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七零空间:不做冤种小姑子 > 第326章 食堂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其实自从教会了大部分人这裤子怎么做之后,朱建国就没有之前那么忙了。

    要不然他也没空给他小妹写信,一写就是几页纸。

    但是生产上没有问题,不代表别的地方没有问题。

    如果一个厂子开起来,只要保证生产线的平稳,那就不会有那么多倒闭的厂子了。

    村厂里,朱建国还是让她们还是按照流水线做活,这样比起一条一条的做,要快不少。

    镇上那里也没停,不过他也没在镇上继续扩张了,所有的事情都交给了他媳妇处理。

    张秀兰每天要上班,能花多少心思在那裤子呢。

    进度自然就慢下来了,

    但是再慢,有之前的那么积累,一个月两百出头的裤子还是能出的。

    而且有了村里的大批量生产,目前他们这里出货是没什么问题了。

    不像白师傅刚找来的时候,朱建国是努力拼拼凑凑给他凑了两百条裤子,让他带走。

    白师傅一开始也就想着先进个两百条卖卖看,

    皆大欢喜啊。

    不过因为村里的出货量占了大头,

    镇上那两个师傅老实了不少。

    他们小心思是有一点,但是让他们再干点什么事,还是没那么大胆子的。

    而且镇上就那么大,他们又找了那么多人一块做裤子,

    这两人稍微有点动静,底下那些师傅也不乐意啊。

    好好的裤子做着,钱赚着,再去搞七搞八,别搞到最后什么都没有了。

    朱建国夫妻俩本来都想好了,要是这两人出什么问题,立刻就从村里招两个靠谱的婶子来干。

    反正这么些日子下来,下水河除了实在缝纫方面没什么能力的,其他大婶子小媳妇那基本上就没有不会做裤子的。

    这要不是她们还有家里的事要忙,这一天一条裤子那是能做的。

    厂子里的效率肯定就更高了。

    大队后面那一块地,在公社的支援下,厂房起的很快。

    说是厂房,其实就是大号的平房,也不用架一层上去,所以完工的很快。

    从开始挖地打地基到最后完工,全程两个月。

    朱峰玉这个只盯着修路的,还回来帮忙盯着修了厂房。

    蔡婆婆一开始听说她孙子要在村里开厂的时候,还以为是谁拿她开涮呢,

    后来才知道是真的之后,还把她三儿子叫回来骂了一顿,

    说这么重要的事也不知道回来说。

    她也没别的想法,就是想着她孙子开的厂子,怎么着有货得紧着自家人吧。

    但是知道这厂子的利润的一半是大队的之后,

    她就知道这事没那么容易了,盯的人多啊。

    但是不妨碍她催着媳妇孙媳妇去看看能不能聘上工人。

    她这种算很正常的了。

    村里有些人是觉得这日子更好过了,就想着年底能多分点钱。

    但是有些人不乐意,还跑去大队长家。

    说他们下水河的厂子,为什么管整个大队分,凭什么算大队的厂子。

    书记说的事,他还能多嘴?

    大队长直接给了他这个堂弟一巴掌,让他该哪边玩去哪边玩去。

    刘翠花一进屋,就看见她丈夫这个一天到晚只会混日子的堂弟,

    在跟她丈夫大小声,然后就被打了。

    该的!她心里想着。

    一天到晚想着占便宜,现在占了便宜了,还觉得便宜少了,

    这种人还真不少。

    刘翠花回来是要跟丈夫八卦她今天去蔡婆婆那里听见的事的,

    谁知道一进来就看见丈夫在教训人。

    过了好一会儿,人走了,她才想起来跟他说,

    “今天蔡婶子发了好大的火。”

    “这又怎么了?”

    刘翠花今天是去问厂食堂的事的,还没进门呢,就听见蔡婆婆骂人的声音,中气十足。

    “你全家死光了,我家建国和小琴都会好好的,老瘪三,你敢再来试试看!”

    蔡婆婆今年七十六,在这个时候算是高寿了,

    村里虽然也有几个八十几的,但基本上都是躺在床上不动了。

    像她这种七十大几还能正常活动的,没病没灾的,村里是少数。

    刘翠花来就是想赶紧把食堂的事落实下来,谁知道就听见她在骂人。

    说到食堂,这就是公社给的一些政策了。

    要钱是没有的,但是比如菜和肉之类的,公社直接给些票再签些单子给他们播些菜,那还是能供应的上的。

    不过只是一半,剩下的一半还是要大队自己解决。

    但是大队长一开始报上去的时候,人数就是往多了报的,

    所以算下来大队基本上没什么需要负担的。

    也不是说他胆子多大,这年底算钱的时候,厂子的收益又不是只给他们大队,公社那里还是要收一部分上去的,这时候不多报一点,那不是亏了嘛。

    吃什么不能吃亏这句话,还是依旧非常适合大队长。

    但是工人都搬到新盖好的厂房里踩了快一个月的缝纫机了,这食堂干活的人还是没敲定下来。

    本来这活朱建国是想让他娘来做的,但是小蔡婶子算算账,觉得自己去食堂不划算,

    而且养殖厂那里她每个月还拿钱呢,虽然钱少,但是基本上没她什么事

    这些日子光给儿子看着那些布,都快去了她半条命了,

    现在还让她弄食堂?

    她觉得还是多活两年比较重要,她还要看着女儿结婚,给她带孩子呢。

    小蔡婶子一拒绝,得到消息的其他村民那是把大队长家的门都要踏破了。

    村长要不是已经安排了一个儿子去专门看库房,他都想让他儿媳妇去食堂干活了。

    这食堂既然是烧厂里的饭,那就也是工人的待遇。

    现在还没什么外包的说法,除非不专门做,一旦专门要做食堂,那待遇肯定得跟上。

    朱建国一开始是没想着要弄食堂的,毕竟厂子刚开,各方面的支出都有些高,

    但是公社那里拨一些支援就是这样,不专门这么操作,那支援就下不来。

    为了这些支援,食堂也得干起来。

    后来大队长和村长讨论下来,觉得这活还是得留给朱建国那一家子。

    朱建国他娘那里做不了,他奶奶那里还没人选吗?

    刘翠花就是负责传这些话的,上次她来跟蔡婆婆说了,让她看看家里谁合适,可以安排去管食堂。

    这次就是来确认消息的,人选确认好了,她丈夫就好安排了。

    那食堂盖起来快的很,搭三个灶台,再拿几片板子围一围,上面再搭个盖子就结束了。

    现在还没动,就是因为一旦盖好了,这人还没选好,干活的人肯定会嘀咕。

    “我孙子孙女好的很呢,你回去好好歇歇吧,福气这个东西,来了我们就受的住,用不着你们,门在那儿,赶紧给我滚!”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