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游晓竹尝试想动一下,但全身都无法动弹,一阵阵酸痛感蔓延全身。这是受伤之人在床上久趟的第一感觉。
全身动不了,她用力睁了睁眼皮,一道刺眼的白光惊得她差点灵魂出窍。
“怎么到白天了?我记得我刚刚洗完澡才躺在床上看小说呀!”她尝试想起身,这满身的酸痛感,感觉被车碾压了一样,这是怎么回事?还有身下这触感,硬邦邦的,感觉躺在木板上。“我不应该睡在一米八的席梦思上吗?我记得自己买的是珊瑚绒被套呀!”
“娘,姐姐醒了!姐姐醒了!”正坐在床边的小萝卜头看到自家姐姐眼皮动了,激动的起身跑出去告诉爹娘。
“四丫,你终于醒了!”
游老二和林氏在田间听到小儿子的呼喊声,赶紧放下手上的农活,嘱托给游老大,急忙跑回家!
游晓竹被他们的声音吵的还没有回过神来,本来就有点头晕目眩,突然脑海一阵刺痛,一股陌生的记忆涌入脑海,痛苦的叫了声,然后晕了过去!
……
“大夫,我女儿到底啥时候才能醒来?”
“大夫,我妹(姐)怎么了?”
游晓竹躺在床上听着床边几人的对话,只觉脑海无比混乱,眼皮沉重,嗓子干痛,“水,水,水!”
妇人听到声音,欣喜道“快,大郎,快给你妹盛碗温水!”
妇人小心的扶起游晓竹,半碗温水润喉,仿佛久旱的大地得到滋润,游晓竹才觉得身心疼痛得到缓解,悠悠的睁开眼睛。
游晓竹借助妇人的力量,看着眼前。头一次看到这么多人,站在眼前的是一位长着络腮胡子,横眉大眼,五官粗犷的北方大汉。
身旁站着一位约莫十三岁的少年,虽然衣服都是补丁,但穿着整洁。
坐在小板凳上是一个五六岁孩子,微肉的脸颊,双手托腮,眼神清澈的望着自己。
而自己靠着的年轻妇人,双目微红,欣喜的看着自己,“我的女儿,你终于醒了!”
看着这些人,自己反而并不觉得陌生,内心升起自然的亲切感。
在她昏过去之前,她就有了一段陌生的记忆,这几天虽然是昏迷状态,但她知道自己穿越了,到了一个陌生的朝代——大楚王朝。
原主和自己同名同姓,只不过前世自己是独生女,原主上面有一个哥哥,名为游家安(游三郎),弟弟叫做游和安(游四郎)。母亲名为林秀,父亲叫做游二柱,排名家中老二,外号游老二。
原主的祖父游老根和祖母王荷花,生三儿一女。
游老大与朱氏,二儿一女,大堂哥和二堂哥,游平安(游大郎)、游富安(游二郎),大堂哥十四岁,就读于痒(镇上学校);二堂哥十三岁,上了两年私塾,现在偶尔跑商。大堂姐游晓梅(大丫),十二岁。
游晓竹发现,大楚朝还没有科举制。
但是有“国学”和“乡学”,又有“大学”和“小学”。前者一个是贵族进,一个是平民进;后者根据程度的深浅分的。
除了有名望者可以办私学外,官学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
中央官学(国学)就是士大夫阶层的直接就读于小学,有优秀的人上报天子,就读于大学(也称为太学,是封建最高学府)。
地方官学(乡学)分为四级,地方设学,县邑设校,乡(镇)设痒,聚(村落)设序。如果有优秀者可有地方上报,到小学,接着就是大学。
看来大哥还是很厉害的,能够在众人中杀出重围。
游老三娶王氏,也是祖母的远房侄女。两个女儿,大女儿游晓兰(二丫)和二女儿游晓菊(三丫),十二岁和十一岁。
家中还有一个小姑,游阿碧(小名游小姑),十四岁。祖父母也是老来得女,舍不得女儿出嫁,想着还在家留两年。
游老根早年经商赚了点钱,娶了王氏后,在村中盖了四合院,加上后院,占了半亩地。
北面一间正房隔成三间,中间是中堂,两侧是主卧,住着游老根夫妇和游老大夫妇,两侧耳房住着游阿碧和游晓兰。
东厢房大一点,中间是个小会客厅,左边两间,住着游大郎和游二郎;右边三间,游老二夫妇带着游和安一间,游三郎和游晓竹各一间。
西厢房中间是个小会客厅,左边一间,右边两间。
东房和南房建了个小厨房,住宅的西北方有大树,风水上说是大吉,可保全家幸福安康。
南房堆着谷仓和厨具,还有柴火,旁边就是宅门。
游老根为了避免兄弟之间矛盾,早将手上20两银钱分给了各房,各得5两,但明面上还是没有分家,吃是一起,其他开销各房自己出。
因为天下安定不久,正是修生养息,楚文帝下令轻徭薄赋,降低了田赋的税率,从十五税一改为三十税一;以现金的方式征收户税。除此以外,每户出每丁为国家服劳役二十日,遇闰年则加二日,因故不能服役者,要么缴纳银钱一两,要么就以同价谷物和布匹代之。
所以游老根还没有分家,因为身体原因,前两年是游老大去,今年轮到老二家了。
容器度量单位采取十进制计量,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所以1升约0.75千克,1斗约7.5千克,1石约75千克,150斤。
大楚农田产量低,一亩地产二石,约300斤粮食。游老根家30亩地,一年共有9000斤粮食,交去税收还剩8730斤。
游老根家8个成年人,8个少龄人,1个稚童。
游晓竹只算温饱算,一个成年人一年需要650斤粮食,少龄人约450斤,已经8800斤了。
就算是太平年间,也只能解决基本温饱。而且游老根家算是村里大户,都已经是这个情况,其他农家肯定更惨。这要是灾年,那程度不是能想象的。
难怪古代人看起来都面黄肌瘦。游晓竹心里想,自己已经算幸运了,没有遇到什么奇葩家庭。既来之,则安之。
游晓竹了解家里的大致情况,整体的家庭氛围还算可以,也没有太多的极品亲戚。
她现在所在孟溪村隶属代郡平邑县,背靠孟凉山,此山海拔两千一百四十四米,为南田地区第一高峰,具备战略制高点的地理优势,孟凉山坡度虽然,但山顶却比较平坦,很利于驻军坚守。
民间关于此山,还有一段历史。相传大楚初年,楚高祖亲率二万(一说五万)楚军精锐部队作为前锋乘胜追击匈奴。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当追至平城外的孟凉山时,中了埋伏。楚高祖被迫撤到孟凉山上。形势可以说是万分凶险。当时正值隆冬,楚军缺衣少粮,与对方兵力悬殊,突围无望。但七天七夜后,奇迹发生了:楚高祖率军打开包围一角,下山缓缓撤出。
这也是楚军与匈奴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孟溪村,因为背靠孟凉山,潺潺而过孟凉溪得名。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