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卜师 > 第四十三章·橘颂(上)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鸣沙城衙署。

    县令刘出人横遭劫难,上下大小官吏当日在任的也被贼人屠戮殆尽,剩余没来的,此时都称病在家,谁也不敢临时出头。

    但鸣沙不可一日没有主事人,所以现在的衙署由卫正则暂为代理,辛见素与孙迟分别给卫正则拨派了几十名好手,日夜看守衙署,以防不测。

    而城中柴台明的甲胄兵与陌刀兵听闻柴台明投河自尽的消息后,也都各自遣散回灵武去了。

    案发第二日,卫正则便聘檀观一辅查近日来发生的大小案件,并命人拟写卷宗,记录案件前后大小细节。

    卫正则自己则草拟向上呈递的案件卷本,他为此而头疼,孙不器案还好说,柴台明案就不好写了,因为柴台明是为一方郡守,其身份又相当于封疆大吏,卫正则虽与柴没有上下属关系,但考虑到各个层面的问题,向上呈递的卷本暂时还不能如实去写。

    最重要的是此案肯定会被划入公案库,到时皇帝必定要亲自阅视,也许还会督促查办。

    要是如实写,不论是写柴台明邪魔附体还是发疯投河,抑或是暂先记录檀观一调查出来的部分,都不足以令人信服。

    隋律严苛,发言落笔都需小心谨慎,不然不知什么时候自己的一言一行就会被有心之人肆意发挥,到时就真的有理说不清了。

    一日纠结,到了夜晚,檀观一来衙署辅查案子,随行的有辛婵与小粟特。

    卫正则将后院明间辟成了檀观一专用的办案场所,并邀请檀观一暂住衙署,以便有问题随时沟通。

    烛火动摇,恰似卫正则焦灼的内心。

    “先生,你说此案该怎么下笔才好?”实在为难,卫正则只得找檀观一帮忙出点子。

    “那要看大人呈给谁看。”檀观一一边整理案件卷本,此案中现场情况以及尸首形状都是由檀观一亲手描画的。

    “这还能给谁看?”卫正则道,“按规矩会直递给大理寺和刑部,以柴台明的身份,圣人定会亲自折狱。”

    檀观一听罢微笑一声,道:“卫大人真如其名,正而有则。”

    辛婵与小粟特相互看看,不知道檀观一想要表达什么。

    “卫大人常在禁中,看见的都是百官对皇帝的神色。”檀观一道,“这朝中关系,最是纠结,柴台明案涉及到了西北军政,我们是目睹全程,知道个中离奇,但在西北其他太守眼里,这柴台明就是无故惨死。”

    卫正则眼睛转了转,还是不知道檀观一要表达什么。

    “小子听闻皇帝西巡的时候,柴台明因为圣人改刺史为太守的事情出言顶撞过,这才过去不到半年,就横遭此难。”檀观一道,“你说其他人会怎么想?”

    “兔死狗烹!”卫正则终于反应过来。

    檀观一点点头:“卫大人不看人下菜碟的话,届时西北诸太守狗急跳墙动乱起来,源头恐怕还得归咎到你卫大人的一纸文书上去,卫大人虽然好是正直,但大多数的事情都不是非黑即白的,清君侧的前车之鉴不可不察。”

    卫正则听罢口中长嘶了一声,轻轻一拍桌子,恍然大悟,龙氏女看着他的傻样,不禁捂住嘴巴偷偷发笑。

    起初卫正则只是觉得呈递卷本难写,现在看来这不是难写的问题,是根本不能写啊。

    “那卫某已经顶上来了,现在不管也不行了,先生博学,可否替卫某出个万全的主意?”卫正则问道。

    “所以小子问卫大人这纸卷本要写给谁看。”檀观一道,“小子听闻前大理寺正赵绰刚正不阿,多次在文帝面前据理力争,现在他虽然不在了,但门下高足众多,其中有一个叫沈河的人现在刑部任职,不知大人是否认识。”

    卫正则摇摇头,新皇帝继位之后,任免频繁,加之自己负责的是禁中宿卫,宫府两边的事情,处理原则与方式不尽相同,所以卫正则对刑部并不是很了解,也自然不知沈河其人。

    “卫大人将卷本手写两份,一份呈递给房彦谦大人,一份呈递给刑部沈河,这两人都清正廉洁,必会严格审核严查此案。”檀观一道,“有了两位大人先行斟酌,卫大人自然就不需担心皇帝那边了。”

    檀观一接着说:“至于卷本内容,小子建议先折为疑狱,按隋律疑狱在没有定论之前不会筛入公案库,涉及朝廷命官的案件,一般情况下由大理寺与刑部诸曹会审定夺,卫大人现在只需将无法解释的部分模糊处理,再把各方证据收集完备就行。”

    卫正则听罢,深深地点了点头,此时他对檀观一认识逐渐由片面到立体,一开始以为檀观一只是一介药贩,后觉得此人是郎中,再觉得此人懂得断案,现在来看,越发的深不可测。

    “先生说是龟兹国来的,为何对中原政事律法如此了解?”卫正则好奇问道。

    “道听途说而已。”除了与案件有关的事情,檀观一的表达都非常的简略。

    卫正则知道檀观一不愿细说,也不再多问了,一切按照檀观一的吩咐去办。

    然而,檀观一只是与卫正则说了如何应付上峰的办法,他并没有打算放弃调查此案。

    个中谜团实在令人困惑,檀观一感觉,远非命案那么简单。

    接着,由檀观一带头,几人聚在明间将案件始末复盘了一次。

    首先,孙不器暴毙是为六翅鸟所为。

    凶手能利用六翅鸟这般罕见的毒物,显然是早有准备的,所以檀观一猜测,此案极有可能是团体为之,因为仅凭一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做到。

    紧接着,柴台明也因为六翅鸟附身而投河自尽。

    这中间的联系为:孙柴二人关系非同一般,孙不器死,柴台明必来,基于这个逻辑,可以梳理出来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为,凶手的目的是杀死孙柴二人,那么往后的调查思路就是寻找与孙柴二人都有仇隙的对象。

    第二种可能为,凶手无法在灵武郡杀死柴台明,故此利用孙柴之间的关系,先杀死孙不器,引来柴台明,然后再杀死柴台明,如此的话,调查思路就只查柴台明的恩怨线就行了。

    这是案件明面所呈现出来的最为简单的逻辑线索。

    但众人都亲身经历了此案,很明显不是这么简单。

    孙柴之间穿插了一个“阿芙蓉”,柴台明来鸣沙的真正目的不是吊丧而是为了吞并孙家,以掩盖其贩卖阿芙蓉的事实。

    现在两人都被灭口,是否与阿芙蓉背后的买主有关?

    也许那个暗藏的买主身份更特殊,他恐怕孙柴二人泄露了阿芙蓉的事情,所以杀人灭口。

    这本是一个可以考虑的方向,但刘出人遇刺又让这个将将梳理出来的思路走到了另一个不可捉摸的方向上去了。

    刘出人因为知晓阿芙蓉的事情而被灭口,这一层因果非常容易理解,但问题是,对方是屠戮了整个鸣沙衙署,不仅如此,还留下了一枚橘子,这个做法实在是太过高调了,简直生怕别人不知道。

    如果想掩盖贩卖阿芙蓉的事情,完全可以用六翅鸟悄无声息地杀死刘出人,又何必如此大动干戈呢?

    公然屠戮鸣沙衙署与利用秘术杀死孙柴这两件事从作案手段上来看几乎是完全相左的。

    那些人能轻而易举地屠杀官兵,想来要暗杀孙不器与柴台明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为何要利用如此曲折骇人的手段呢?

    再结合假扮城门吏的贼人说的话,此案就更加扑朔迷离了。

    按他说的,对方的目的是杀尽隋官,那怎么又如此的巧合,他们所杀之人又都与阿芙蓉有关系呢?

    还有现场留下的橘子以及北斗七星名又有什么暗示?

    难道说设计杀死孙不器与柴台明的与屠戮鸣沙衙署的并非同一拨人马,而只是一个巧合。

    这显然更无法令人信服。

    这些都没有任何的头绪,细想开来,问题多得如同天上的星斗。

    烛火摇曳,叹息声接连不断。

    “看来此案还要从萨珊六翅鸟下手。”沉默良久,檀观一道。

    “先生意思是说找到六翅鸟的源头,然后再顺藤摸瓜对吧。”卫正则道。

    “不错,目前就只有这么一个调查切口了。”檀观一道。

    “那为何不调查阿芙蓉?”龙氏女问道。

    如果从阿芙蓉这条线索上调查,显然会更直接一些。

    檀观一听罢微微一笑:“小子怕查得出,却镇不住,与其打草惊蛇,不如让对方自己露出马脚。”

    “先生说的对,凶手不仅生性狠厉,而且富有智谋,还是小心为上。”卫正则沉沉。

    辛婵则只看着檀观一,这个男人认真起来好是令人着迷。

    “那六翅鸟又该如何查?”卫正则将话题兜了回来。

    “小子查到了零星半点的资料,关于六翅鸟的记载最早见于萨珊国,不知卫大人是否有认识的萨珊朋友,询问一下也许能知道得更多。”檀观一道。

    “卫某的确有些外邦朋友,但他们都在京城,现在琐事缠身,又如何飞身去得京城。”卫正则无奈道。

    “那只能问问老粟特了。”檀观一将视线转向小粟特,“明日你引我们去见老粟特。”

    小粟特点头答应。

    末了,众人各自歇息。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