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典藏华夏:古今连线展国运 > 第96章 建安风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古有武王伐纣,以妲己赐予周公。今有魏王击败袁绍,掠甄氏而赐予儿子。”

    闻言。

    曹操有些恍惚,不明白其中的意思。

    待孔融走后。

    曹操才一脸茫然,对着下属问道:“本王怎么记得没有这回事,妲己后来赐给周公了吗?”

    下属一时语塞,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下属已经知晓孔融故意说出这番话,讽刺挖苦的曹操的。

    真可谓名士,骂人不带半点脏字,还让人摸不着头脑。

    片刻之后,曹操终于反应过来。

    大手拍打着桌面,喝道:“阴阳怪气的小人!”

    直播间内。

    “笑死我了。孔融老阴阳人了,骂人不带脏字。”

    “曹操:呸,我还这么尊敬你,你拐着弯骂我,幸亏我读过几年书。”

    “好心被当驴肝肺,哈哈哈,可怜的曹孟德。”

    “孔融厉害啊,当时曹操的威严,天下的人谁敢顶撞!”

    “楼上,别吹了,后面被曹操宰了。”

    看着评论,周瑾淡淡一笑。

    “这一次,曹操放过了孔融,但心里已经埋下了怨恨的种子。建安十二年,曹操北上讨伐乌丸,却造孔融讥讽,杀机顿起。”

    “后来,曹操颁布了一道禁酒令。孔融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直言不讳的说曹操愚蠢。”

    “接二连三,曹操再也忍不了了,管你再有才德,骑到脖子上拉屎,叔可忍,婶不可忍。他叫来属下,起草了一份孔融的种种罪名的文书。”

    “孔融平时大言不惭惯了,收集罪证分分钟的事情。公布于天下,唾沫星子足以将孔融淹死。曹操心中大悦,顺理成章的i把孔融杀了,耳根子彻底清净。”

    周瑾话音落下。

    画面在度转变。

    建安十二年。

    孙权集团龟缩至辽东地区,曹操决定乘胜追击,挥军北上,攻打乌丸。

    孔融听闻后,不消停了。

    当即,写信嘲讽。

    “闻大将军劳师远征那么弱小的部落,在下心有所感,以前肃?N不进贡木苦矢,丁玲偷盗苏轼的牛羊,都可以一并讨伐了。世人定会称赞大王的功劳,受万代敬仰。”

    曹操的手在颤抖,心中滋生出杀机。

    “大王,不可动怒啊。”

    “孔融是七杰之首,杀他容易,但难的是处理带来的后果。”

    闻言,曹操又一次放过了孔融。

    建安十三年。

    曹操望着全国的糜,烂风气,感叹一句:喝酒误国,实干兴邦,夏商两朝灭亡的例子历历在目,不可不防啊。

    于是,颁布了一道禁酒令。

    ‘坐上客恒满,樽中酒不空。’

    孔融曾写过诗,描述的是他与众文友吃饭的场景。

    文人与酒,就如同剑客与剑,美女与衣着一样相得益彰,必不可少。

    后世一位大诗人,更是斗酒诗百篇。这道命令颁布后,孔融又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

    在那样的一个时代,醉酒即是逃避也是解脱,是借口也是出口。

    没有一个文人,能够抵御麻痹的效果。

    一日。

    孔融又一次拜访曹操。

    “闻魏王颁布禁酒令,不知寓意何为?”

    曹操理直气壮,道:“喝酒误国,夏商两个朝代,都是因为酒而灭的国。为了大汉的江山社稷,这酒必须禁。”

    “怎么,你反对?”

    一番话,换作常人,自然没法反驳。

    一旦反驳,就会被曹操安上危害江山社稷的大帽子,就地正法。

    可孔融是一般人吗?

    他轻蔑一笑,拿出了看家本领,道:“魏王,你错了。”

    “夏商两代亡国是因为女人,你干脆下令不准结婚,或者奏鸣上天,让以后出生的女人都长得丑,这样就不会成为红颜祸水。”

    嗯?

    曹操听闻,心中勃然大怒。

    却又无可奈何,因为孔融说的在理。

    哑口无言,心中一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

    待孔融离去后。

    曹操毫不迟疑,立马叫来了属下,让他去搜集孔融的罪名,越大越好,最好大到直接治他死罪。

    经属下搜罗,还真的找到了两条不仁不义之事。

    一天夜里,孔融和祢衡喝酒,两人喝的伶仃大醉。

    祢衡也是一个狂徒,与孔融臭味相投。

    趁着酒劲,便放下豪言:仲尼不死!

    意思是自己的才干不输仲尼,理应建宗立庙。

    孔融更是狂妄,大喝道:“颜回复生!”

    颜回何许人也?

    那可是大名鼎鼎的孔子,全天下读书人的偶像。

    换做其他人说也就算了,问题是孔融是孔子的后代,却自称是祖宗。

    这是大逆,大不孝,大不义之举。

    这是其一,还有一件抨击天下人的事情。

    孔融曾在酒馆等公开场合,大言不惭:“三人同行,两人聪俊,一人低下。饥年无食,谓宜食低下者,譬犹蒸一猩猩,煮一鹦鹉耳。”

    俗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孔融异曲同工之妙,视世人为猩猩,鹦鹉。

    这也是大逆,大不义,大不仁。

    曹操收集罪证后,将这些惊世核俗的言论散播出去,孔融一时之间,成为过街老鼠。

    曹操顺理成章,杀了孔融,时年五十六岁。

    “融也狂生耳朵,何来风骨。”

    画面一转,回到了直播室。

    周瑾面带微笑,轻声说道:

    “汉朝罢默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文人渐渐地成为了历史主体。作为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孔融是一名有着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名士。”

    “却生逢乱世,城头隔三差五换大旗,你方唱罢我登台。孔融的恨,是天下大恨。孔融的爱,是人间至爱,甚至不惜为此牺牲生命。”

    “儒家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融做到了。但从后世来看,这种理想主义情怀中又多了一许悲壮和血腥浪漫。”

    一番话落下。

    直播间内热火的讨论。

    “许攸之死,完全是咎由自取,不值得同情。但孔融,为的是天下正道,有点可惜了。”

    “临死一声笑,我发现孔融一直没把曹操放在眼里。”

    “赞成楼上,我觉得孔融一直不认同曹操的地位。儒家重义,曹操是一个大不义之人。”

    文人一己之力,在乱世中癫狂,虽似飞蛾扑火,但孔融从未放弃点亮理想的机会。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