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八零福妻美又娇 > 第220章 搞定生产线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阮思娇完全没有想到,小农机厂的老板说的,他在沪市农机厂有亲戚,还真是有得力的亲戚。

    这个亲戚不是别人,正是张主任!

    小农机厂的老板叫张满福,沪市农机厂的张主任是张满福的堂叔。

    张满福本人在沪市农机厂当过工人,又自学了各种机床操作。

    像他这样的,当个技术工肯定没有问题。

    可是张满福不满足于只当个技术工,趁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他辞了职,自己在村里搞了个小农机厂。

    阮思娇和顾沉舟一起,参观了张满福的生产车间,还真是各种机床都有。

    虽然这些机床都是农机厂退下来的,但被张满福修整一翻,比新的还好用。

    只不过张满福的这个小农机厂,现在规模有限,找他买机器的人也几乎没有,所以张满福现在是处于一种有能力却无处发挥的状态。

    难怪他听到阮思娇说想定制一套自己想要的生产设备,会这么上心。

    张满福想要的,并不单是得到一单生意,赚一些钱,他更希望的是发挥自己的所长啊!

    不过有些人干着卖白菜的事,却操着黄金交易的心,阮思娇也不是对张满福绝对放心的。

    所以在看到那些机床的时候,阮思娇直言,“这些你都会使用吧?”

    “那是自然的。”张满福立刻点头。

    他也明白阮思娇的意思,竟然拿了一个铁疙瘩,就要给阮思娇展示自己的能力。

    “你说个东西,我给你做出来。”张满福说。

    他那信心满满的样子,还真不像是吹牛。

    阮思娇也不会因为他样子做得足,就不考校张满福的能力。

    “你给我雕一支花吧。”阮思娇说。

    学机床的,最开始的时候不可能拿真的铁去做,有些拿木头雕东西,还有用肥皂的。

    被雕琢去掉的也不多,肥皂还能继续用,而且还好看,可谓是一举两得。

    张满福还真的操作机器,雕了一只铁花出来。

    他雕的是牡丹,看上去栩栩如生,说明张满福是真的有本事。

    没有系统的学习、长时间坚持练习,这么漂亮的花是不可能雕得出来的。

    能有这个本事,就已经足够了,按阮思娇的想法做出她想要的东西,肯定可以,阮思娇的考教到此为止。

    “那我们现在就来说说颗粒饲料机的事吧,你对这个有没有了解?能不能给我讲讲?”阮思娇问。

    张满福还真懂,说起来头头是道。

    现在沪市农机厂的颗粒饲料机有哪些型号,分别有什么不同功能,就连细枝末节,张满福都能讲清楚。

    阮思娇其实对颗粒饲料机的了解并不多,更不知道这个时代的颗粒饲料机能做到什么程度,至于那些型号,阮思娇当然不可能知道。

    这也是她跟顾沉舟到沪市农机厂之后,被王销售怠慢的原因。

    要是阮思娇一过去,就报上一个型号,说自己要买哪一款,王销售态度肯定不一样。

    至少,她能顺利把颗粒饲料机买下来。

    把张满福的态度跟王销售一对比,就算多花一点钱,阮思娇也愿意从他手里买呀。

    更何况,张满福还能按她的要求改呢。

    “那就要你说的,C25型号的吧,要五台。”阮思娇斟酌一翻,给出答案。

    张满福不敢相信的睁大眼睛,“你要五台?”

    他还以为阮思娇只要做一条生产线呢。

    要五台颗粒饲料机,那不是就得做五条生产线?

    阮思娇不用管张满福的惊讶,她又问,“搅拌机你应该也很了解吧?帮我配合适的,还有粉碎机。”

    这两样,得按照颗粒饲料机的生产能力去买。

    总不能粉碎机一小时只能粉碎一百斤草料,饲料机却能一小时生产一吨颗粒料,那也太不匹配了。

    张满福既然有能力,他肯定能把这部他配置好。

    张满福点着头,关于中间链接部分的传输带,阮思娇也做了一些讲解。

    粉碎机前面要装一个传输带,能将草料传进粉碎机里。

    粉碎好的草料要被送进传输带上,传输带尾端可以装在地下,这样只要粉碎机底部留的门打开,粉碎好的草料就能被传输带传到搅拌机里。

    除了草料之外,当然也需要别的原材料,这就需要工人将原材料按比例投入传输带末端。

    因为传输带装的低于地面,工人的劳动强度就能大大缩减。

    所有的原材料被传输带运进搅拌机,过了搅拌机自然又是一根相同的传输带。

    通过传输带将搅拌均匀的原材料运送进颗料饲料机里,另一头就能出料了。

    出来的料再经过一条传输带,末端有支撑包架,接满一包再启动包架下面的传输带将满包拖离缝合。

    当然下一个包架放好之前,传输带上得放一个隔板,防止饲料直接流到地上。

    整条生产线的话,大概就是粉碎机那里有两个工人,搅拌机前面有两个工人,末端需要有两个工人。

    另外运送方面需要几个人做物流。

    整条生产线,不超过十个人就能运作机器。

    阮思娇选的颗料饲料机是每小时能生产500公斤,这时沪市农机厂目前做出来的最大产量的机器了。

    500公斤,也就是二十袋五十斤装的饲料,一天开工八小时,也才一百六十袋。

    阮思娇要做五条生产线,工厂一天的产值是800袋饲料。

    按饲料店目前的销售情况,一天800袋饲料肯定是卖不完的。

    但除了正常上班时间,还有周末、有节假日。

    阮思娇的工厂愿意招农民,就算她让大家无休息日、加班加点的干活,工人们肯定也不会有任何意见。

    可阮思娇不会那样干。

    开工就意味着有工资拿,但一个人应该做的,不是无何止的工作。

    跟张满福勾通好机器的事情,阮思娇觉得张满福的一双眼睛特别亮。

    根本不用顾沉舟开车帮忙,张满福自己就跑到沪市农机厂,把需要用到的粉碎机、搅拌机、颗粒饲料机都给买回来了。

    因为他跟张主任的亲戚关系,厂里还专门派了车,把机器送到张满福的小农机厂。

    买回机器,张满福顺便把做传输带的各种东西也都买了。

    一天搞定所有的事,当天晚上,张满福就可以跟阮思娇他们一起回锦省,帮忙安装。

    这个自动化的设备生产线并不是设计过、调试好的,必须张满福跟着实地操作安装,因为除了张满福,阮思娇也找不到更好的安装师傅了啊。

    张满福对机器的操作也是相当熟练的,等机器安装调试好,教工人们操作这件事,张满福也完全没有问题。

    张满福这个小农机厂,生产的东西根本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好多东西更是直接买好配件,组装起来的。

    他面向的是当地的农民,销量实在不大,家里放着的这些农具完全能够应付一段时间。

    跟妻子交待一下,张满福就坐上了顾沉舟开来的那辆大货车。

    开大货车过来的好处就是,买好的东西直接就能拉回去,根本不用操心运输问题。

    只是车子才刚发动,还没有开出张满福这个小农机厂的院子,门口就骑进来一辆自行车。

    天色灰暗,已经快黑了,车灯打开,整个院子亮如白昼。

    骑自行车进来的张主任一时之间根本适应不了这么强的光线,急忙抬手挡住眼睛。

    这一抬手,险些没把张主任摔了。

    他滑稽的从自行车上跳下来,看到那辆大货车,心里就已经有了计较。

    果然是昨天要买机器的那两个人啊。

    张主任听门卫上的人说了,买机器那两个人是开着辆蓝色的东风大货车来的。

    张满福跑厂里,一口气订了五台颗粒饲料机、五台搅拌机、五台粉碎机,张主任就在怀疑是顾沉舟和阮思娇要买的机器。

    这俩人竟然能找到张满福,张主任也是挺服气。

    张主任更关心的,是阮思娇说的“自动化”这三个字。

    买这些机器回去,阮思娇要怎么装?

    她不打算用那什么自动化了?

    还是说,阮思娇要自己改装机器?

    张主任了解张满福,张满福完全有那个改装能力。

    所以下了班,张主任就匆匆赶过来,生怕错过。

    张主任跟张满福一样,对阮思娇如何改装机器,非常的感觉兴趣。

    见张主任过来,张满福跟阮思娇说了一声,从驾驶楼跳下来。

    “堂叔,你怎么过来了?”张满福上前,顺便扶了张主任一把。

    张主任瞪他,“你替别人买机器是不是要改装?怎么不跟我说一声?”

    张满福惊讶,他堂叔怎么就知道了?

    不过改装这个生产线,是阮思娇的想法,张满福不可能不跟阮思娇商量,就把这事儿告诉别人,就算是他亲堂叔也不行。

    张主任也不问张满福了,而是跑到大货车那边。

    “你们这是要回去呢?可不可以耽误你俩一会儿时间,咱们聊一聊?”张主任仰着脸说。

    阮思娇跟顾沉舟对视一眼,人家的年纪,都能当两人的长辈了。

    总不好就这么干巴巴的拒绝。

    顾沉舟熄了火,跟阮思娇一起跳下车。

    张主任嘿嘿笑着,“你们买这些机器回去,是要按自己的方法安装的吧?两位同志,我是真的对你们这个‘自动化’感兴趣,或者,由我来牵线,我们厂里把你们这个点子买下来也行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