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人间鬼市 > 第四百二十三章 齐全人伦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徐慎之并不禁荤食,但相对于早年而言,吃荤较少,因为肉食中的浊气较之素食要重上许多,而修行的目的就是为了排出体内浊气,证位瑶池。

    二人吃过之后,孔宣从怀中取出瓷瓶,小心翼翼地递了过来,“真人,给你。”

    徐慎之接过瓷瓶,拔开塞子,从中倒出四枚金灿灿圆澄澄的补气丹药,还真让孔宣猜中了,这四枚补气丹药皆为上品。

    “张时修倒是大方。”徐慎之将丹药装回瓷瓶,炼制上品补气丹药需要花费数年的功夫,张时修竟然一次送出四枚,可见万法宗符对龙虎山是多么重要。

    不过他已晋升致虚,这四枚补气丹药已然无用,便将瓷瓶递给孔宣,“先回玉真观,给师兄留下两枚。”

    二人出门,孔宣变身金雕,驮负了徐慎之飞往永嘉。

    自从晋升阳神后,孔宣的速度大为提升,飞往永嘉也不过用了半个时辰。

    回到玉真观,给了张如晦两枚上品补气丹药,与他略做交谈,问了一下玉真观近来的情况。

    玉真观现在是吃皇粮的,不愁饭吃,观中粮食皆有盈余,盈余的全部送到了玉真门下其他道观去了。

    门人能够吃饱饭是件好事儿,但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吃了赵构的粮食,总有一天得回馈人家。

    徐慎之并未多待,与张如晦交谈片刻,便回返临安。

    回到徐府,徐慎之直接回房,孔宣跟进屋中,取出瓷瓶,递了过来。

    “我要之无用,你拿去用吧。”徐慎之摆手未接,瓷瓶中还有两枚补气丹药,孔宣若是炼化,也能晋升致虚。

    “留着给福泉以后用。”孔宣将瓷瓶放到了桌上。

    见他突然间说起孙福泉,徐慎之的心情便不是很好,这小子已经离开很多年了,一直不曾回来过,不知如今身在何处。

    “丹药你服用了吧。”徐慎之将瓷瓶拿起,抛给孔宣。

    孔宣接了瓷瓶,见徐慎之心情不是很好,便离开了房间。

    徐慎之坐到床上,开始思虑往后的事,而今巴陵阁已经连根拔起,周宇下落不明,他也不打算赶尽杀绝,只要周宇不再出来作恶就行。

    不过还有两件事要等他去办,一是找到王思甫,二是找到陈尧,这两件事皆不容易,天下之大,要去哪里找这两人?

    十一月底,徐慎之听到了消息,完颜??废除了齐国,在汴京设立行尚书台,治理北方诸地。

    随着时间的逐渐推移,徐慎之的内心逐渐平静下来,郦青檀和王美娘也先后有了身孕。

    二女有喜自然是好事,但徐慎之又想起了陆瑛以及她腹中的孩子,陆瑛死去的那一幕始终萦绕在他的心头,如阴云密布,挥之不去。

    忘不掉的始终忘不掉,只能随他去了,二女有了身孕,徐慎之便不再外出,待在家里陪家人。

    徐慎行是闲不住的,他幼年是读书的,后来跟随父亲经商,便问徐慎之要了些银两,请了几个坐堂大夫,在临安开了家药铺。

    除了陪伴家小,徐慎之每日里还要教授徐中清武艺。徐中清的资质不差,但小孩子都怕吃苦,偏偏练武是个吃苦的活儿,故此经常偷懒。

    徐慎之虽疼侄子,却却不溺爱,对他很是严厉,徐中清每次偷来后他都会打板子,徐中清挨了打就去找徐鹿氏诉苦。

    孩子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儿子挨了板子,徐鹿氏免不得心疼许多。不过她终是明事理的人,虽然心疼孩子,却不责怪徐慎之,每次哄过徐中清之后又叮嘱他刻苦用功。

    次年八月,郦青檀先诞下一子。

    得了孩子,徐慎之心中很是激动,时隔多年,他终于有了自己的孩子。

    修行中人修为越高,诞下子嗣的可能便越低,因为修行本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体内浊精便少。

    郦青檀诞下子嗣,王美娘也即将临盆,又如何不让他激动。

    在他往下一辈是“中”字辈的,他便给孩子取名中正。

    《周易》各卦的五爻与二爻分别居于上、下卦正中,称为“中”;卦中六爻以“当位”或“失位”分析吉凶,当位则正,多属吉利。如果某个爻位不仅当位,而且还处于二爻或五爻,即为“中正”,其爻辞的意思就更为吉利。

    徐慎之给儿子取名便是这个意思。

    生产后的郦青檀较为虚弱,徐慎之便对她悉心照料。

    郦青檀诞下了子嗣,王美娘也很高兴,不过她也即将临盆,便不能照顾郦青檀。

    王美娘的小腹隆起很是严重,徐慎之窥视过,她怀的是双胞胎。

    如果是在现代,怀双胞胎是极大的喜事,但在此时,怀双胞胎则是不祥之兆。

    此时的人之所以有这种观念,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医疗条件太差,孕妇临盆之时多会难产,孩子难以存活,有时候孕妇也会因难产而死。

    给中正办完满月的第二天,王美娘陡感腹痛,是要临盆,徐慎之忙派人去请稳婆。

    稳婆请来后,徐慎之随之一同进屋,王美娘是普通人,又怀的是双胞胎,他心中很是放心不下。

    孕妇生产时是不允许家属进屋的,因为家属多会心中急躁而扰乱秩序,而且新生儿极为脆弱,容易感染病菌而夭折,但徐慎之的态度很是强硬。

    进屋之后,徐慎之便按住了王美娘的左手寸关尺,护她周全。

    产房内很是污秽,王美娘很是吃力,稳婆一直在说“用力”,熬了大半个时辰,两个孩子相继降生,母子平安,徐慎之不由得长出了一口气。

    王美娘怀得不仅是双胞胎,还是龙凤胎,女儿先出世,小子随后降生。

    “老爷……”王美娘此时已然虚脱,见徐慎之还伴在自己身侧,心中大为感动。

    “莫要多言,好生休息,我去吩咐厨房给你做些吃的。”徐慎之抚摸了一下她的额头,快步出屋。

    出屋后立马吩咐婢女去做些清粥,随后去沐浴更衣。

    女子生产时多伴秽物,道人礼敬上天,必须得保持身清体洁才行,不然便是亵渎上天,日后施展法术可能会不灵验。

    沐浴过后,徐慎之便为两个孩子取名,女儿就叫玄机,因为是龙凤胎,一阴一阳,玄机暗合大道。

    儿子取名中定,意为阴阳各取其半,不偏不倚,抱元守一。

    家中多了两个少爷和一个小姐,徐府之中自然热闹起来,徐柳氏更是欢喜不已。

    为了保证三个孩子健康成长,徐慎之立下了规矩,家中之人不能亲孩子,这点规矩令家人很是疑惑,但也只能遵循。

    徐慎之定下这个规矩并非没有原因,新生儿的抵抗力差,成年人身上携有不少病菌,容易夭折,此时孩子早亡便有一部分是因为这个原因。

    都说母凭子贵,这话当真不假,徐慎之不是女人,不明白生孩子的艰难,但他见过王美娘生产当日的痛苦表情,浑身都被汗水湿透。

    想到这些,他对二女便格外亲近。

    郦青檀有灵气修为,身体恢复很快,但王美娘就不行了,坐月子是在所难免的,徐慎之每日里便多陪陪她。

    嫁进徐家一年多了,王美娘还是老样子,一直恪守礼法规矩,徐慎之多次叫她不必拘谨,但没起到丝毫作用。

    最后他意识到这种生活方式已经融入了王美娘骨髓之中,改不过来了,便不勉强。

    父性和母性的区别很大,几乎是每个母性都有温柔的一面,对任何不平之事都会心生怜悯,但父性却是自得知妻子有了身孕那天开始的,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而加重。

    起初有了孩子,徐慎之也只是感到激动,但渐渐的便开始考虑孩子的未来了。

    都说母爱如水,这话很是在理,郦青檀和王美娘对孩子很是温柔,照顾得无微不至,徐慎之就做不到那么细致。

    时间飞快,冬去春来往复不断,转瞬之间便过三年,三个孩子皆长到了三岁。

    徐慎之当年便在临安有些名头,近几年定居临安,又与不少人家交好,三个孩子还没长大,便接二连三的有人提娃娃亲了。

    对于子女的婚姻大事,徐慎之并不打算掺和,还是让他们长大后自己做选择为好,故此,便一一回绝了那些想结娃娃亲的人。

    徐中清跟他学武已有四年,而今也有了些功夫底子,但徐慎之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因为徐中净也要跟随他习武。

    这俩兄弟的课程并不同步,徐慎之难免要多多费心,不过他并不为此感到烦恼,反而很是享受这种平静踏实的生活。

    然而平静的生活并不能长久持续下去。

    宋金两国久经战事,宋人多出悍将,在吴?、岳飞、韩世忠等将领的努力下,金国终于再无力攻灭大宋。

    宋绍兴十一年,金人准备与大宋议和。

    宋朝多有主和派,支持议和,且两国交战,各方面消耗不在少数,赵构也同意与金人议和。

    为了议和顺利达成,赵构先罢了岳飞官职,十月十三,岳飞与其子岳云被投入大理寺狱中。

    十一月初七,宋金达成“绍兴和议”,宋国向金称臣,将淮河以北的土地尽数划归金国,并每年向金贡奉白银二十五万两、绢各二十五万匹。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