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眼看着众人俱陷入沉默,一直没有开声的唐沁瑶突然轻叹出声,抬眸直视向面带犹豫的萧洵,忽道:“诸位可曾想到,无论朝廷的决策是战是和,在守将李云南的眼里,都只有一个结果?”
此言一出,满室皆惊。
不仅是萧洵与齐弈等人,便是唐若华,都被大姐这句突然冒出的话语而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一直以来,大家竟将这个最大的潜在因素给忽略掉了,若非大姐提醒,只怕众人还将深陷在这个两难的牛角尖中,一时无法钻出。
“是啊,我怎么把这茬给忘了呢?”有人已失声惊叫起来,连连拍着自己的脑袋,懊恼道:“那李云南乃是大行皇帝亲自任命的潼关守关大将,又一直谨守大行皇帝的意愿,坚守边关,誓与潼关共存亡。倘若他能按耐不动,那这场战事也无法发展到今天这步,要他放弃迎战而任由西凉在边境作威作福,那比先杀了他还难。况自古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今新帝未立,正是朝中无主之际,他坚守先帝遗愿,乃天经地义之事。这一场仗,看来不战也战!”
“正是!看来此番必有一战。王爷,吾等须早作打算,无论朝堂边关,都将有一场硬仗要打!”谋士徐绍谦闻言自座位上起身,朝着萧洵拱手揖道。
众人纷纷点头附议。
原本还期望战事若能延缓,于晋王的登基可以少些压力,至少不会分心再为战事而忧心。
可如今一切都不容选择,晋王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快打压下左党势力,及早登基,平定一切战乱。
萧洵何尝不想早日平定这个乱局,奈何左党势力根深蒂固,又有太后从中作梗,即便自己明正言顺,却也处处受制,难以如愿。
“诸位放心,不论多难,本王一定会守住皇兄的遗愿,不让奸党阴谋得逞。”紧了紧手心,萧洵收起心中的忧虑,凝重道:“眼下与西凉开战已不可避免,明日朝上本王定会排除众议,极力主战。本王相信皇兄的眼光,那李云南将军坚守潼关多年,西凉始终未能踏破半步,即使此次以五十万大军压境,有李将军在,我天曜也绝不会败!”
现今的潼关守将李云南,乃是大行皇帝萧景当年亲自选拔派去潼关的一员大将。
此人骁勇善战、本领高强,其性情豪爽,忠肝义胆,虽出身平凡,但却是不可多得的将才。
一直以来,原本边关兵权都分散在朝中各大门阀士族手中,自萧景登基后,开始意识到门阀揽权的弊端,便逐渐收拢权力,以防门阀贵胄日渐壮大,最终凌驾于皇权之上。
李云南被派去镇守潼关初时,朝中曾掀起轩然大波,认为皇帝将如此险要之地交给一个无任何权势背景和资历的人把守,实在是冒险至极。
自古军权皆出自各大门阀世家,军队的扩张也靠着各门阀间财力势力的吸引而不断扩张;纵使近年来朝廷对军权有着统一的把控,除却苏家有着特殊权利可明目张胆拥有苏家军外,其他士族不可私自招兵买马。可各边关守将将领翻来覆去,仍是在各门阀之间转换。
偶有一两个无身份背景而做上大将军的,也皆是凭着一定的资历和功绩才一步步积累上去的。
即便如此,那些凭自身战功而封侯拜将的人于各大门阀眼中,亦是不入流的草莽之辈,不过一时的时来运转,无法长久。
故而萧景当初为平众议,在坚持任李云南为将领的同时,也采取怀柔之策将太守之位给了魏阀门下一个无足轻重的文官。
如此才算让众门阀得以消停。
毕竟一城太守依然把握着整个潼城,而李云南真正成了守关的将领,且连朝廷下发的军需物资都得经太守把关,是个丝毫捞不到油水纯出死力的将军。
但凡边关一有骚动都有他去出面处理,处理得好,功劳归于太守;处理不好,太守则一封奏疏,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守将身上。
这等差事,自然也无人再与之争抢。
可那李云南也真非比常人,尽管行事处处有太守横加插管多有不便,却任劳任怨,一不奉承二不巴结,我行我素继续当他的守关大将军。
若遇上军晌遭克扣也不争不闹,平日里勤加操练兵马,利用闲时带着将士们开荒垦地,竟靠着半军半民化的管理方式,自给自足,还引得不少能人异士纷纷投效其麾下。
这么多年来,非但士气未曾消磨下滑半分,反深得将士们爱戴。
更得城中百姓交口称赞,夸李将军带领下的守军素质高尚,一心护民为民,使得那魏太守名存实亡,在将士和百姓的心中,只有将军李云南而无太守魏新。
此等声名,不仅朝中群臣皆知,便是远在异地边关的萧洵,也都有所耳闻。
这样的忠勇之将,不仅是萧景所器重的人才,也是萧洵所欣赏的人才。
只要国家多几个像李云南这样的将才,待他日自己登基为帝,何愁江山不能稳固、天下无法太平?
“王舅放心,待王舅登基临朝,只要边关有需要,齐弈愿第一时间奔赴战场,与李将军齐力共抗外敌!”齐弈当即许下诺言,上前一步,拱手作揖。
但见他一张英气逼人的脸上满是不计生死的壮志豪情,使得萧洵凝重的面色随之一缓,朝他赞许地点点头,应道:“好!我天曜男儿都应像你这般不畏生死,一心为国,才是国之幸事!我萧氏皇族从来不怕上战场,我父皇和皇兄皆曾御驾亲征数次,我亦经守边关多年。只要平定左党,本王不仅要一战西凉,还要西凉军大败而回,从此再不敢踏足我天曜半步!”
“王爷英明神武!吾等愿誓死效忠王爷,鞍前马后,生死不计!”
众人齐齐起身,向着萧洵俯身而拜。
端坐于萧洵一侧的唐沁瑶静静看着眼前的情景,隐于袖下的手掌却不自觉攥成一团,原本不生波澜的眼底,隐隐浮上一丝说不出的黯然。
此情此景是如此的熟悉,可一切却又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的她无名无份,不再是贵妃,亦连萧洵的谋士都算不上;却仍受他的抬爱,执意请自己坐于他的身侧,旁听着一切与他相关、与朝局相关的所有议事。
她知道,这是萧洵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已故皇上的尊重。
可……
这于她而言,却是一种莫大的讽刺与悲哀。
她曾经风光无两,身份尊贵,是世人皆知的受宠贵妃。
可一夕之间,却什么都没了……
她也什么都不是,变成一个失去亲人与夫君的可怜之人。
偏偏这可怜之人,还要接受别人的施舍,施舍那不再属于她的一席之位,让她纵使想逃,也无处可逃。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