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孔宣去的快回来的也快,来回不到一炷香时间,提了一袋药草回来。
徐慎之检验了一遍,确认无误,便往炉膛内生上火,待得丹鼎温度逐渐升起,加入了丹砂。前次炼丹浪费了不少灵气,原因就是丹砂添加太少。
此次丹砂添加足量,徐慎之便开始像前次一样添加五行灵物,有了于前次的炼丹经验,此次对于火候的掌控更加精准,每一个环节也操控的也更加熟练。
接下来的四个月时间里,徐慎之一直在炼丹,总共炼制三炉丹药,每炉成丹数量也不尽相同,多寡不一,基本上不会低于就七枚,共计二十四枚。
这二十四枚丹药其中只有两枚橙色中品,其余皆是红色下品,橙色丹药对他还有些作用,红色丹药对他没用,孔宣渡劫成功,也是没用,他便留着,以后带回去给玉真观的弟子服用。
这四个月来所炼制的三炉丹药,所选择的灵物年份效力很是有限,这样炼制出来的丹药注定品级不会太高,这也合乎情理。
之所以不选用药效太高的灵物炼丹,主要是为了熟练炼丹手法,以及总结经验。
半年下来,他的炼丹手法熟练了许多,经验也总结了一条,那就是品级越高的丹药,在丹药中需要打磨的时间就越就越久,此举是为了将更多的灵气浓缩于一处。
此时正值隆冬,南方此地偶有降雪,不过山上风很大,徐慎之为了节省灵气,便与孔宣在草庐外围又挂了一层梭草,增加草庐的密封信,以此来御寒。
去三叠泉瀑布下洗澡也是不行了,瀑布虽然没被冻住,但水温属实挺低,冰凉刺骨,压根儿就受不了。
好在山中还有几处温泉,可以去泡泡热水澡,促进血液循环,调节人体技能。
徐慎之原来因为作法折寿,不仅头发白了许多,就连脸上也有不少皱纹,在庐山的这三个多月下来,气色逐渐好转,这得益于庐山充沛的灵气。
冬日他也没有停止炼丹,又赶着炼制了四炉丹药,出丹三十三枚,其中又有四枚橙色丹药,令他颇为欣喜。
冬去春来,惊蛰过后,万物开始复苏萌芽,徐慎之准备炼制更高级的丹药。
“孔宣,你去大月峰一趟,挑三千年左右的升仙藤、问道果、九曲天麻、赤精云藤、紫雾灵根各三份来。”徐慎之吩咐孔宣道。
“好嘞。”孔宣应了一声,立刻变化金雕飞往大月峰。
片刻之后,孔宣带回了他要的五味灵物,徐慎之检查过一遍,确认没有出错,再起炉灶,开始炼丹。
由于此次这五味灵物蕴含灵气极多,因此所用丹砂也就越多,投入了大量丹砂之后就再将五味灵物各投一份,先是武火快速催出药性。
这个过程较之红色丹药要慢上不少,徐慎之也不急,炼丹讲究心平气和,若是滋生心生,便容易功败垂成。
聚集丹气的时候,也是由他和孔宣互换照看,他闲下来的时候就打打盹,练练气,拓展内丹。
光是聚集丹气这一环节,就足足用去了八个多月时间,再到排毒这一环节,这个环节就得用文火慢慢熬了,既要把丹药中的毒气剔除干净,又不能把其中的灵气烧没了,这个对火候的要求比较苛刻,徐慎之多次炼丹才得出了一些经验。
到此一关,大多数时候是他亲自看守的,实在感觉疲倦,支撑不住了才让孔宣代为看顾。
这个过程又足足耗去了四个月功夫,到了最后一步凝丹的环节,便轻松了许多,根据丹鼎内所剩余丹液的多寡,将其等分成九份,随即再转武火,加速凝丹。
丹成的一瞬间,一股淡淡的药香味儿自丹鼎内溢出,药香只有中品丹药才有,鼎内的药香较为浓郁,则表明所成的中品丹药数量不少。
徐慎之收回灵气,待得丹鼎余温散尽,揭开鼎盖,一看之下喜不自胜。
丹鼎内共有九枚丹药,其中七枚为橙色,另外两枚圆润饱满,金光灿灿,明显是上品丹药。
上品丹药也可以称之为龙虎金丹,其中所蕴含的灵气极为磅礴,两枚龙虎金丹,足以让他晋升致虚。
另外那七枚中品丹药可以带回去给张如晦,好增快他的修行速度。
耗时一年多,补气丹药终于炼成,接下来就是炼制固本培元的丹药。
固本培元的丹药与补气丹药品级相同,中品固本丹药就足以让一个致虚真人精神饱满,但徐慎之是为了施展一起化三清,对本命元气损耗极大,也得上品才成。
于草庐中休息了两日时间,再起炉火,叫孔宣去取了固本培元的灵物,起炉炼丹。
所谓孰能生巧,此时炼丹徐慎之已经是轻车熟路,闲暇之余便开始炼化那两枚龙虎金丹,要将丹药中的五行灵气转化为阴阳二气是较为麻烦的,这又花去了一月功夫。
绍兴四年二月初二日,清晨,徐慎之彻底炼化两枚龙虎金丹,体内积累了足够的阴阳二气,便快速拓宽内丹,待得内丹拓宽完毕,一切水到渠成。
致虚境界,终于到了!
正当他晋升致虚之际,草庐内陡然传进一阵异香,他心生疑惑,便出门去看,只闻得满山遍野皆是这种香气。
“哪里来的香气?”徐慎之向看守丹鼎的孔宣发问。
“我也正纳闷呢。”孔宣摇了摇头。
徐慎之闻言更感诧异,心中疑惑之际,突然想起王文卿曾说过,再有一年多时间便会证天仙位,这很有可能是天庭的接引仙官到了。
想及此处,徐慎之抬头往汉阳峰的方向看去,果然见空中有一位手捧天诏的老仙官,左侧跟着两个金童,右侧跟着两个玉女,各自手捧金花往汉阳峰飞去。
“神霄派掌教冲和子听诏!”那接引仙使于玉清万寿宫上空止步,冲道观内高喊一声,其声音传出百里清晰可闻。
“福生无量天尊。”王文卿提气回应。
“玉帝有诏:王文卿本为上界北方真武大帝座下甲子神将,遇劫下界,今功德圆满,当飞升上界,授位天仙。”那接引仙使读罢诏书,又道,“恭喜真人贺喜真人,真人若无要事,还请与在下即刻前往南天门,受赏听封。”
“福生无量天尊,贫道俗务缠身,暂且不得飞升,有劳仙官了。”王文卿拒绝飞升。
那接引仙使闻言大感诧异,“真人,机会只此一次,倘若错过这次机会,要待下次飞升除非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那可是难如登天啊!况且,不入瑶池仙境,终属太乙散仙之流。”
“贫道在人间要布道弘法,暂不受封。”王文卿再次拒绝。
那接引仙使闻言只得无奈摇头,叹了口气,转身离去。
待得接引仙使去得选了,那蔓延数百里的异香也消散的无影无踪。
“真人,刚刚那老头儿是来接掌教上天的,他干嘛不上去啊?”孔宣不解地问道。
“掌教师伯要在人间布道二十年后,二十年后才会飞升仙界。”徐慎之回道。
“可刚才那老头儿不是说了么,机会只有这一次,这次不上天,以后就没机会了。”孔宣还是为王文卿感到有些惋惜。
“师伯对我道家经义有很深的理解,倘若他在人间布道二十年,弘扬道法,并且将行岔道的同道纠回正道,又何尝不是一件功德?掌教师伯乃是上界仙人转世,自然清楚这一点,恐怕二十年后来接引他的阵仗会更大。”徐慎之对孔宣的看法并不苟同。
“真人的意思是,掌教以后还有得证金仙的可能?”孔宣反问。
“不是可能,是一定。”徐慎之摇了摇头,王文卿前生就是天仙,此生必然不会满足天仙之位,倘若接受了天行封赏,日后便无再进一步的可能,倒不如留在人间弘扬道法,累积功德,以求金仙之位。
王文卿既然成仙,徐慎之便让孔宣看好炉火,自己回返道观去道贺。
自三叠泉到汉阳峰距离不远,但前路不大好走,没有孔宣代步,徐慎之只能施展轻功疾驰。
到得玉清万寿宫门口,只见王文卿穿了一件蓝色道袍走出,精神饱满,神采奕奕。
徐慎之稽首行礼,道,“师伯要出去?”
“嗯,天仙已成,我也该出去走走了,顺带着弘扬道法,济世度人。”王文卿点了点头,随即气冲涌泉,升空而去。
“师伯走好。”徐慎之拱手相送。
此次一别,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见。
待王文卿走得远了,徐慎之走进观中,唤来观中那三名道童,一人赠与两枚下品补气丹药,随后在那三个道童的千恩万谢声中离开,重新回返三叠泉。
回到草庐,徐慎之继续炼化体内残存的金丹,补充灵气,孔宣认真看守丹炉,等待下一炉丹药成丹。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