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扼元 > 第六百四十一章 平静(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自大安年间以来,大金为了应对蒙古的崛起,不断向百姓敲骨吸髓,压榨他们出粮、从军。待到蒙古军大举南下,战乱更使亿万百姓流离失所,遭受前所未有的血腥屠杀。

    眼前这些将士们跟随郭宁南征北战,死伤累累,这是从军的无奈。但他们比起同时代的普通人,已经深感幸运了,毕竟他们能够用自己的刀保护自己的家人。除非有人能让定海军十数万将士全部战死,他们绝不用担心家人的生命逝去,即便他们战死沙场,郭元帅也会照顾好他们关心的人。

    这样的对比是很清晰的,所以将士们对郭宁的忠诚也异常炽烈,他们对定海军的事业,也充满了期待。

    数年来,所有人的期待都在慢慢变成现实,只有一点让人疑虑的地方。那就是郭宁既无宗族,也无子嗣。他一手营建出的基业能够延续吗?所有人托庇于郭宁,得到的田地和荣耀能够延续吗?

    郭宁那么年轻,这理应不是问题。但天下事不是最怕万一么?十数万军队,数百万百姓的未来系于一身的时候,哪容得半点犹疑?何况郭宁还是那么喜欢横绝沙场,与人搏战!

    许多人心里滴咕过,但没人敢对郭宁说。直到这会儿,将士们最后的包袱也卸下了。

    “喜事啊!大喜事啊!”

    都元帅府的二堂上头,几张大桌子周围坐满了人,而桌上摆满了很少出现在都元帅府的、用心整治过的美酒佳肴。

    移剌楚材和汪世显、仇会洛、徐?等人围着最大的一张桌子坐着,一边吃喝,一边高兴地谈说。

    “咱们这些人,无论身家性命还是荣华富贵,全都靠着元帅。虽说元帅年轻,但如此基业有了继承人,总是好事。且不论吕夫人这次怀孕生男生女,有了个开头,之后开枝散叶就不是难事了!”

    这阵子移剌楚材坐镇中都,一手组建都元帅府和中都枢密院。他对朝廷原有的衙门,秉承拆分、架空的手段,将官吏大体经过拣选,加以留用。在他的一通操作下,郭宁原来的草莽反贼身份,慢慢被洗去很多,整个定海军集团越来越像是一个有开基立业打算的正经武人政权了小说

    在这个过程中,当然会有人通过某些途径向移剌楚材提出,郭元帅的军威固然赫赫,但成大事者须得刚柔相济,如果元帅能和中都某家联姻,则许多疑虑都会烟消云散,相应的政治势力与郭宁的绑定也会稳固。

    移剌楚材曾向郭宁宛转提出此事,郭宁装聋作哑,全无反应。直到一个月前郭宁开始修缮都元帅府的后院,安排假山流水、草坪绿树,移剌楚材才知道郭宁的心意。

    这样也对,对的很!这个顺序不能乱!

    移剌楚材高兴地举杯神速崛起,确实靠得也是强横无匹的武力。但强横武力从何而来?军人的使命难道就是掳掠?无数军民百姓们之所以聚集在定海军的旗帜下,难道是为了一个强盗政权?

    说到强盗,契丹人如此,女真人如此,蒙古人也是这副模样。定海军的武人个个凶悍,难免也有跃跃欲试的时候。

    但汉儿和契丹、女真、蒙古,乃至北方高原上无数旋起旋灭的异族不一样。汉儿值得更好的未来,汉儿能够创造更好的未来,千百年来,蕴藏在汉民族体内的力量不止是破坏和摧毁,更有建设和创造。

    这一点,随着诸将地位渐高,不可不察;郭宁不会停下对更好未来的探索脚步,诸将不可不跟随。

    这通道理讲清,众将当即肃然。

    但将校们,对海上经营的兴趣始终不是很足。

    毕竟大敌是蒙古,而南朝宋国、海东高丽之流,看这阵子传回的消息,其国政简直犹如笑话,要在它们身上攫取利益,功夫恐怕不只在战场。就算要厮杀,大海茫茫,船队往来于波涛,宛如一粟,这里头的门道,和陆地上大军往来又完全不一样。

    或许,到最后这事情还得由李云主导?

    这上头却又有个碍难之处。都元帅府在陆上的扩张和争战,毕竟都在郭宁的统辖之下。但海路千里迢迢,很多时候巨大的力量投注下去,军府就只有坐等结果的份。很多事情没经过相当时间,既看不到成果,也看不到回来禀报的人小】

    【说】

    那么,负责这一块的人选就格外需要慎重。李云在辽东奔波倒也罢了,他如果去往南朝行事,动辄一年半载的,左右司谁管?那也是个非他不可的职务!

    酒桌上稍稍一静,外头忽然有人匆匆通报,说胥鼎带了几个仆役,携了礼物,轻车简从来贺。

    这是大金国的右丞相,怎也不能慢待。厅堂里的众人全都站起,移剌楚材又让人赶紧去通报郭宁。

    郭宁正带着吕函坐在内院的长廊下,为她指点眼前小小园林里的妙处。

    “钱财不合乱花,所以……咳咳,小是小了点。不过很有趣的!你看,从这里走上去,到亭子以后转个弯,就看到了咱们这座长廊的另一头。长廊有个坡道,打着弯就转下来了!可不是很有趣么?这是我想出来的主意!等到咱们孩子大些,就带着他,在这假山里捉迷藏!”

    眼前指手画脚的郭六郎,相貌比当年昌州乌月营里的军户少年成熟了许多,多了几分威严。但在和吕函相处的时候,他的那份真性情却依然在。

    吕函笑眯眯地看着,有些喜欢。她感受到了难得的平静和安慰,就像中都城外的军营里,许多来到中都,和亲人相会的将士家卷一样。

    (本卷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