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典藏华夏:古今连线展国运 > 第127章 妙绝古今的佳作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曲舞作罢。

    大殿内,众人都是一脸陶醉,气氛舒缓,显得极为寂静。

    唐玄宗拍手鼓掌,众人才回过神来,急忙跟着拍手,一时之间,殿内响起震耳欲聋的响声。

    杨玉环淡淡一笑,施了一礼。

    “小女子献丑了。”

    唐玄宗招了招手,让杨玉环坐到旁边,又拿出李白刚才写的三首佳作,摊开在桌面上,说:“方才李学士写的三首诗作,你觉得如何?”

    杨玉环美眸含水,一一看过之后,轻点脑袋。

    这三首都是夸赞她美貌的,女人就是情感动物,再漂亮的女人也不能脱俗,禁不住夸赞。且这三首夸得十分有水平,从空间和时间上两相交印,可谓是夸进了杨玉环的心坎里。

    她不由得轻抬脑袋,看了李白一眼,神情尽是欣赏。

    李白却浑然不在意,依旧和周瑾喝酒对谈。

    兴致起来时,还爽朗大笑一声,到:“贾兄,人生难得一知己。你我二人相逢恨晚,一见如故,来,喝酒,喝酒!”

    周瑾也很高兴,被李白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李兄,你诗作众多,其中不乏语句优美,气势磅礴大作,也有抒情写景的雅作。在这些作品中,你心里最喜爱那一首?”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相信许多人都想知道,李白心中那首歌最为经典。

    李白淡淡一笑,并未着急给出答案,沉思片刻,眼神变得有些惆怅,缓缓开口:“静夜思。”

    周瑾心中一愣。

    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连忙问道:“当真?”

    “绝无戏言。”

    李白脸色一怔,酒意全无。

    周静心中思索,也便明白了。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游子远在异相漂泊,在某个明月高照的夜晚眺望星空,心中产生刹那间的错觉,一股酸楚之感油然而生,故此写下这首妙绝古今的作品。

    清新朴素的文笔,境生情,情烘托景,耐人寻味,百读不厌,堪称为兴久不衰的经典之作。

    直播间的观众一听,起初不解,但稍稍思索后,也都明白过来。

    李白出生盛唐,二十五岁只身出蜀,走遍大唐各地,既见过洞庭的江南水乡阴柔之美,又领略过吴越之地高山大地,一生颠沛流离,直到中年才稍有起色。

    与此同时。

    华夏各地的电视台,都在观摩《典藏华夏》,想从总借鉴经验。

    因为《典藏华夏》的火爆程度,社会掀起一股华夏古文化热。对这方面,各电视台都没有相关方面的知识储备,做娱乐节目这种不需要内涵的快餐节目得心应手,但对于文化节目……

    谁都没有能力做好。

    某省级电视台,做娱乐节目起家的。

    主要领导和一众主管在办公室内,一块大屏幕正播放着《典藏华夏》。众人七嘴八舌的讨论,都感叹其精湛制作。

    “咳咳,各位,这档《典藏华夏》火爆华夏,咋们若是能借鉴过来,创办一个同类型的节目,势必能从中分一杯羹。”

    一位领导说道。

    屋内鸦雀无声,无人敢应答。

    “怎么?没有信心?”

    一个人开口,道:“方总,咋们电视台没有相关方面的人才储备。制作这档节目,需要很深厚的历史文化知识。稍有不慎,将会被网友所诟病,得不偿失。”

    “对对,还有每期的演员,也是一个难题。”

    就在此时,一个人开口道:“据我调研,华夏传媒的死对头中南传媒,也出过相关类型的节目。但……收场惨淡,被喷的狗血淋头。”

    “这是一把双刃剑,做得好,能够获得很大的收益。但若是出了差错,将成为众之夭夭,风险极大。我们还是坚持老本行,做娱乐综艺吧。”

    方总脸色一沉,最后无奈叹息一声。

    这幅画面不仅一个电视台出现,许多地方电视台的办公室内,情况都大同小异。都想着模仿借鉴,但都没有相应的实力。

    《典藏华夏》海外转播,评论区内。

    一群歪果仁惊叹华夏古典美人的容貌,动人心魄,难以忘却。

    “我天,华夏美女长这个样子吗,怎么和我印象里面不一样。”

    “我们本地的电视台一直都丑化了华夏人,这档节目让我涨了见识。”

    “好节目,受益良多,了解华夏文化,能知道他们为什么能在短短的几十年内,飞速的崛起。”

    “看得出来,华夏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具有内涵的民族。”

    李白面带轻笑,看向周瑾,问道:“贾兄,你才华不凡,是否也有思乡的诗作,能否分享给在下。”

    周瑾思索片刻,笑道:“那我就献丑了。”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话音一落,李白久久沉思。

    “明月何时照我还……”

    口中低吟,眼神闪烁一丝亮光,道:“贾兄是官宦子弟?”

    “不然怎能发出这一声感慨,官场尔虞我诈,险象环生,是非黑白颠倒,充斥着丑恶与腐朽。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发出这等感叹。意在思乡,实则是远离黑暗的官场,回到没有利益纷争的家乡。”

    不愧是唐朝第一大使人,对这一首诗的赏析精确无比。

    这首《博州瓜州》正是王安石写的一首抒情小诗,其中想表达的意思和李白说的并无二致。即便相隔四百多年,也能准确理解其意思。

    由此表明,诗作的内涵能历久不衰,一直的传颂下去。

    周瑾淡淡一笑,说:“这是我给一位朋友作的诗,形容的是他得生活。”

    李白恍然大悟,并未起疑,道:“贾兄的才略与我不相上下,实在是人生知己,喝!”

    两人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就在此时。

    周瑾的身影,吸引了唐玄宗的注意力。

    他见周瑾一袭白袍,气度不凡,和李白相对而倚,两人频频举杯,气氛融洽,相谈甚欢,不由的眉头一皱,怎么没说过李白有这号朋友?

    而且在宫中,他也没见过周瑾。

    面色疑惑,开口问道:“李学士,你旁边那人是谁?”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