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扼元 > 第六百七十二章 蟹鳖(中)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郭宁在院落里往来走着,心里有些乱,好几次试图往内宅门里去,却都被稳婆和仆妇拦住了。

    他又不合一拳一个将她们放倒,只能反复地问,阿函的身体可还吃得消?那屋子里须得开窗透气,但她会不会冷?火炉子有没有生起来?她会不会饿了,要不要喝点汤?产房里用的热水是不是煮沸过的?用的褥子、毯子或者其他的器具,是不是也都煮过?这些事都是顶顶要紧的,一点都不能疏忽!

    他一遍遍地问,仆妇们就一遍遍地回答,到后来,干脆拿了铜盆、布巾等物给他看,又不断安慰他说,生产的日子虽然早了些,但夫人的身体底子很好,绝不至于出什么岔子。

    郭宁自家也知关心则乱的道理。许多事情先前都吩咐过了,别人没有敢违背的道理。可现在该怎么办,也不是他能插手的

    既如此,他心中再怎么焦急,也只能就在外头不断踱步。他有时候站到内宅门前,试图听听里头会不会有什么特殊情况;有时候一直走到外头的校场,和几具木人靶子大眼瞪小眼。

    这时候不少亲信部下也都听到了消息,好些人纷纷从各处赶来。因为不便打扰,众人就在校场外头远远地等着。

    有人隔着门,看到郭宁坐立不安的模样,不禁笑道:“咱们的元帅真是年轻,看他这模样,竟像是一个晚辈。”

    另外一人也笑:“在自家内院外头摆一??校场,也确是年轻人作派。”

    转眼两三个时辰过去,天已经黑了。郭宁又问了许多次,里头传话出来只道“尚好”,却没有别的动静。

    见他焦虑的模样,如移剌楚材、汪世显等亲近部下出面,让他在校场外门的门槛上坐着,喝点水,吃点东西。众人宽慰他几句,但其实也都渐渐有些担心。

    又过了一阵,忽然内宅传来欢呼,还有小孩的哭声若隐若现。

    郭宁大跳起身,一溜烟就奔回内宅去了。

    片刻之后,又有仆役首领满脸笑容地走到校场外门。移剌楚材当先问道:“是不是生了?”

    “生了!生了!生了个男孩儿!母子平安!”

    众人无不大喜。也有人立即拔足就走。

    同伴连忙拦住他:“正要向元帅贺喜的时候,你跑什么?”

    “贺喜得有贺礼!”那人连连跺脚:“空着手道喜,算什么样子?”

    他这般说来,人人醒觉,于是众人又一窝蜂地奔出去。

    移剌楚材其实也是年轻人,但他这阵子比较重视宰执气度,讲究不慌不乱,于是落在人群最后。走了几步,他忽然止步问道:“哪里来的琴声?”

    郭宁的都元帅府,设在城南丰宜门内,直接就是利用丰宜门内几处驻军堡垒打通、扩建而成。这个位置距离朝廷省部很近,距离洗马沟河到鱼藻池一带的园林、酒坊等享气。张行信连忙抢上前去,为他拍打后背舒缓,待他好不容易顺过气息,脸色都有些发紫了。

    “你看到南面灯火所在么?”张行信问道。

    “那是都元帅府!”张行简猛揪过兄长:“你干了什么,竟和都元帅府相干?”

    “都元帅府里的仆役,有一人曾经受过我的恩惠。所以方才偷偷地用灯烛传信,告诉我郭元帅的夫人喜得麟儿。”

    “这倒确实是喜事,想不到兄长竟然是个有心人?既然晓得了这桩事,咱们是不是该派人道贺?我赶紧去准备礼物……若送金银,未免俗了,你看取一套南唐名家李廷?所出的古墨如何?这其中蕴意甚好,也符合我莒州日照张氏的诗礼家风。”

    “我得了这个消息以后,便按照早前的约定,以琴声传讯。得到这个讯号的,有两处,一处是仆散端那老儿的府邸,另一处,则是崇效寺那里的李家老铺。”

    张行信猛地按住胸口,免得心脏从嗓子眼里跳出来。

    他勉强道:“这两处,有什么讲究?”

    “李家老铺那地方,明面上和我们没关系,其实掌柜是我的心腹人……你也是知道的。他最近和定海军也有生意,所以夜间出行,无人来管。他也早就得到吩咐,听我琴声示意,立刻散出人手,在城里到处宣扬这个消息,并在宣曜门和通玄门两地,肆意散发钱财,以作庆贺。因为这桩喜事确实是真的,初时城中军吏很难阻止,待到人群大量聚集,他们更难阻止了。”大风小说

    “那就是要用城中聚集的百姓,堵住金口河大营和闸河大营入城的最快通道。另外,大概还想诱使百姓踩踏冲撞,迫得警巡院和城中两个军营的人手散出去维持秩序。”

    张行信的脸色渐渐难看,他冷冷地道:“仆散端那里呢?”

    “这还用说?”

    张行简大笑:“他那府邸里头,这阵子鸡零狗碎地聚集了许多女真人,我估计起码得有一千多,或许两千,兵甲都齐备。城里一旦乱了,他自然乘机带着这些人冲杀向丰宜门,想要一举拿下都元帅府,杀了郭宁。”

    张行信捶桌喊道:“那些女真人全都发疯了!你掺和进这事情里做甚?你也发疯了么?”

    “我和仆散端有三十年的交情,他求到我面前,我没有不帮忙的道理。我从大定九年考取状元以来,也做了大金朝三十六年的臣子,最后做一次大金朝的忠臣,帮他们一回,更是理所应当。仆散端如果成事,我就对得起世宗皇帝、章宗皇帝对我的照顾。”

    “如果不成呢?”张行信咬牙切齿。

    “如果不成,大金国好歹也能留下一点壮烈事迹。胜过三番五次地被外敌羞辱,全然愧对混同江畔持刀而起的祖先。”张行简笑着笑着,一口气又接不上了,张行信慌忙上去捶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