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同时,霍小??也在给我指挥,我一下子就双脚踩在了一条比较宽的岩石上,上面凹凸不平也不潮湿。
随后,霍小??也这么跳了过来,我顺手把她接住,她伸出手来抓住我的手,这才安稳落在岩石上面。
这是我认识霍小??这么久以来头一次抓住了她的手,也是我这二十几年来头一次抓住我喜欢的女人的手!
我跟霍小??都脸红了一下,当然,在这黑漆漆的环境下也看不出谁脸红了。
经过观察,咱们脚下的好像就是一条栈道,不过这不是人为斧凿的,这应该是天然的。
在古老久远的时候,这个天坑形成的时候,岩石层分离或者崩塌,这边的岩石坚硬就保留了下来。
但光表面来看我也看不出这个天坑是多久形成的?
我也不是地质学家,也只是知道这个天坑应该是极其古老的时代形成的,已经无法计算了。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像这样的天坑在地球上是数不胜数。
其中就有天坑深达千米!
咱们到了这里依然是没有看到天坑的坑底,看来应该也是比较深的。
这条栈道比较杂乱,有上去的也有下去的,不过在药灵的指引之下倒也很快就找到了下去的路线。
既然是在岩石上面的栈道,就是一直在围绕着这个岩壁绕圈走,不过这绕圈的幅度比较大,只能这么绕下去。
走到了一个合适的位置,我抬头往上看了过去,发现了上面大概四五十米高的地方出现了四个手电筒的光束。
看样子估计就是那两男两女的探险队伍了!
他们这手电筒其实是戴在头上的那种探照灯,专门用来探险用的,另一种说法就是工作灯。
他们下来的速度倒是挺快的,咱俩的速度也要加快了。
在这边的岩石栈道上一圈一圈的往下绕着走,不多久就下去了三四十米的距离。
我虽然也像知道这底下到底有多深?上面有人,这下面说不定也有人,还是不使用为好。
就这么的,我们往下又走了一个小时左右,我看了看时间,现在是下午到五点钟,快要天黑了。
这里边儿的确是有怪异的磁场,我手上戴着的是机械表,不会受这里的磁场影响。
而且经过我一番感觉,这些磁场就是从这天坑底下传上来的,而且越往下过去,这种怪异的磁场就会越加强烈。
当我俩往下走了大概一百米的垂直深度之后,我就感觉到了身上的背包似乎减轻了一些。
我用手一摸,里面的金属物品全部上去了,背包底端有一片是空的,全挤上去了。
是磁场!
磁场的力量在吸引着这些金属,但很奇怪的不是往下吸,而是往上面吸,这是一种喷吐式的磁场反应。
也有可能是因为这里的地势地貌的缘故,我也研究不来。
但这么一来就让我减轻了不少的负担。
到了这里,着天坑底下的空间宽度已经达到了一个比较巨大的宽度!
我也量不到,但根据我们转一圈下来花费的时间,这么一算,最少这底下的宽度是超过了五百米!
得出这么一个结论,我跟霍小??都吃惊了不小,而且这种宽度还在不断的增加当中。
这几个小时都在往下走,走了这么久,咱们下来的垂直深度最少也超过了五百米!
但问题是这天坑的深度还是一个未知数,不由让我觉得后背脊骨上的冷汗直冒!
这一路下来也没有休息,就算肚子饿了也都是边走边吃东西。
就这么的,一直走到了晚上的八点钟,这么一来我俩光是在这条崎岖不平的岩石栈道上走都走了四五个小时之久!
这边的垂直深度已经超过了千米!
因为空间的加宽,上面的人也根本看不到下面的场景,这个天坑的整体造型应该是呈梯形,窄的一端就是在上面,宽的一端就是坑底。
这种天坑实在是太大了,给人很是奇特的感觉。
我从背包里拿出一根燃烧棒引燃又使劲儿朝着底下扔了下去。
十几秒后,这燃烧棒依然是没有接触到所谓的天坑底部就熄灭了!
这里边儿倒是挺安静的,但就是听不到这燃烧棒掉下去传上来的声音。
这天坑的底部该不会就是一个根本没有底的无底洞吧?
为了证明这个事儿,我和霍小??从接着下去找到了一块比较大的石头,也给扔了下去。
扔下去之后我和霍小??也在期待这块大石头摔在地上的巨大撞击声!
但我俩足足等了两分钟,都没有听到所谓的撞击声。
真她娘的是无底洞!
咱们这么下去,何时才能到头?
怕是就算走到死也走不到所谓的尽头,这玩意儿根本就没有底!
这边有两个天坑,这边跟那边那个是否是联通着的呢?
之后又继续往下走了许久,我也没有继续去尝试这天坑底部到底有多深了。
在这边的宽度最少也达到了千米,正在我俩都疲累的时候,霍小??的药灵突然就发现了前面不远处出现了一个分岔路!
过去一看,面前出现的是一个洞穴,洞穴本身不高,有一米二三的高度,宽度有半米多点,足以一个人进去。
显然,这条洞穴通道也是天然形成的,不过却是从里面传来丝丝暖和的气息。
有风,而且还是热风,这是怎么回事儿?
反正这边也走不到尽头,干脆就进去瞧一瞧!
依然还是让霍小??派药灵先在前面探路,我在前面走,霍小??跟在我身后。
为了避免发生意外的情况,我还是用一根绳子把咱俩给牵引起来,如果出事了也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反应过来。
往里面走了十多米,就开始往下过去了。
这里边儿不断传来热风,因此通道里面也都比较干燥,地上也有不少灰土细沙。
又往下面走了十几米,通道内部就变得高宽了起来,一个人直立行走也都绰绰有余。
我拿着手电筒在石壁两侧前面交换照射,这里的确是天然形成的,没有人为的痕迹。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