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直播:请求弹幕护体 > 第46章 那一抹绿色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赵蓉欢快的走在街上,如一只美丽的花蝴蝶,锦衣玉带,翩翩美少年模样。与郓城县街边的商贩和行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但她并没有如愿得到路人的赞赏,别人看她时都鲜有羡慕的眼光,而尽是穷苦人民对资本家的仇视。

    连后面有人跟踪她都没有人提醒,仿佛乐不得的见到这富家子弟遭遇不测。

    这让赵蓉非常扫兴,她的嘴巴又不知不觉的撅了起来,一副受气的表情。但这表情反而遭到周围的窃窃私语。

    “这小白脸,当街游荡是要勾搭谁?”

    “他是不是从京城出逃的富家人面首?”

    屠夫的刀杀人的嘴,赵蓉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了。但毕竟是皇家出身还是有些修养的,知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只得运转轻功,逃离的街区。

    来到一条偏僻的小巷。余光一扫,却看到一个头上头巾覆面,婀娜的身影,贴着墙壁,东张西望,小心翼翼前进。

    赵蓉见这女子竟然有京城名妓的身姿,加上鬼鬼祟祟的模样,顿时来了兴趣,把刚才的烦恼抛之脑后。悄悄的跟在她身后,看她到底有什么“好事”。

    那女子也确实如赵蓉所想,正是准备去做些见不得人的的事情。她一直沿着房檐的阴影下行走,每过一个胡同都要驻足听听有没有什么动静,又探出头看看是否有人。

    来到一处高门大院处,女子向左右环顾后,开始敲门,三长一短,两轻一重,显然是跟里面对着暗号。

    不一会,院门轻轻推开一个缝来。从里面一个男人伸出头来,他朝左右观望,而后门缝推开,那婀娜的女子水蛇腰一扭,便进到门中。

    “卧槽,这大白天的,莫非这是在偷情。”

    赵蓉纵身一跃,便跳到房顶上,她俯下身来,把瓦块抽出一条缝隙。屋内缠绵的声音立刻弥散出来。

    “张郎,你今日又告病在家,不会被人识破吧?”那女子声音软糯,情意绵绵地说道。

    “惜儿,只有此时那黑三郎不在家,如不如此,你我怎么相聚呢?”那张姓男子把惜儿搂在怀中,挑起她的下巴说道。说完便轻轻嗅起芬芳。

    赵蓉见到这般情节,眼角露出邪恶的笑容,静静观看着一场好戏。

    郑经其实一直跟在赵蓉身后,同样来到屋顶,当听到那女子一声“蟑螂”叫出口时,差点笑出声来。

    继续听到“惜儿”之后,郑经终于知道这两个人的身份:大概就是宋江的小妾阎婆惜和同事张文远。竟然大白天便行这偷鸡摸狗之事,简直世风日下。

    屋内的气氛渐渐暧昧升级,阎婆惜是青楼歌姬出身,瓦缝间传出夜莺白日啼,婉转悠扬,仿佛带着摄人心魂的魔力。

    郑经发现,屋顶上的赵蓉却坐在房檐上,看的津津有味,如果再有一大桶花生米就更加像看电影了。

    郑经却看得有些兴奋,他偷偷来到了赵蓉身后,想要摸向赵蓉的肩头,可赵蓉却早有警觉,她忽然头一转,给了郑经一个禁止打扰的表情,吓了郑经一跳。

    不小心碰落了一小块碎土,屋顶二人顿时紧张起来,可这不大不小的动静并没有惊动屋内忘我的二人。

    屋顶的郑经却有些心痒难耐,悄悄对赵蓉耳边说着自己的诉求,但仍旧被严令拒绝。

    郑经索性开启了直播,又收获了一波弹幕和一粒精力丹打赏。

    在赵蓉的严肃眼神下,两人看完了整场大戏。

    这张文远敢起个三国名将张辽的名字,确实有几分本领,用了半个时辰把阎婆惜料理的服服帖帖。

    阎婆惜离开的时候,脚步有些虚浮,依旧做贼似的回到了宋江的家,郑经和赵蓉依旧跟着,好奇心驱使着他们想继续看些八卦轶事。

    已经到了衙门下班的时间,宋江却一直没有回家。阎婆惜一点也不贤惠,回家后也不做饭,直接倒头便睡。

    终于赵蓉觉得无趣,招呼着郑经回客栈吃晚饭。

    一进客栈,便看面上有青色胎记的杨志,只见他并没有听从郑经的去买个面具正容光焕发神采奕奕地和一个个子不高,面色黝黑的官差模样男子一同喝酒。

    郑经一下子就反应过来那黑脸男子是谁,便是那小妾偷人,自己却不回家的黑三郎宋江。他心道不妙,自己想要救杨志于水火,让他免于落草为寇。可他这来郓城才一天,便又搭上了宋江这艘贼船。

    杨志看到郑经二人回来立刻招呼他们过来,来到近前,杨志便向郑经介绍他新结识的好兄弟,“这位是郓城县押司江湖人称及时雨的宋公明宋大哥。宋大哥在郓城县颇具名声,况且为人真诚,仗义。”

    宋江也站起来抱拳:“在下宋江,两位定是刚才杨兄弟所说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正兄弟和赵姑娘吧。能与二位少年英雄结识,宋某实在三生有幸。”

    郑经感慨这宋江果然是情商了得,话也说的漂亮。出身于皇家的赵蓉却对奉承比较免疫,只是礼貌的点了点头。

    郑经见对方以礼相待,自然礼貌地说道:“宋大哥及时雨之名在青州也是如雷贯耳,今日能够相识确实不枉郓城之行。”

    花花轿子人抬人,互相吹捧自然相处融洽。

    言谈举止间,郑经发现这宋江确实有领袖的气质。

    郑经向杨志问道:“杨大哥为何没有去买个面具?”

    杨志说道:“此事还与宋大哥有关,我离开客栈便在街坊溜达,溜达到晌午也没寻找到合适的卖面具铺子。此时恰好遇到晌午休息的宋大哥,宋大哥竟然一眼就叫出名来。”

    “我见宋大哥穿着官服,本以为通缉令被认出,想要跑路,却被宋大哥拦住解释。这才知道,从水路丢失粮草兵器后,蔡府的逃兵确实来到郓城县报官。

    但恰好是宋大哥接手此事的文书撰写,他发现那些兵士言语间有些冲突,但一致的是都把责任推给我杨志。

    宋大哥便断定此事必有蹊跷,而后又恰好在当街遇到了我,便将此事中疑惑解开,宋大哥说此事主要责任在于蔡府的家兵不受指挥,才误中水匪迷药,而我以一己之力救出这些家兵,其实是可以抵去一部分过错的。

    而且宋大哥让我明日一同到衙门去改口供,将此事件的真实经过重新撰写,为我正名。

    我杨志无以为报,所以今天我只能先来这里请宋大哥喝酒。”杨志将白天的详细经过原原本本的叙述出来。心中既为能够正名而舒畅,又为结识这及时雨宋公明而高兴,举起酒杯便又敬了宋江一杯。

    宋江同样举杯还敬:“哪里哪里,这本是我分内之事,况且杨兄弟乃将门之后,国家栋梁,岂能容几个奸佞小人攻讦构陷。”

    郑经见宋江说的正气凛然,便也同样举杯共饮。但他毕竟有着前世的社会经验,早已听出宋江话语中的漏洞和陷阱:

    杨志作为押送军饷的负责人,军饷丢失肯定是要担最主要的责任,说什么兵士不听命令,也是你杨志统领不当造成。作为将领将责任推到小兵身上是不可能的。

    说不定明日一进衙门,杨志便有去无回。

    但郑经同样知道这些话不能当着宋江的面说,因此几人一直饮酒述说着豪情。郑经感觉这豪情冲云霄,便是牛皮吹上了天。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