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福地田园:夫君随我来 > 第三百五十七章 走访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如此这般,薛林二人带领着绘图团队,花费了半个月的时间把游乐场和健身场馆的图纸都绘制完毕,剩下的就是交给户部、工部去讨论、细化。

    如今秋收已经如火如荼展开,桃源里一片忙碌景象,也是一派丰收盛景。

    薛林二人结束绘图就开始走访了。

    当然是从民间开始。

    他们作了一番乔装,走上田间地头,仔细观察百姓们的生产生活状况。

    然后便惊喜地发现,如今田地里使用的各种工具又经过翻新了,不光更加省时省力,而且个别操作还出现了半机械化的趋势。

    就比如掰玉米,前面一人推着车前行,车上有机械手臂,摇动手柄,机械手臂就会自动去掰下玉米投进车厢里。

    这边掰到一半的时候,后面另一辆车就会开动。车身前面延伸出来一部分,可以把玉米秸秆压倒,底下的刀片就会转动起来将玉米秸秆割倒。

    车轮碾过,玉米秸秆就服服帖帖倒在地上了,之后便需要人工捆扎。

    玉米秸秆不管是喂牲口还是拿回家去当柴烧都很不错。

    牧场那边,每到这个时节就会大量收购各种作物秸秆,也筹备牲口过冬之用。

    因此大部分人家都是把秸秆卖掉的,至于说自己家烧柴——

    在桃源之中,每家每户几乎都有一片自主耕作林,可能只有一两亩大小,种植的都是速生类树种比如杨树、榆树、酸枣之类。

    这些树成活率高,油性大,耐烧,第一年种植的时候密集种植,小树长出来之后便可以定株定行,不过仍旧可以稍微密一些。

    砍下来的小树就可以运回去当柴烧,若是节约一点用,也够一个冬天的了。

    第二年树木长起来,再不断修剪枝杈,也就够平日烧火做饭用了,等到秋天的时候再进行一次定株定行,这一年的冬天就有剩余了。

    第三年树木会更粗壮一些,还是照旧修理枝杈,以供给日常使用,若是不够,还可以去打柴。

    如此到了第四年的时候,就可以开始砍伐了,当然是要有选择性的砍伐,秋日砍了几棵树,明年春天就补上。

    如此这般不断砍伐的同时也不断种植,一旦一片树林养成,木材就可源源不断供应了。

    若是家里人口多,觉着分到手的这些林地不够用的,还可以向上申请,不过需要缴纳一定的田亩费,只不会太贵也就是了。

    正因如此,桃源之中从来不曾出现过乱砍滥伐情况。大部分人家烧柴都能达到自给,便是不能,有能力又勤快一些的,多出去打几次柴也就够用了。

    没有能力的,还可以跟人买,价钱也不会太高。

    卖秸秆的收入是买柴价钱的好几倍甚至十数倍,这笔账自然就是好算的。秸秆捆好了,很快就会被牧场直接当场称重收走。

    地里的秸秆清理完毕,就开始翻耕土地。若是光靠人工,一亩地也需要小半天的时间,但现在有牲口帮忙,还有改良后的犁耙,前面牲口拉着走,后面的小平台上站着人压重,在地里一走一过,转刀就会把庄稼的根翻出来搅碎,土壤也随之变松了。

    被翻出来的庄稼根部均匀分布在土壤之中。

    若是天气晴好的话,差不多一两天的时间,那些碎根就会全部晒干的。

    这个时候,农民们就会把割来的野草晒干了撒进地里,然后点一把火,把作物的碎根和野草全都烧掉。

    如此一来,不光给土地里增加了无机肥,还能起到一定的灭杀虫卵的作用。

    之后就可以进行第二次深耕了,也就是把这些草灰和土壤充分混合,需要施肥的这一次还要加上肥料。

    第二次深耕完毕,就可以进行浇灌了。浇灌的水里混了杀虫药物,防止肥料里有虫卵。

    等地面略干,即可展开正式播种。

    这个过程最多也就五天。

    与此同时,大豆、玉米、高粱等脱粒也在热火朝天进行。

    脱粒完毕还要进行晾晒,晒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干玉米粒干豆子用力一咬就能成粉末状。

    播种三天之后,耕地的地面已经开始干燥了,若是这个时候有雨是最好不过,若是美誉的话,还会进行一次喷灌。

    这喷灌就比较有意思了,根据从前林越提供的喷灌思路,工部的能工巧匠们做了改良,一开始没有做出来铜管的时候,就用竹管,做成网状,下面安装了简易的花洒,管子里装满水,用牲口架着在地里走一趟。

    这一趟下来便如同下了一场小雨。

    后来做出来轻便的铜管,就取代了笨重的竹管,为了避免铜管生锈腐蚀,还做了各种防范处理。

    基本上这样一套喷灌设备使用三到五年是没问题的。

    而进行一趟这样的喷灌,一天能走大概五十亩地。目前工部库存的喷灌用具是一百套。

    所以尽够用了。

    秋耕播种的全都是冬小麦,还有一部分耕地休耕,预备来年春天进行春耕。

    至于脱粒,也简单了不少。

    早先林越不是提供了简单的脱粒机么,后来工部以此为蓝本,进行了改进,做出来大型的可供多人操作的脱粒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使得最终粮食归仓的速度比以往缩短了三到五天的时间。

    若是在过去,农忙的时候,都是需要家里的孩子也来帮忙的。

    也别小瞧了孩子们,两三个小孩儿就能顶一个壮劳力了。但如今桃源之中哪里用得到孩子们?

    所有的孩子都在学堂里认认真真读书呢!

    但学堂里为了让孩子们体验生活,理解家里人的艰辛,也会选两三天出来,带他们集体劳动,去的都是家里劳动力较为薄弱,或者干脆没有壮劳力的人家。

    这样的人家,要么是壮劳力在山下从军,要么就是在外地做事,既然都是为桃源做贡献,桃源自然不能让他们的家属日子艰难。

    所以即便学堂里不做这样的义举,桃源内部也会安排人帮着他们做好耕作事宜。

    或者他们也可以出钱雇人。别人家里忙完了,空下来人手也可以去打短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