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因据昨日陈老爷子的说法,钦差早在两天前就来到阳城府了,就在知府家住着,那正说明孟家应该早知道陈家要被赦的消息了,也应该得知陈家目前并无东山再起的可能。
因此路明珠才觉得奇怪,如今的情形,形势明明依旧对陈家很不利,按说孟家不该枉动啊,可孟公子却偏偏上门儿来拜访了,这到底用意何在?一时之间路明珠还真猜不到。
好在孟公子很快为她解了惑,给老太爷行完礼后,孟公子又相继见了老太太和大太太,执的都是晚辈礼,老太爷也表现的不错,本来大家都是第一次见,却俱都表现的像世家通好一般。不过能看的出来,陈老爷子对孟公子的来意也摸不透。
寒喧几句孟公子就开口了,没想到他竟是奉父母之命来给陈家下贴子的,说是三天后,也就是八月十八是知府老娘的六十大寿,他是来请陈家人到时去赴宴的。
“到那天,还请陈老太爷、老太太,各位公子小姐赏脸前往,孟家一定倒履相迎。”说明来意后,孟公子笑着从袖子里拿出了一张红底儿烫金的请客贴,恭恭敬敬双手递给了老太爷。
不得不说孟公子这番举动很给陈家三房长脸,陈家因是大族,族人们大多数是见过世面的,所以听到来的年轻人是知府公子也没有发出惊叹声之类的,但也都见机地屏声静气,此时见孟公子说话诚恳又客气,心中就更对三房高看一眼了,甚至一些人想,知府这是在巴结陈老爷子,毕竟若陈家不倒台,知府在一品太傅跟前也是不够看的。
陈老爷子倒没想到孟公子的到来,还能给自己带来这等好处,闻言略一沉吟就含笑答应了:“好,原来是令祖母的六十华寿,若不嫌叨扰,陈家必按时前往。”
孟公子一听笑意就更盛了,笑容满面连连称谢,然后又说了几句闲话后就提出告辞,只是大概觉得是自己的到来打断了众人的谈话,孟公子向陈老太爷行了拜别礼后,又极有教养地向陈家族人们点头致歉,不过在他的目光扫到一人时,突然一顿后讶然道:
“湘兄?你竟也在这里?好啊,见了我,连个招呼也不打,说老实话,若不是我恰好看到你,是不是就当没看到我啊?”
孟公子边说边向着那人,也就是陈湘快步走了过去,而后者,陈湘,面上尴尬一闪而过之后,也呵呵地笑了:“孟兄这话说的,我不是怕打扰你办正事儿吗?你倒来编排起我来了!”
说着陈湘已离座而起,和孟公子两人互相行了礼,大概是顾忌到都是来三房做客的,两人只略略聊了几句儿,随后孟公子笑道:
“不过在这里碰到也好,不用我往你家跑了,”孟公子说着从袖子里又拿出一张请贴递给陈湘:“十八那天,湘兄也定要去啊,记得带上福哥儿和若兰姑娘,我娘可一直在念叨他们呢,说好久不见小嫂子了!”
孟公子口中的若兰姑娘,指的就是陈湘身旁那个小妾,因连个姨娘也没有挣上,还只是个通房丫头,所以旁人都称她一声若兰姑娘。
孟公子也不知道怎么想的,竟开口邀请这样身份儿的人前去,路明珠本就注意着他的言行,听到后也觉得有些讶异,这个时代,就算正经姨娘也未必有出门做客的资格,孟公子竟开口邀请若兰一个通房,也不知道这其中有什么渊源?因觉得奇怪,路明珠就看了陈湘几眼。
果然陈湘神情凭添几分不快,不过很快就掩饰道:“再说吧,反正我是肯定会去的。”陈湘说着就催孟公子:“不多说了,请贴我已拿了,到十八那天咱们再见吧,你赶紧回,不然伯母只怕在家念叨你,到底今儿个是团圆节呢,应该和家人在一起。”说着陈湘竟然推了孟公子一把,意思是他赶紧走。
这倒让路明珠轻轻皱起了眉头:陈湘,即使对陈庭轩,也没有如此熟稔。就凭他称孟公子的母亲为伯母,就能看出两者的关系匪浅。
这陈湘竟如此的交游广阔吗?路明珠注视着他的背影,好象是的,他和卫玉良也是称兄道弟的呢。
路明珠在这里暗自沉吟,没想到被陈湘推走的孟公子,竟又回头说了一次,让陈湘务必在大后日,也就是八月十八那天,带若兰去孟府。而这次,陈湘点头应允了。
“老爷子,这孟家来请咱们赴宴,你说是别有深意?我看未必吧,应该就是孟家看中咱们家的声望了!不做官儿又怎样,咱们家已经没有了罪名,放眼这宝安县、甚至整个阳城府,谁又能盖得过你的名头儿?”
孟公子走后,族人们在陈湘的带领下,也纷纷告辞了,等大家都走光了,老太太拿着孟家的请贴就开始计划那天怎么去孟家了。以她的意思,家中能去的人都去。当然老太太这点儿还是有见地的,她的意思,大家谁去都可以,但她和陈老太爷是不适合的,理由嘛,她可是曾经的一品诰命!而大梁朝的知府,有四品也有五品,比如一些大的重要的府城,一般是四品,而普通些的,就是五品,当然还有更特殊的,比如京城天子脚下的的应天府,那可是正三品!但阳城府,恰是最普通的那种,是以老太太觉得自己不能去。
老太爷却深皱着眉头:“夫人,咱们两个当然不能去,除此之外,其他人也是去的越少越好!夫人,那孟知府咱们虽然和他从未谋面过,但他的夫人是谁,咱们可是早知道了,她可是罗家的闺女!”老太爷不愧是在朝堂高位上浸润了几十年,自获罪被贬回原籍,他虽表面上蛰伏不问政事,但早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到这地方上的行政长官是谁了!孟知府倒是正经的进士出身,可他所娶的妻室却是罗氏一族的旁枝,所以虽然并没有听说过孟知府和罗党有什么正面儿的来往,陈老太爷却早生警惕之心。
老太爷说的郑重,老太太却一付不以为然:“老爷子,这我自然也是知道的,但这个孟夫人却听说是一名孤女啊,而论辈份的话,早和罗太师一家出五服了,根本是旁枝的旁枝……”
老太太想当然地说着,还是执意要多去些人,她的意思是,这样也算和孟家拉近关系了,而且她还有一个想法没有给老太爷说,孟家老太太做寿,请的大部分宾客肯定都是非富即贵的,应该说以官宦人家为多,而据她所知,阳城府下面辖了十一个县,只县官儿就十一个,除此之外是和知府平级的府丞、知州、同知等职位,而再往上,则有刺史、总督、布政司等职位,虽然这些官职在以往眼里,根本不够看,但现时不同以往……
老太太眯着眼睛,五郎今年二十一了,该说亲了,还有陈瑾瑶,十六了,虽然还不算太大,但如果放在京城,也早该下定了,她不能不替这两个孙辈考虑。
“老爷子,你就是想的太多了,好吧,就算你说的有道理,但人家请贴都送来了,不去也太失礼了吧,这样好了,让老大媳妇儿领着瑶丫头、嗯,四丫头最近也长进了,让她也去吧。至于男客,就让小四儿和五郎做伴儿去!”
老太太刚开始其实并没有打算陈瑾璎的事儿,不过一想,最近孙姨娘十分听话,也正用的上她,那对陈瑾璎太不好,就怕打击孙姨娘的积极性,算了,反正也只是一个不出眼的毛丫头,就让她一起去吧。
老太太提议让大夫人领着陈瑾瑶和陈瑾璎一起去知府家赴宴,她的打算是从中看看陈瑾瑶和五郎的婚事,本来她的打算也不出格,但老太爷突然含怒瞪了她一眼:
“夫人,你说话就不能过过脑子吗?圣旨是赦了咱们家没罪,可为什么没有让我重返朝堂?传旨的李公公也说了,正是因为咱家老大,他和三皇子一起失踪了……老大身上的罪名并没有撤消!”应该说陈家的罪过是因大老爷的事儿而牵涉出来的,而旨意也并没有特意说明大老爷被免罪,是以老太爷才说老太太不动脑筋,老爷子的意思,谁去都行,就大太太不能去!这样的话,知府家就是不明说陈家不懂礼,其他人也会在背后戳脊梁骨!
老太太一呆,她到底也是当了多年的诰命夫人,当即就想通了,但眉立即就凝了起来:“那总不能让两个未出阁的丫头一起去吧……”一般家中女孩儿,都必须由长辈带领着才合礼数儿,可是大夫人又的确不合适,那该怎么办呢,一时之间老太太也没有主意了。
“哎,不是还有轩儿媳妇儿吗?这孩子大方明理,遇事儿也冷静,还有谁比她更合适?”老太爷叹着道。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