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人间鬼市 > 第九十六章 莫氏云飞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兵的人不一定都是好人,但是为国捐躯、以身报国的人值得尊敬,这妇人的丈夫战死于边关,恐怕连尸骸也没能安葬于故里,已是十分悲惨,这客栈掌柜却还欺辱烈士家眷,着实可恨。

    “家中还有公婆。”妇人掩面痛哭的同时,回答了徐慎之的问题。

    徐慎之上前捡起了掉在地上的包袱,随即取出散碎银子递了过去,“我这里有几两碎银,付了你工钱吧。”

    妇人擦干了眼泪,慌忙摆手道:“多了,多了。”

    “无妨,拿着吧。”徐慎之没有将银两硬塞进她的手里,男女有别,若是将银两塞进她手里,有失礼数。

    虽然他对这种礼数并不看重,也从来不很在意,但那也要分对待什么人。

    “多谢公子。”妇人犹豫片刻,接过银两向他道谢。

    如今已是隆冬,这妇人身上衣衫单薄,面皮冻得发紫,家里还有公婆,徐慎之看不下去,故此多给了她几两银子。

    遣走了妇人之后,徐慎之冷视那客栈掌柜,道:“多行不义必自毙,好自为之。”

    客栈掌柜闻言冷笑,并不答话,他知道徐慎之是武林中人,不过他并不怕,再大胆的武林人士也不敢在这都城滋事寻衅。

    徐慎之也没有再理他,提着包袱回到客房,解开包袱,里面包着四套棉袍,其中两套偏窄且长,另外两套偏宽且短,不问便知,他和宝象一人两套。

    棉袍虽是连夜赶制而成,但做工精细,压线平整,且为了防止棉絮分散,棉衣里子上便用线缝了许多纵横排列的线条,形成了许多小格子,这样便会压住布料内部的棉花,不会分散。

    “哪儿来的棉衣?”宝象眼睛一亮。

    如今天气寒冷,冻彻骨髓,屋内有虽有火盆,但并不十分管用,因为木炭燃烧会有毒烟产生,所以要时时开窗通风,保证空气流通,但如此一来,屋外的寒冷气流便得以入屋,依旧觉得冷,有没有火盆差距不大。

    “昨天我买了些布匹棉絮,托人做的。”徐慎之抖开其中一件既窄且长的棉袍,脱下自己身上的单薄外袍,将这件棉袍套在了身上。

    宝象惊喜万分,随手拉过一件棉袍,徐慎之所让人制作的这两件棉袍,除了大小有所区别之外,颜色样式也有区别。

    徐慎之的两件棉袍皆为青色,而宝象的棉袍也是黄色,且形似僧衣。

    宝象穿上了棉袍,欢喜地打开了窗户通风换气,随即坐在火盆旁烤火。

    “新做的棉衣,每人就两套,小心点,别被火烧坏了。”徐慎之出言提醒。

    “放心。你这小牛鼻子,虑事还挺周全,就是还差双靴子。”宝象低头看向双脚,脚上穿着的依旧是夏季的布鞋,质地虽然不错,但毕竟如今是冬天,显得单薄了些。

    徐慎之闻言点头,双目在宝象的双脚上打量。

    宝象见他看着自己的双脚,疑惑道:“你看着佛爷双脚做甚?”

    “确定尺寸。”徐慎之抬头起身,随即出门上街。

    他此次上街,前往的是一家皮匠铺子,皮匠以制作、修补皮具为生,鼓面、马鞍皆可做,做两双皮靴也自然不成问题。

    徐慎之自门中进去,屋内散发着一股浓重的皮草味儿,甚是刺鼻。

    屋内有一身形佝偻,面容憔悴,须发皆白的老皮匠。老皮匠原本坐于一张小板凳上,正在忙碌的修补一张鼓面,见徐慎之进门,连忙起身问道:“这位少爷,请问你要做什么?”

    “两双靴子。”徐慎之淡淡说道。

    “多大尺寸?”老皮匠耷拉着眼皮,好似一副没睡醒的样子。

    徐慎之报了他和宝象的所穿布鞋大小,老皮匠点头应允,又问他要定钱。徐慎之付了定钱,老皮匠让他说明地点,两日后亲自送去。

    徐慎之没有告诉老皮匠客栈的位置,只说两日后他自己过来取。

    这老皮匠已经上了年龄,身上穿着的衣物很是单薄,且腿脚很不利索,徐慎之不敢劳烦他受这个罪。

    徐慎之交代清楚以后,两日后再次来到老皮匠这里,交付了所余银钱,提着皮靴回到客栈。

    宝象早就在等皮靴了,见徐慎之进门,迫不及待地从他手中抢过了包袱,取出其中的两双靴子。

    这两双靴子皆是黑色,其中显得较宽的一双便是宝象的。宝象兴高采烈地拿出靴子穿上。

    徐慎之拿过属于自己的那双,但他并没有急着穿,他给那老皮匠的银子比这两双靴子的价格要高出许多,因此,老皮匠这两双靴子做得也是尽心尽力。

    靴子分为两层,外层用的是黑色布料,内层却是用了兔皮,因此靴子外表看上去十分高贵,而穿在脚上又十分暖和。

    穿上靴子之后,徐慎之再次摇头叹气,他身上带了银两,饿了有饭吃,冷了有棉衣、靴子可穿,有温酒可饮用,但那些平头百姓却不行。

    虽然大宋富庶,但当年徽宗皇帝再位时,喜欢收藏古怪的石头,大行“花石纲”二十余年,许多贪官污吏借此机会搜刮民脂民膏,大发横财,搞得百姓民不聊生,日子越过越差。

    如那前来送棉袍的妇人,还有那个年过半百须发皆白的老皮匠,如此隆冬时节,却还穿着夏季的衣服,即便是冻得瑟瑟发抖,却也无可奈何。

    如此大宋,还有得救吗?

    徐慎之一遍遍询问着自己的内心,金人残暴成性,然而宋人却也不思进取,朝廷只会压榨百姓,即便是保得大宋不灭,这个国家还有还转之地吗?

    大宋朝廷对外献币乞和,对内恣意搜刮,惹得民怨载道,先后有宋江、方腊等人率众起义,虽然义军后来被平定,但谁能保证,不会再冒出来几个宋江、方腊那样的人?

    徐慎之晃了晃脑袋,将杂乱的念头甩了出去,他之所以来汴京,乃是因为当初得林灵素救命,受其所托,不为别的。

    又过了几天,风雪丝毫没有要停止的迹象,反而越来越大,近几日的进入汴京城的人逐渐增多,皆是忠义盟先前分散于汴京附近各处县城的武人。

    徐慎之此时与宝象坐于一家酒肆,吩咐那酒保温酒上菜。

    正在此时,门外走来一少年,那少年生得剑眉星目,面庞白皙,甚是俊美,其脸上稚气未脱,年龄不大,应当只有十五六岁。

    少年身穿黑裘,腰佩宝剑和美玉,当是豪门子弟。少年走到酒肆门口,顿足抖落身上雪花,才缓缓走进酒肆。

    “客官,您要点什么?”酒保陪着笑脸赶忙迎来。

    这些时日前往汴京的武人众多,他已然司空见惯,只是竭力巴结,这些江湖武人出手大方,他倒是得了不少好多。

    “来壶好酒,再有什么拿手好菜,随便上几样。”少年将一小锭银两递过去,“不用找了。”

    “谢谢客官。”酒保点头哈腰,转身跑向后堂。

    徐慎之此时侧目打量着那少年,少年走到一无人处坐下来,脸上虽然稚气未脱,却也带有几分傲气。

    最让徐慎之好奇的是,这少年的样貌与莫云星有几分相似,应该也是莫家的人。

    “你看他作甚?”宝象扭头看了少年一眼,“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啊。”

    那少年也听到了宝象的这句话,扭头看向二人,见徐慎之侧目打量着自己,顿时眉头大皱,双目凝视徐慎之,眼神中流露出并不明显的敌意。

    徐慎之和善一笑,冲他招手道:“过来坐。”

    少年犹豫片刻,起身走来,随即坐到了旁边,傲然说道:“你是何人?”

    “徐慎之。”徐慎之微笑道:“莫秀华和莫云星是你什么人?”

    少年闻言皱眉,并不答话,他听过江湖上对于徐慎之的传闻,因此,警惕地看着徐慎之。

    徐慎之哑然失笑道:“我都告诉你我的名字了,你不回答我的问题,这可不礼貌。”

    “莫秀华是我姐,莫云星是我二哥。”少年眼神中的警惕并不消减,但还是回答了他的问题。

    徐慎之在江湖上的名声并不好,数典忘祖,背弃师门,这一条就足以让他一声背负骂名。

    徐慎之也很清楚这少年为何如此看着他,他也不恼怒,摇头说道:“我与你二哥是结义兄弟,与你大姐莫秀华也有过一面之缘。你叫什么名字?”

    “莫云飞。”少年答道,他并没有因为徐慎之一句话就相信了他,但是他知道莫云星曾经与徐慎之同行三月一事,即便二人并非结义兄弟,但关系恐怕也极不简单。

    莫云星是他二哥,徐慎之与莫云星关系熟络,当不可冒然开罪,因此,眼神中的警惕之意大为消减。

    徐慎之提起酒壶给他倒酒,莫云飞连忙摆手推辞。

    徐慎之道:“这些日大雪纷飞,你来此想必受了些寒,喝点酒暖暖身子骨。”

    “谢过徐大哥。”莫云飞不好再推辞,只得受了,不过他并没有将酒饮下。

    徐慎之知他心中还是存有戒备,也不勉强他,否则反而令他心中生疑。他本来是没有恶意的,倘若被莫云飞误会,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