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三元论命--告诉你什么是命学 > 第二章算命术的理论基础(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章算命术的理论基础(一)

    算命术可谓中国四大发明创造之外的又一大发明,今天人们把算命术归咎于迷信活动是错误的。按照正确的理解,算命术应该分类为八卦数术与命理学。八卦数术涵盖八卦、奇门、六壬、风水等等,命理学则是从易经八卦中分类出来的五行八字、紫微斗数等。无论是八卦还是八字,其基本理论依据是喻草木初发于四季,育于春,长于夏,而硕果于秋;又喻太阳升起于东方,艳阳高照于午,衰落于暮,入地平线于西方。

    一元分阴阳,草木生长分四季。喻草木初生之春,生长于夏,收获于秋,蓄藏势待发于冬,经历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把人的一生比喻为草木,春来生长,冬来蓄养。比喻人生如太阳从东方升起,运行到西方落入地平线下。这套系统理论是有积极唯物意义的。

    那么算命术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样子的呢?

    一、什么是天干地支

    命理学的支柱理论是依据天干地支在四季的旺衰表象,来推算一个人人生命运的。那么什么是天干地支呢?中华民族的早期先民生活在黄河流域,是很早就进入了农耕社会的民族。先民受植物从发芽到衰亡生长过程的启发,通过夜观天象发明创造了干支纪年法。这种方式解决了日时记忆上的难题。从植物自然生长的过程抽象的发明创造了天干与地支记忆法,继而产生了太初历记年法。

    按《说文》的解释,天干分别为:

    甲木:如植物在包裹状态,尚未破土。

    乙木:初出土壤,形态弯曲。

    丙火:迎接阳光,朝气蓬勃。

    丁火:干茎直立,茁壮成长。

    戊土:草木茂盛,交错生长。

    已土:曲伸有形,成象已成。

    庚金:秋实在望,果实?M枝。

    辛金:成果坚实,棵粒欲落。

    壬水:落于枝下,棵粒待孕。

    癸水:藏于土中,来春又发。

    从这里可以看出植物生长从春到夏,至秋而冬的整个过程,这也符合中华民族发源于黄河流域的气候特征。

    地支分别为:

    子:太阳东升,草木滋润之态。

    丑:交执如手纽在一起,草木初萌。

    寅:正月,阳气发动,草木覆盖于土壤之下,阴气尚强,曲而待发。

    卯:二月,草木出萌,滋润而生。

    辰:三月阳气发动,草木皆发,如震荡整起而生长。

    巳:四月阳气已经部满大地,阴气收藏,草木皆交错生长,其形如蛇状。

    午:午,牾也,阳盛极自然阴生逆流而上,大地阴气在滋生。

    未:味也,草木果实已结,味出。五行木老于未,枝叶重生。

    申:伸也,草木向上伸展的样子。

    酉:酒也,草木果实收成,积而酿酒。

    戌:草木凋零,阴气沉沉。

    亥:阳气萌生,土壤下种子有咳咳之形。

    这就是用十二支代表十二月的草木循环过程。先民生动的形容草木生长发育的四季循环状态,让人联想到今天的四季农耕景象,生动而形象。

    这是先民唯物思想观念的具体体现,时至今日仍然闪烁着中华文化的耀眼光彩。这也是学习命理学的理论基础,要想学习命理学,就必须牢记天干地支的本来意义。

    二、纪年的符号

    六十甲子是中华民族最早、最大的发明创造。六十甲子最古老的用途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纪年为60年一个周期,纪月为5年一个周期,纪日为60天一个周期,纪时为5天一个周期。

    所谓六十甲子按次序它们是:

    01甲子11甲戌21甲申31甲午41甲辰51甲寅

    02乙丑12乙亥22乙酉32乙未42乙巳52乙卯

    03丙寅13丙子23丙戌33丙申43丙午53丙辰

    04丁卯14丁丑24丁亥34丁酉44丁未54丁巳

    05戊辰15戊寅25戊子35戊戌45戊申55戊午

    06己巳16己卯26己丑36己亥46己酉56己未

    07庚午17庚辰27庚寅37庚子47庚戌57庚申

    08辛未18辛巳28辛卯38辛丑48辛亥58辛酉

    09壬申19壬午29壬辰39壬寅49壬子59壬戌

    10癸酉20癸未30癸巳40癸卯50癸丑60癸亥

    三、年月的纪法以节气来划分:

    纪年,用六十甲子依次纪年,六十年一个轮回。比如1984年甲子年,干支纪年新的一年是从立春交节之后开始的。1984年2月4日23点19分立春,那么23点19分之前属于癸亥年,23点19分开始就是甲子年。

    纪月,同样的道理,用六十甲子依次纪月。一个新的干支月也是从一个节气开始的。比如2006年3月6日01时29分是惊蛰,那么在此之前是庚寅月,在此之后就是辛卯月。

    纪年和纪月,都是根据节气划分的。而节气的交节时间,则是精确观测天象后才能确定的,它反映了太阳系和地球在宇宙中的运行位置。日子以一个起点日开始,60天一个循环。干支纪月时,每个地支对应二十四节气自某节气(非中气)至下次节气,以交节时间决定起始的一个月期间,不是农历某月初一至月底。许多历书注明某农历月对应某干支,只是近似而非全等对应。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大致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大致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大致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月大致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大致为甲寅。依照正月之干支,其余月份按干支推算。60个月合5年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如2013年12月大雪到2014年1月小寒,就是“甲子月”。有歌诀为证: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丙辛必定寻庚起,丁壬壬位顺行流;更有戊癸何方觅,甲寅之上好追求。

    下表是地支纪月时对应的节气时间段、中气、近似农历月份、近似阳历月份以及年天干和月地支构成的月干支:

    月地支\t节气时间段\t中气\t近似农历月份\t近似阳历月份\t甲或己年\t乙或庚年\t丙或辛年\t丁或壬年\t戊或癸年

    寅月\t立春—惊蛰\t雨水\t正月\t2月\t丙寅月\t戊寅月\t庚寅月\t壬寅月\t甲寅月

    卯月\t惊蛰—清明\t春分\t二月\t3月\t丁卯月\t己卯月\t辛卯月\t癸卯月\t乙卯月

    辰月\t清明—立夏\t谷雨\t三月\t4月\t戊辰月\t庚辰月\t壬辰月\t甲辰月\t丙辰月

    巳月\t立夏—芒种\t小满\t四月\t5月\t己巳月\t辛巳月\t癸巳月\t乙巳月\t丁巳月

    午月\t芒种—小暑\t夏至\t五月\t6月\t庚午月\t壬午月\t甲午月\t丙午月\t戊午月

    未月\t小暑—立秋\t大暑\t六月\t7月\t辛未月\t癸未月\t乙未月\t丁未月\t己未月

    申月\t立秋—白露\t处暑\t七月\t8月\t壬申月\t甲申月\t丙申月\t戊申月\t庚申月

    酉月\t白露—寒露\t秋分\t八月\t9月\t癸酉月\t乙酉月\t丁酉月\t己酉月\t辛酉月

    戌月\t寒露—立冬\t霜降\t九月\t10月\t甲戌月\t丙戌月\t戊戌月\t庚戌月\t壬戌月

    亥月\t立冬—大雪\t小雪\t十月\t11月\t乙亥月\t丁亥月\t己亥月\t辛亥月\t癸亥月

    子月\t大雪—小寒\t冬至\t十一月\t12月\t丙子月\t戊子月\t庚子月\t壬子月\t甲子月

    丑月\t小寒—立春\t大寒\t十二月\t1月\t丁丑月\t己丑月\t辛丑月\t癸丑月\t乙丑月

    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

    四、纪日和纪时,记录了地球绕太阳运动和自转的情况。

    (1)纪日

    一个昼夜为一天。用六十甲子来依次纪日。比如今天是甲子日,明天就是乙丑,60天一个循环。新的一天是从夜里子时开始的。

    六十甲子顺序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2)纪时

    每天划分为12个等份,是12个时辰。5天共60个时辰,用六十甲子表示。比如当前时辰为乙未,下一个时辰就是丙申。时辰的确立,需要用真太阳时计算。

    我们国家采用的是北京时间,北京时间是指东经120度经线的地方平太阳时,不是北京当地的平太阳时。北京的地理位置为东经116度21′,因而它的地方平太阳时比北京时间晚约14分半钟。北京时间比世界标准时间早8小时。

    地球一周被分成24等份,即24个时区,每一时区跨经度15度。一天24小时,相差一个时区就相差一个小时。北京的经度位置在子午线往东第八个时区内,即东八时区。东八时区的区时为东经120度的时间,就是北京时间。

    中国的农历纪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i、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i,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