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七零空间:不做冤种小姑子 > 第77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张父在这里待了两天,等到张母到了,他就回去厂里上班去了。

    虽说赔偿金要来了些,但是女婿的情况还得看后续恢复,家里总要有些钱才行。

    张母跟厂里请了两天假来照顾女儿。

    她打算女儿如果问题不大,到时候就把她一块带回去。

    她把乖乖也带来了。

    之前女婿出事那天,外孙子突然发烧了,他们就没敢带着他一块去。

    毕竟小孩子的身体还是脆弱了些,这种情况大家可不敢带他出门。

    不过还好,发烧发了一天就退了,医生开了的退烧药都没喝完。

    张母请假的时候,厂里人知道了,嘴上不说,背后说小话的人可太多了。

    从她年轻的时候开始,背后说她家闲话的人就没停过。

    因为她家就一个闺女。

    虽然早前有个儿子,但是没留住,那个时候开始,背后就一直说她没福气。

    就是后世,还有好些人家因为家里就一个闺女被人说呢,更别说现在了。

    更要命的,就这一个闺女,现在还在医院躺着。

    副厂长批假的时候还说,让她安心照顾家里几天,不用担心厂里的事。

    张母不用想都知道那些人背后又要嘀咕了,她年轻的时候还要生气,现在已经对这些说小话的人可以当看不见了。

    她现在满脑子都是她家闺女和女婿。

    乖乖这两天一直在问,问他爹在哪儿,他娘在哪儿,怎么外公也不在。

    张母来的时候本来是不想带着他的,她都跟厂里说好了,会有人会照顾他,而且她丈夫马上就要回来了。

    但是乖乖一直在问。

    没办法只能把他一块儿带上。

    张秀兰这会儿已经可以下床了,医生检查完说她目前情况还可以,但是千万不能再激动了。

    张秀兰非常坚定的跟医生表示,自己一定好好注意。

    她这卧床卧的可心焦死了。

    张母带着外孙子到医院的时候,张秀兰正在丈夫的病床前坐着。

    她的眼睛已经不红了,不像前两天几乎眼泪就没干过。

    哭有什么用呢?

    丈夫腿折了,短时间恢复是不要想了。

    家里现在她就是顶梁柱,赶紧坚强起来把日子过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秀兰啊,建国啊,娘带着乖乖来了,你们都好吧。”张母这几天在家焦虑的都要疯了,她就这么一个闺女,虽然两人还要吵吵架,但是有什么事最着急的还是她。

    乖乖这两天好像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一样,比起之前要安静了不少,这会儿看见他爹,他娘就想冲上去抱住他们。

    被张母赶紧拉住了。

    “小祖宗哎,可不能扑啊。”张母赶紧拉住外孙子,“你娘给你怀弟弟妹妹了,现在不能扑,晓得没?”

    这要是平常,张秀兰肯定说没事,但是现在她刚能下床,自己也是小心的不得了。

    乖乖被外婆这么一拉,就要哭。

    张秀兰一看,赶紧对着儿子挥挥手,“乖宝,不要急,到娘这儿来。”

    朱小琴一进门就看见她这个大侄子撇着嘴要哭。

    她跟张母打了个招呼,赶紧上前拉住她大侄子,给他喂了颗糖。

    乖乖这两天是没见着人,吓着了。

    现在看到他爹娘都在,不给抱就不给抱吧。

    他就不是粘人的性格,吃了小姑给的糖,乖乖的走到他娘跟前,看了眼躺在病床上的他爹。

    “娘,爹怎么不起来呀?”

    “你爹生病了,要躺着养几天,过段时间就起来了。”

    朱建国现在说两句话肋骨就痛,索性就躺着不动了。

    他看着儿子在他媳妇边上嚼着糖,想伸手摸摸他的头。

    乖乖也乖,他看他爹的手伸不了太长,就主动上前,两只小手抓住了他爹的手。

    朱建国本来这两天因为痛也哭过了,因为对接下来的日子迷茫也哭过了。

    他就从来没觉得自己能眼泪多成这样。

    哭了快两天,今天开始跟他媳妇一样,已经不想哭了。

    但是他儿子一抓着自己的手,他眼眶又红了。

    “爹,你是生病难受了所以想哭吗?”

    “对,爹生病太难受了。”

    “那爹你好好吃药,我前个吃了药就好了。你吃了药,病也会好的。”乖乖虽然年纪小,但是已经有自己的逻辑了。

    在他看来,他吃药病就好了,那他爹吃药病也会好的。

    朱建国这才知道乖乖前两天还发烧了。

    他用力的握了下的儿子的,“乖乖真棒,对,吃了药就好了,爹也会好好吃药的。”

    张母看着女儿一家三口待在一块,摸了摸自己的眼睛,然后拿出自己的包裹。

    “我早上煮了十个鸡蛋,小琴啊,你吃两个,再给两个给你娘,剩下的给建国和秀兰分了。”她今天一大早起来,把家里的鸡蛋全煮了。

    “婶子,我刚吃完了过来,这鸡蛋都给我哥和嫂子吧,他们才要补补。”

    “我还给带了食堂的包子,还是肉馅的。”

    票还是从齐副厂长那里拿来的。

    要说补偿都给了,这吃饭的事就该他们自己想法子了。

    但是谁让朱小琴名义上还在报社学习呢。

    朱小琴招待所退房那天去了趟宜城日报社。

    她现在这个情况继续学习,是没心思学的,报社的人也理解。

    临走前,李编辑跟她聊了会儿,说她哥这事适合采访出来,写成宣传稿,之前跟他一块去的那个采编实习生正在做这个事。

    “那这得来采访当事人啊,我们对于厂里的安排特别感激,就是有这么负责的领导,员工才能一心一意为国家奋斗啊!”

    朱小琴完全把他哥不是市家具厂的员工这事,给抛到脑后了。

    这些不重要,实惠最重要。

    也是朱小琴能接上话,明白他们的意思,要是个正常的村里姑娘,心眼真不能多成这样。

    朱建国在床上躺着根本没说上几句话,全都是小蔡婶子和朱小琴代劳的。

    夸人还不会夸吗。

    最绝的是,这稿子最后是朱小琴自己动的笔。

    第一人称,以家属的角度来写,这才让人看的更有代入感。

    她虽然年纪小,但是有省城报纸的发表经验,倒是没人看轻她。

    看轻她的现在还在家里休息呢。

    趁着这次机会给家具厂做了一次宣传,齐副厂长心里才好受了些。

    虽然《宜城日报》的辐射范围就他们一家家具厂,但是这种为人民服务的事,多宣传宣传,才能有机会让别人看到啊。

    这酒香也怕巷子深啊。

    这多宣传宣传,说不定他们厂长就升走了呢。

    这样,他不就顶上去了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