果遇到天灾欠收,我们还是照比例收租,肥料、种子、农具就分五年摊还……”大哥笑着续道:“现在很多小农、自耕农或是小地主都愿意把田卖给我们,自己来当佃农。”

    “啊?有这么好的事?怎么不早点告诉我?这比孙文宣传的三民主义还要好呢!”二哥惊讶道:“有这么好条件,当然农民怎么也要把地卖给我们!”

    “这些都是老三想出来的,他说这叫耕者有其田和肥料换谷,”大哥说明道:“现在县里几个大家族都愿意把地卖给我们,但三弟说事情还不急,要等你从日本回来一起商量了再说。”

    “嘎?三弟又有什么想法?”二哥问。

    我抓抓头,讪讪道:“也没什么啦……其实我只是担心家里规模搞太大了,让其他几个家族眼红。所以想说搞了农村企业,用入股分红的方法让其他家族加入……大家有钱赚就不容易出问题。”

    “哈哈哈哈,我懂三弟的意思了!”二哥笑道:“讲了半天,老三你是不是想说用猪肉公司的股票来跟其他家族换土地?”

    我答道:“呵呵,二哥真聪明!”

    二哥道:“如果达到规模的话,这样算下来……嗯……卖出一头猪公司可赚三元,一亩地一年就十五元、地主坐分六元,原本种米地主每亩只能赚四元,对地主来说这样会不会太多了呀?”

    “呵呵呵呵……”大哥笑道:“老二,你要搞懂老三的意思——赚钱不怕分人赚,只怕大家不团结。有钱就分人,哪怕大家不听话?”

    二哥笑着说:“呵呵,这样会暴动吧!地主们都要抢着来入伙。”

    “我们是要让地方上富起来,又不是要发财。”大哥笑道:“其实我说老三呀,我们向其他大户收购猪肉就好,何必让他们入股呢?”

    “如果只有买猪肉,其他家族势必是压迫佃农来养猪。”我道:“我们不缺钱,我们是要让农村富起来,这样才有保障。所以我们要的是地主的土地,不是他们的猪肉。”

    “呵呵,这样一来,虽然名义上是佃农,但只交三成半的地租,又不用负担投资风险,其实比当自耕农还要好。”二哥笑道:“老三你这个办法比孙文宣传的平均地权还要好呢!”

    “只有农民富起来,社会才会真的进步!”我笑道:“以后还要请二哥想想办法,看怎么把这些农地卖给农民,让他们自己当主人!”

    “啊?”听了我的话,大哥二哥一起惊叹。

    “只有土地掌握在农民自己手上,才会更加努力生产。”我说明道:“所以我们把土地买来只是暂时的,最后还是要让农民自己拥有土地,这样他们才会更努力、更富裕。”

    “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农民有钱才会努力增产,才有钱教育孩子,大家都有钱、都有机会上进赚钱,有了希望就不会有仇恨,这真的就是迈向小康社会了……”大哥叹道。

    “呵呵,”我笑着对二哥继续道:“所以这事还需要种猪场、饲料厂、种苗场、训练班等等各种设施互相配合,如果二哥不嫌弃,就全权委?给二哥了!”

    “呵呵呵,哪的话,能有机会发挥所长、回馈乡里,这些都是应该做的。只不过……”二哥迟疑了一下道:“我打算增加一项东西。”

    “二哥请直说!”

    “我想要来设办农民组合,不知道二位兄弟有没有什么意见?”

    “农民组合?”大哥显然没听过这个日本名词,显得有点惊讶。

    我道:“嗯,农民组合我不反对,但是一定要稳建、农村一定要和谐,绝对不能左倾、激进。我这样说二哥应该懂吧!”

    “当然,我在日本这么久,当然知道左倾是什么。”二哥正色道:“我理想中的农业组合,是负责农业技术、农民教育、农村建设、水利建设、农机具?造使用、农民照顾还有最重要的──农业金融──的团体。按照日本经验,农民组合如果牵涉与地主之间的抗争,就很容易会左倾、激进,但现在我们先把地主与佃农的矛盾问题拿掉,好好控制就不容易激烈化。”

    二哥继续说明道:“农民暴动的主因都是土地所有权问题,这部份我之前在日本时考察了许多农业组合,对于其中斗争的激烈化、暴动化有些心得。方才三弟说最后要把土地交给农民,这点我完全赞成,只有农民自己拥有土地所有权,才能稳定农村。而且一小部份人先富了也不行,有人先富就会产生社会矛盾,迟早会妨碍农村和谐,所以一定要抓紧均富两个字,透过农业组合让所有人一起富,这样农村才会稳定。”

    “没错!均富、维持稳定才是硬道理!呵呵呵,那请大哥作个总结吧!”我道。

    “那结论就是把土地问题、农民组合问题、养猪问题还有培根肉加工等等都交给二弟,请二弟好好规画,看是不是在半个月内提出一个规画大纲,计算出需要的资金,我们三兄弟再一起请父亲大人定夺?”

    “这样太好了,大哥果然思虑?详完备!”我道。

    “半个月没问题,我立刻着手进行!”

    (待续)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