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听到周瑾的话,孔圣人激动的瞪大了眼睛。
要知道,孔圣人作为第一个创办私学的人,可以说是毕生都在致力于教导学生。
在他的眼里,所有人都应该拥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有教无类,所有人都应当是懂的君子之道的。
“是的老师!”
“在两千多年后,我华夏民族的疆土早就成为了一个统一体。”
“没有人敢招惹我们,华夏民族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
“人人平等,没有贵族平民之分。没有战争,所有人都安居乐业再也没有食不果腹一说。”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帝王将相在那个时代早就已经不复存在。”
“所有的孩子一出生就有机会接受教育,所有人都有权利受到九年的义务教育。”
听到周瑾的话,孔圣人不禁愣了愣神,仿佛是在幻想着两千多年后的世界。
“不仅仅如此,儒家学派在两千多你后,依旧有着难以撼动的地位。”
“儒家学派成为了华夏的主流,成为最强大的一股文化力量,朝着海外乃至世界输出。”
“但凡是比较强盛的主流国家,都有着孔子学院的存在。”
“将来不仅是华夏,就连那些海外的洋人,都有不少会诵读《论语》的。”
周瑾话音刚落,便听到孔圣人疑惑的声音。
“《论语》?”
“那是何物?”
听到孔圣人的问话,周瑾这才意识到,在这时候还并没有《论语》一书的说法。
“《论语》,是后人编著先生以及诸位弟子言行的书籍。”
“在将来,《论语》中的不少思想也都纷纷被列入孩子们的必背篇目当中。”
孔圣人闻言心中可以说是百感交集。
还没等孔圣人再次说话,镜头一转,眼前的画面又一次变了样子。
“同学们,你们可有人对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圣人有所了解的?”
明亮的教室里,语文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孔子”两个大字,手执一本论语,微笑着看向台下的学生们。
听到语文老师的问话,不少同学争先恐后的举起了手。
“孔圣人,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
“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被尊为儒家始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国家的祖先同等级别的“大祀”。这种殊荣除老子外万古唯有孔子而已。“
听到学生们争先恐后的回答,语文老师满意的点了点头。
“不仅仅是如此,孔圣人还是我们众多老师,一生学习的典范。”
“他提出了许多至今仍有价值的教学箴言: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强调温习的重要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思结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强调端正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主张不耻下问,善于向别人学习。”
“那么,你们之中,有谁能够背几句孔圣人的名言警句呢?”
随着语文老师画音的落下,教室便又一次沸腾了起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听着学生们一句句争先恐后的回答,孔圣人眼神中不禁闪起点点泪花。
“好啊……好……”
“千百年后,所有的孩子都有学上。千百年后,所有的人都再也不会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千百年好,我儒家仍在。千百年后,仍有人记得我……”
孔圣人此时看向周瑾的眼神中,尽是感激。
作为一代圣人,他自然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已经不简单的仅仅是自己的弟子罢了。
能让自己看到千百年后场景的人,绝对不是凡者。
然而此时,自己也已经没有必要再去追究那么多。
“纵然时代已过去千年,但孔圣人的地位,在我们华夏文化中,只增不减!”
“所有同学,全体起立!”
“一拜孔子,万世师表!”
“二拜天地,贯通今古!”
“三拜师者,桃李满园!”
“再拜父母,哺乳之恩!”
“我希望,从今日起,在座的各位同学都能做到以仁为本,以礼待人。”
“这,是我们华夏民族数千年以来,永远都不会过时的精华。”
“文化自信,从我们做起!”
随着语文老师的画音落下,场景这才终于昏暗了下来。
此时的孔圣人,早就已经泪流满面。
“朝闻道,夕死可矣。老夫……此生从未想过,能得到后世如此之推崇。”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我年少贫寒,父母早亡。十有五而志于学,四海漂泊,为了求学四处寻访大能。”
“三十而立,看这战国纷争,百姓民不聊生,立下克己复礼,天下归心之志。而谁知却遭逢厄运,如同丧家之犬,漂泊于诸国。”
“四十而不惑,明白了世上的道理,决心将我儒家思想传承下去,收了弟子三千。”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