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灾年有空间,带着全村来致富 > 第 293章凤毛麟角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两人在街上边逛边打听,又找了另一家牙行。

    这家牙行的掌柜,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听说他们要买铺面,忙拿出一本册子,热情的介绍起来。

    听了掌柜的介绍,父女两人比较了一下,决定先去看看东街上的一间,还有南街上的两间铺面。

    让牙行掌柜的带路,几人先来到了东街上。

    这间铺面以前是一间酒楼,两层建筑,砖木结构,里面布局也挺好的,就是有些老旧,不过价格也便宜。

    听说之前的掌柜辛辛苦苦经营了十几年,不想儿子是个有出息的,考上了举人,又花钱捐了个小官,带着家小赴任去了,这间铺面就委托给了牙行售卖。

    这处铺面位置很好,离县衙也近,治安不错。

    陆宝珠心里暗自琢磨,铺面老旧些也不要紧,卖铺面的一般都是连地契一起买,只要位置好,先暂时租出去,过几年还可以拆了重建。

    父女两人又随牙行掌柜,来到南街上。

    这间铺面是卖酒的,铺面倒是不大,看着有一百多个平米,是两开的门脸,带着一个小院子。

    房主就是县城人,因为老人过世了,兄弟三人分产不均,最后决定卖了铺面,钱财平分。

    不过这间铺面修建好才几年时间,价格有些偏高。

    不过人家毕竟是花了大价钱修建的,用料做工都实在,价格贵一些,也还能接受。

    位置好,铺面新,租金也不会太便宜。

    二人感觉这两间铺面都不错,就定了下来。

    东街上的酒楼虽然老旧,但位置好,面积大,售价是三百八十两银子,南街上的铺面面积虽然小一点,但是新建的,售价二百两。

    陆宝珠让她爹砍了半天价,掌柜只低了五两银子,说这是主家的底线,最后以一百九十两银子成交。

    三人签了契书,到衙门盖了章,又画了押,两间铺面算是成了陆家的产业。

    办完了手续,天色渐暗,两人随意找了一家卖馄饨的小饭馆,吃了饭。

    吃饱后,父女二人又牵着牛车,向县库仓场的方向慢慢走去。

    天黑后,街上行人匆匆,都是赶着回家的。

    县城外还有不少流民,虽然很多壮年都去挖沟修渠了,可毕竟还有不少游荡的流民,县城里的宵禁时间也提起了。

    过了子时初,要是还有人在外面晃荡,就会被巡街的衙差抓起来。

    夜风轻轻的吹拂,带着燥热的气息。

    时间还早,父女两人来到白天观察好的地方,看见四周无人,人和牛车都先进了空间。

    把大黄牛拴在草地上吃草,陆宝珠让她爹在采摘园先歇着,她自己就去巡视空间里面的田地。

    空间里的时间是静止的,在这里可以干好多事,看着有成熟的庄稼,就收割了,再种下去。

    陆宝珠还把采摘园里的果子也摘下来,就堆在田野间。

    放着也能保鲜,摘下来后还能重置,只是不方便往外拿,有些可惜。

    夜深人静时,到处都不见人影,只有草地上的蛐蛐声嘶力竭的鸣叫着,可它们小小的身体,就是发出再大的声音,也只是细微的噪音,根本引不起人们的注意。

    借着夜色的,在暗影的遮掩下,父女两人出了空间,来到了东仓的高墙阴影下。

    陆宝珠用意念把空间里的粮食,分批挪出来,先放进仓场里一些,支棱着耳朵听听动静。

    侧耳细听,静悄悄地没啥声音,看样子值守的人都睡着了,陆宝珠放下心来。

    又分批把预计好的粮食,全部挪了出来。

    高墙里面就是仓场,是专门用来晒粮食的晒场,面积都非常大。

    陆宝珠她们现在在东仓,把大米挪了一万石,又把小麦挪了二万石,玉米挪了三万石,感觉差不多了,又来到了西仓。

    在西仓这边,把土豆和红薯,各挪出来了五万石,想到空间里的各种豆类和高粱小米这些杂粮,又各挪出来一千石,陆宝珠觉得,这下子县库的仓场可能已经堆满了吧!

    这些粮食应该能帮助枣县的百姓度过今年的难关了吧!

    干完这一切,父女两人悄悄离开了县库,在夜色的遮掩下穿街走巷。

    在黑暗的巷子里,又给流浪的乞丐放下了一些粮食。

    来到县城中心,随意找了个角落,两人又进了空间休息,等待天亮之后,往下一个县城出发。

    *

    通往燕羽关的官道上,一辆牛车缓慢的前行着,车上坐着的两人,正是陆老大和陆宝珠。

    两人已经出来二十几天了,他们一路打听着,先往旱灾严重的地方走。

    白马关十二个县有一半的地方受灾严重,有的地方都已是颗粒无收,官道上都是逃荒的灾民,目标就是各县的县城。

    灾民们都听说县城有官府救济,有吃的,有水喝。

    遇到灾民,父女二人就收起牛车,把自己搞的和灾民一样狼狈,跟着灾民一起走。

    其他县城的情况大致都差不多,县库无粮,全靠富商捐粮施粥。

    有些山多地少的县城,情况更严重,眼看着就要断粮了。

    父女两人对这些县城的官员也不了解,怕官员贪墨下粮食不救灾,都是在县衙粮仓放下粮食之后,再装神弄鬼的,警告一番县令老爷。

    然后又在县城各处,张贴了县库有粮的标语,才不放心的离开。

    当然,这世上也不是哪里都有大善人的,更多的是为富不仁的有钱人,如枣县遇到的卢富有那样的人,真的是凤毛麟角。

    不放心官府,又没有那么多有良心的商家,直接送粮又怕引起抢夺,反而会害人性命,灾荒年月,弱肉强食再正常不过了。

    不过不能大量送,也可以在官道上撒一些粮食,饿急了的人就是想抢也没办法,发现的人多了,能捡多少就多少吧,至少能救命。

    在一些小路边的山林里,山石后面,有水源的地方,陆宝珠都放下了一些粮食。

    这就要看灾民的运气了。

    要是有灾民路过发现,自然能悄悄带回家,度过一时的危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