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从2000年重回巅峰 > 第303章 价值上千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听到这里,杨资瀚忍不住追问了一句。

    “那这画上的女子又是谁呢?”

    蒋耀辉看杨资瀚还真相信了,满是狐疑的打量了林浩一眼。

    “我看你就是在胡说八道吧!你这都是从哪听来两句,就敢拿来糊弄人?”

    说完,他还满脸惋惜的看着杨资瀚,像是怀疑他年纪还没到,就已经老年痴呆了似的。

    “就这种鬼话,你还真相信呐?他说是明朝的,你就以为是明朝的?”

    “随便弄一幅画来,就说是明朝皇帝的真迹,那我儿子小时候的涂鸦,我还说是国家领导人的真迹呢!”

    这话说起来,其实有几分无理取闹的意思在。

    不过林浩并不生气,只是笑着说道。

    “这画中的女子,怀了明朝正德皇帝的子嗣,后来宁王叛乱,和自己的儿子失散之后,逃到一个小村落里面去了。”

    “那个村落的人世世代代将这段历史作为口口相传的记忆,甚至还葬有这个姑娘的坟墓,他们对于明朝正德皇帝的了解,比历史上写的详细的多。”

    说到这里,林浩轻轻笑了笑。

    “你要是还不信的话,以后有机会,我就带你去那个小村落里走动走动。”

    林浩这幅胸有成竹的模样,并不像是在说谎骗人,哪怕是一直在挑他刺的蒋耀辉都突然安静了几分,场上众人的眼睛也就落在了那幅画上面。

    那画中的女子虽然衣着朴素,但是看得出来容貌颇为得艳丽。

    再加上众所周知,明朝正德皇帝荒淫无道,喜欢收集各色美女和珍宝沉湎于美色,甚至还广收义子,所以大家都在猜着画中的女子究竟是个什么身份。

    林浩笑了笑,又继续抖了抖,那个铜观音像叮叮当当一阵响,从里面直接抖出来了一只漂亮的金钗。

    林浩把那支金钗拿在手里,在灯光下照了照,上面嵌着的宝石,还折射出了璀璨的光彩,让不少围观的女性眼神中都开始露出渴望的神色。

    哪个女人不喜欢宝石呢?

    何况这一只金钗做工非常的精美,哪怕是时隔多年,仍然能够看得出来上面的宝石晶莹璀璨,不含半点的杂质,一看就价值不菲。

    虽然说之前林浩说,那幅画是明朝正德皇帝朱厚照的真迹,但是仅凭着那么一个似是而非的钤印,大家也未必真的会相信。

    何况这样一幅画也不值个几千万,毕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画师之作,但是林浩现在抖出来的,这么一支金钗,就让人更加的心动了。

    这两样东西加起来,要说能有个几百上千万,倒还真不是没人相信。

    林浩握着这支金钗,在所有人面前晃了晃。

    杨资瀚有些好奇地凑上来看了一眼。

    “这金钗的做工真是漂亮,这些年我还没见过做工这么漂亮的金钗呢!也就是在博物馆里,才能够隔着玻璃看上一眼类似的。”

    林浩点点头,笑着说道。

    “这金钗确实是出自宫廷。”

    旁边围观的人有聪明的,瞬间和之前那幅明朝正德皇帝朱厚照的话联系了起来,追问了一句。

    “难不成这金钗就是朱厚照送给画里那个姑娘的嘛?”

    林浩递过去一个赞赏的眼神,笑着解释道。

    “没错,这枚金钗就是当初朱厚照送给那个姑娘的定情信物。”

    要解释这金钗的来历,还得说起京剧《游龙戏凤》这出戏的历史来源,林浩一边握着金钗,一边跟众人解释道。

    “明朝正德帝朱厚照曾经多次微服巡行民间,据传他在山西大同城郊李家村抢得美女李凤回京,刚至居庸关,又遇上一个绝色美女,就把李凤一人扔下走了。”

    “过了一年,李凤在居庸关生下一男孩后,郁闷而死。当地百姓为李凤在居庸关南山坡上立坟,因坟上长满白草,故称“白凤冢”,至今此冢仍是“关沟七十二景”之一。”

    这个故事凡是去往大同看过白凤冢的人,大多都会知道,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这其中究竟有哪些历史辛密。

    场上也不乏有去过的人,这会儿追问了一句。

    “可是李凤姐不是直接病死在了宣州府吗?又怎么会流落到小村里面去的?”

    林浩听的这话继续解释道。

    “明朝正德年间,发生过两次叛乱,第二次比较大的叛乱,被称为宁王叛乱?”

    “正是因为这场叛乱,李凤姐才背井离乡。”

    这一句话让场上的人全都把目光从那幅画像和金钗上转移等林浩的身上

    “在生下这个孩子之后,宁王叛乱曾经想派人去抓捕李凤和她的孩子,可是被李凤收到消息,早早的把孩子藏起来,自己则是偷偷跑掉,也吸引宁王哪边的注意力。”

    “后来一番坎坷之后,辗转到一个小村又因为身体不好,这才郁郁而终,而它藏下来的那个孩子,则是被村里的人联手抚养大了,因为就是后来被找回去继位的嘉靖皇帝。”

    正德无子访嘉靖也确实是历史记载中的内容,不过林浩接下来说的这些就是其他人没听过的了。

    “李凤姐当年逃离的时候,避免宁王怀疑,把家里的钱财大多都换成了银票,藏了一部分在儿子的身上,剩下的变用作逃亡时的生计。”

    “而正德帝为她画的那幅小像,以及送给她定情的金钗,则被她封进了一个铜观音像里一路怀揣,辗转凋零。”

    这样一个不算太美好的故事,着实是叫人不由得为李凤姐的悲惨遭遇而叹气。

    而林浩手里那成色极好的金钗,则是成为了这个故事真正的佐证。

    场上也有正经做珠宝生意的商人,仔仔细细地打量过林浩手里的这支金钗之后,不由得感慨。

    “这金钗的用料,做工和工艺,哪怕是放到现在,拍出几百万上千万,都不觉得奇怪。”

    更何况,还是件价值连城的古董。

    林浩当时买下这么一个不起眼灰扑扑的铜观音像时,不过才花了几十万而已,但是现在他一刀割下去,割出来的东西可价值上千万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