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太极殿。
李世民龙颜大悦,来势汹汹的蝗虫危机,在周瑾三言两语之下,顷刻间化为无形。不仅如此,就连政治危机也一并化解。李世民为国为民的人设,已经在民间悄然间萌芽。
功劳最大的,非周瑾莫属。
“辅机,你可帮了朕的大忙。说吧,要什么赏赐?加官进爵,还是金银财宝,朕绝对反悔。”
周瑾淡淡一笑。
“为陛下出谋划策,是臣的职责,不敢奢求赏赐。”
“当真不要?”
李世民脸色一愣。
继而露出笑容,摆了摆手,道:“那就先记着,等以后在立功,一并赏赐给你。”
话音一落,李世民站起身子。
迈步走到太极殿大门,站在高高的石阶上,眺望整座富丽堂皇的皇宫,眼神中流露出惆怅之色,久久没有开口,最后叹息摇头。
“辅机,你追随朕多年。应该知道朕为了坐上皇位,费了多大的功夫。”
“几次险象环生,不是死在战场上,就是差点死在自己人手中。在勾心斗角的官场中,玩的就是权谋之术。这么多年过去,身边却没有几个能说心里话的人。”
夕阳西下。
金黄色的光芒笼罩在李世民身上,显得孤寂,悲凉。
周瑾望着那道伟岸的背景。
心中若有所感。
“陛下,切莫过度伤感。以您的功绩,必定名留千史,彪载史册,受万事敬仰。”
闻言,李世民转过身子。
“辅机,你说说朕有什么功劳?”
周瑾没想到李世民会反问,一时间有些语塞。
若不是学过几年历史,还真不好忽悠过去。
沉思片刻,连忙说道:“陛下重视人才,选贤举能,完善科举制,为寒门子弟提供出路。行府兵制,寓兵于民。开扩谏言,鼓励臣民直言不讳批评你的决策。重视农业,减免赋税,缓解农民负担,重视文化发展,现在建设“弘文馆”就是例子……”
话音至此,短暂的停顿。
“陛下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欲望,并约束官员的不良作风,革除民少史多的弊端。真真实实为天下百姓着想,可称千古一帝。”
此时,七七的画外音补充道。
“华夏历代君主中,自称‘千古一帝’的君主不在少数,在这份不靠谱的排行榜中,李世民稳居三甲。但在众多皇帝中,他却是一位个性十足的另类。”
“名为守成之宗,实为开扩之祖。武功历代君王中最高,却偏偏混了个文皇帝的谥号。修身养性平天下,成为儒学家最理想的华夏帝王,又给自己找了个天可汗的称号。”
李世民陷入沉思。
片刻之后,问道:“这些都是旁人的看法,朕想听听你的评价。”
闻言,周瑾面色一愣。
自己挖的坑,再苦再累也要往下跳。
大脑飞速运转,开口道:“一般人都认为陛下文治武功最为厉害,却不知陛下一身戎马数次深陷绝境,打战读书对于您而言,不过是家常便饭,微不足道的常规操作。”
“陛下最为紧迫的时刻,是那个艳阳高照的日子,在玄武门嗜血半日。这半日比在战场上与千军万马搏杀都还辛苦,比深陷敌军重围的绝境都还凶险。因为陛下面对的是最强大的敌人,您的父亲和兄弟,还有您自己的那颗心。”
“古云:帝王可以征服世界,却不一定能够征服自己。那一日,陛下做到了。”
李世民眼神一滞,半响没说出话来。
周瑾的一番话,句句在理,直戳李世民内心。
直播间内。
掀起轩然大波。
“主播说的在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屠城发泄立威,赵正杨广,逼迫百姓造长城开运河,汉武帝,将帝国折腾到濒临崩溃。”
“唯有李世民,将欲望压迫到极致。魏征戳戳逼人,他回家和老婆诉苦。文武百官逼迫,他亲手放逐心爱的两个儿子。前线久攻不下安市城,他主动劝勉罢兵回朝。”
“因为偷偷看了一眼帝王起居录,被史官骂了个狗血淋头。”
“哈哈哈,李世民这个皇帝当的憋屈。”
“唐太宗可称千古一帝,其他君王,将欲望和野心发挥到极致,彪炳千秋史册,碾压蚍蜉蝼蚁,唯有唐太宗,放弃了君王的常规操作,他对自己的要求比任何一个人都要高。”
“辅机,你当真这么认为?”
周瑾露出微笑,施了一礼,道:“臣不敢欺骗陛下。”
话锋一转,周瑾继续说道。
“浅水原之战,柏壁之战,虎牢关之战,洛水之战,都是在陛下的带领下,取得了胜利,奠定了大唐万世根基。”
公元六百一十八年。
即武德元年,六月。
李渊刚刚在长安称帝,关东连番混战未能停歇。陇西薛氏父子,率领大军东进,直逼长安。李渊任命李世民为元帅,统领四万人马前往迎战。
唐朝开国第一场战斗就此拉开序幕。
七月四日。
李世民率军来到陕西长武北,不料忽然得了疟疾病倒。与此同时,薛氏父子率大军前往长武北。
营帐内。
李世民躺在床榻上。
行军长史刘文静,司马殷开山站在一旁。
“薛氏父子孤军深入,粮草不多,士兵疲倦,但士气很猛烈,不可正面冲突。若他们前来挑衅,千万不能迎战。等本王病好了之后,在从长计议。”
两人答应下来,离开帐篷。
殷开山思索片刻,说道:“刘长史,元帅不让你迎战,恐怕是担心您不能击退敌军。但我觉得,是元帅多虑了。敌军听闻元帅生病,必定轻视我们。我们不如趁此机会,重创敌军。”
刘文静一听,觉得所言不虚。
马不停蹄,立马在高西南列阵,仗着人多不做防备,反而轻视了薛氏父子。
当天夜里,薛举秘密率兵从后方突袭,在浅水原两军交战,因为刘文静的错误指挥,唐军损失惨重,士卒死伤十分之五六,大将军慕容罗厚,涟源,刘鸿基被俘虏。一时之间,四万人的军队衰减过半。
李世民当即撤军回长安,重重的处罚了刘文静。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