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只是连日颠簸,对胎儿影响颇大。老臣会给长公主开几副温补养胎的药方,还望长公主好生休息,莫再劳累了。”
敦钰缓了两口气:“孩子没事就好,多谢太医。”
秦千壑和敦若敦淮立在房中。见敦钰孕肚凸显,心中自是阵阵百感交集。
孩子的父亲是何人?莫非不知敦钰有孕,竟还让她挂帅出征?抑或是孩子的父亲根本就不理会敦钰他们,还是说,孩子的父亲已不在人世?
种种猜测在秦千壑心头萦绕。但不管是何种可能,都叫他既气恼又失望。
“钰姐姐既然胎动不稳,眼下还是好好休息。国内的政务,我原先确是有些懈怠。是我的过错,我定会…”
敦钰撑着身子坐了起来:“你现在说这些话已是无用。我想了一路,眼下唯有赶紧将四国围攻的事通知跖王。
你如此帮助他们,想必跖王定不会袖手旁观。他们若还能调来五万兵卒都是好的。除此之外,你必得通知各郡县紧闭城门设防。”
秦千壑道:“军中的事务由我来操办。我现在就去大营调集所有能参战的兵卒,让他们准备奔赴前线镇守国关!”
“不行,眼下无论我们如何抵抗,都是无法抗衡四国大军的。盛国兵力最强,虽眼下受挫,但之后想再打赢他们便不容易了。
故而现在最重要的是,不能分散了兵力。陆国离我们最近,兴致最高,若要反抗,率先突袭他们是最好的选择!”
秦千壑并未质疑,点头道:“好,我明白了!”
敦若略显心虚地看了看敦钰。但房中人多,两人都并未多言什么。敦钰冷冷扫了她一眼,便已叫她觉得惶恐。她垂首行礼,遂与秦千壑一同退下了。
待房中只剩下蚩太后和敦淮,敦钰才算彻底放松下来,躺回了床榻上。
“钰儿,两年不见,你瘦了许多。”蚩太后抹着泪道。“你定是吃了不少的苦,娘这心里实在疼得难受。”
“母后别哭了。我虽身在盛国,但也无一日不在想着你们。女儿不孝,父王逝世时都未能回来看一眼。”
“别说这些了,回来了就好。只是,这孩子是谁的?莫不是你在盛国已然成家了?”
敦钰一时为难,欲言又止。敦淮看她如此神情,再一想起老蚩王出事那日所说,申屠景与女上将军情如夫妻的那番话,心里一时便也猜到了七七八八。
“母后就别多问了,钰姐姐不想说,恐怕也不是什么高兴的事。”他在床榻边坐下。“既然姐姐回来了,我也有件事想要请求姐姐。”
“什么事?”
敦淮肃然道:“我想将王位让给姐姐,由姐姐持掌大权!”
敦钰惊得拧紧了眉头:“王位岂是儿戏,你说让就让?何况我一女子,如何能称王?”
“为何不能?你是涟臻将军,威震六国!而今荣耀归国,平定国内的叛乱。今日情形众人谁不服?为君者自是才能谋略当先,是男是女又有何妨?
何况我本就无心继任王位,也不是做掌权者的料。而姐姐你在军中和民众心里的威望不亚于秦千壑,现在也只有你能镇得住他了。”
蚩太后叹道:“先君在时,也多次与我说过淮儿为人太过温和。为仁甚过,难立威信。故而才有了今日逼宫造反的事。”
她拉住敦钰的手:“钰儿,这王位定是要攥在我们敦姓王室的手里。今日他们愿意撤兵,一是为了护国,二是因为有你率兵前来。
但若此番国难能顺利挺过去,难保他们不会再起夺位之心。淮儿在位难以服众,母后也觉唯有你,能当此大任了!”
敦钰犹豫不决,不知是否该答应。
从小到大,敦淮与她最是亲近,不分你我。故而谁做君王,其实敦钰并不在意。只是眼下蚩国内忧外患,王位根本就是一个烫手山芋。
接到手里来,若能领着文武百官筹谋化解此番危难便罢。若不能,蚩国最终还是被四国联盟吞并,那她敦钰便成了亡国之君,世世代代为人唾骂。
更别说化解危机之后,还有一连串的内忧等着她。光是想想,就已叫敦钰头疼不已。
“虽这番话说得突然,但我无一日不在想着脱离王位桎梏。何况现在四国联盟,盛国是主攻大国。而今只有姐姐你,兴许可以出面拦住盛国。”
这话里的意思,敦钰自然听得明白。敦淮是盼望着敦钰继位,申屠景能看在她和腹中胎儿的情份上,撤兵放过蚩国。
但申屠景此番为的就是要打开夺天下大权的局面。发兵前敦钰如何请求,申屠景尚且没有丝毫动摇。如今又怎可能愿意撤兵?
思至此处,敦钰心头又是一阵心寒。
既然他如此无情,那便怪不得她无义!而今国难当头,她绝不会再后退半步!
敦钰沉定了双眸,缓缓道:“既如此,我自当好好治理蚩国。即便拼上性命,也定会让蚩国摆脱亡国危机!”
翌日朝阳如炬,轩逸殿前钟鼓齐鸣。百官心怀疑虑,交头接耳地讨论着,不知道敦淮昨日才遭逼宫,今日就召开朝议是想做什么?
莫不是想着敦钰回来了,想要仗着姐姐的威势,惩处秦千壑和其他协助夺位的臣子?可是那些大臣都位高权重,这么做未免太不自量力了吧?
百官步入大殿中站定。虽是朝议,但许多人却神色懈怠,甚至有人未着朝服。有人打着哈欠,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
殿前内侍高喊道:“君上驾到!”
众人望去,只见敦钰大步在前。着一身火红冕袍,黑色与金色的祥云盘凤绣纹华贵庄重。她发束云髻,鎏金凤环束于冠上。
如此郑重的正装服制,既有着威严的气势,又蕴含着女子的柔美。一时竟叫众臣看傻了眼。而敦淮紧随其后,却只着一身元袍,而非正装冕袍。
众臣一时议论纷纷,心里隐隐察觉,恐怕今日朝议要出大事情。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